狗官是夜深创作的经典官场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官场小说 > 狗官 作者:夜深 | 书号:37135 时间:2017/7/31 字数:6978 |
上一章 第三卷 风雷九州 第二十三章 磨刀霍霍向何处 下一章 ( → ) | |
第三卷风雷九州第二十三章磨刀霍霍向何处 “于大人说的好!”肃顺出乎意料地在一旁帮起和珅来:“皇上,于大人所言两策正中时局,不仅可保海上万无一失,或许还能因此牵制长⽑北进,以待江南、江北两大营建成后反击南京。更难能可贵的是,于大人⾝为朝廷重臣,敢于⾝先士卒,实为我等不及啊!”“肃大人!于大人只不过提了两策,并未说过亲自前往海上啊!你那句⾝先士卒又为何解呢?” 肃顺话音刚落,杜翰装着疑惑不解的样子在一旁问道。 “呵呵,杜大人难道忘了么?于大人如今可是皇上所任的督办团练大臣,海上的团练乡勇可都是于大人亲手带出来的。如今长⽑ ![]() “有理!有理!”杜翰恍然大悟,口中啧啧有声,随着肃顺的话満口夸赞和珅,并大拍咸丰马庇,说了一通“国有如此贤臣,某等所为不及”之类的话。 “两位大人的话是什么意思?”奕訢神情不悦地站出来,出言斥问道:“于大人只不过是向皇上提了建议,而皇上授于大人钦差也不过为了方便在海上的团练与守备协调而已。于大人⾝为文臣,团练大臣只是督办,而今又⾝在京城,眼下南下之路已断。返回海上谈何容易!况且现在海上还有一位协办团练大臣在,与长⽑战事当然由协办主理,于大人只需在京运筹帷幄即可,哪里需要冒如此风险,冲破险地赶回海上的道理?” 奕訢所说地协办团练大臣正是肃顺等人派去的郑祖琛。肃顺与杜翰的一唱一和,明里是捧和珅,暗地里是想要和珅好看。现在江南危机四伏,而且南京已下。从京回归海上6路已绝,只有海道一途可行。而且太平军一旦进攻海上,必然是雷霆万钧之势,海上建城颇晚,除了在松江有城墙外,作为一个通商海港,到处都是四通八达。 ![]() 就算有着守备道几千官兵与和珅几千团练,再加上一些洋人的卫队协助,与太平军 ![]() 咸丰刚才听和肃顺与杜翰心里还是一阵的⾼兴,可现在又听了奕訢地辩驳,他又忍不住打起鼓来。要是和珅回到海上,真闹个兵败而死的下场话,别说和珅曾经是他的老师。光凭着把老师送上场战寻死,如此一条,他作为皇帝就得面对天下人的悠悠之口。更何况,万一和珅出了意外,他的爱妃兰贵人也饶不了他,现在兰贵人已怀⾝孕,一旦出事,肚子里的龙种要没了,一直没有子嗣的咸丰还不得哭死? “恭王爷,于大人是督办。郑大人只不过是个协办。要知道督办、协办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其责却是天壤之别。何况。于大人自己已经向皇上请缨了,王爷您说那番话又是何解呢?难道只因为于大人曾经做过您地老师,您就像忘公而私,不顾祖宗社稷安危了?”肃顺微微一笑,不软不硬地回问一句。 奕訢听完眉⽑一竖,差一点儿就要火。肃顺话中锦里蔵针,不但死死挤兑着和珅与奕訢,更拐弯抹角地提醒咸丰,让咸丰别忘记和珅与奕訢之间的关系。 这时候,和珅悄悄地向奕訢使了个眼⾊,随后向咸丰说道:“皇上,肃大人的话有理!奴才作为督办团练大臣,又是制造局大臣,断然不能只顾自己安危而不回海上。何况协办大臣郑大人年事已⾼,眼下兵事凶危,奴才怕他一人难当如此大任。再加上奴才刚才所说第二策,必须还得有一位了解洋人,并能在洋人面前说得上话的臣子来担任,而这等人选,以奴才来看,朝中只有奴才亲自走一趟才有十⾜把握。所以,于公于私,奴才请皇上下旨,让奴才返回海上,并着手准备一切!” “于大人…!”奕訢没料到和珅明知肃顺等不怀好意,还会亲口说出返回海上的话,顿时大惊失⾊,向出言阻拦。 但他的话还没来得及说出口,不仅是肃顺、杜翰等人,就连周祖培和刚才还和肃顺吵了一场的朱凤标也都连连点头,假意或真心地为和珅如此顾全大局而赞叹不己。 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咸丰也只能同意和珅的要求,放他回海上。不过,当咸丰下旨后,还特意给了和珅加了一个两江总督衔。如此一来,不仅同意和珅在海上多招乡勇,更把两江地兵权全 ![]() 咸丰这么做是有深意的,如今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大片土地已落⼊太平天国之手,江西又是湖南门户,与曾国藩、左宗棠等的地盘连成一线。曾国藩、左宗棠虽说是朝廷抵抗太平天国的力助,但向荣、和舂、德兴阿等人调回组建江南、江北两大营后,他们手下的团练乡勇就成了直接面对太平军的主力。虽说咸丰对曾、左两人地印象不错,但他们毕竟还是汉臣,汉臣掌兵,在他这个皇帝心里只是无奈之举。 咸丰不是傻瓜,至少作为皇帝搞搞平衡的帝王之术还是懂的。他把和珅提到署理两江总督地职位上,目的就是想借和珅来钳制曾国藩和左宗棠。当然。咸丰也知道和珅与曾、左两人的关系,可也正是他们关系密切,咸丰才有把握只要和珅坐镇两江,曾国藩和左宗棠就不会对朝廷有异心。 咸丰打着好算盘,不过也恰巧正中和珅下怀。两江总督府历来设在南京,如今南京已落⼊太平军之手,和珅正好顺理成章地把总督衙门搬到海上。并且有两江军政在手。以后对和珅在海上的展有莫大的帮助,这正是和珅所要的东西。 “于老师!肃顺是不怀好意。你这又是何必呢?”下朝后,奕訢特意拉住和珅,既担心又忧虑地责问道。 和珅淡淡一笑,先谢道:“王爷仗义执言,奴才感 ![]() “仗义执言又有何用?如今皇命已定,于老师你这次回去可是凶多吉少啊!”奕訢黯然头摇道。 “呵呵”和珅见奕訢一副着急的样子,心里也不由得有些感动。左右瞧瞧并未有人靠近,他这才轻声说道:“王爷不必担心,海上一事并不像王爷想象地那么凶险。奴才在海上已早作好安排,并与各国公使商谈过几次,一旦有事各国会菗调护军、军舰相助。就算到时候真地不敌,奴才也可随时登上西洋兵舰从海路撤回。” 奕訢地表情缓和了一些,不过还是有些忧虑地说道:“虽听老师如此一说,但还是有危险啊!万一有事地话。怎能不叫人担心?” “就是再有危险我也必须得回去!”和珅斩钉截铁地说道:“不瞒王爷,制造局与乡勇之事重大,必须得由奴才来主事,一旦奴才不回海上,等长⽑攻到后必然会有大变。协办大臣与制造局中有不少都是肃顺之人,这些人奴才可不以为能靠得住。如果到时候丢掉制造局。不仅以前的巨额投资付之一炬,更会让制造局之物以资长⽑!而且没了制造局,对大清兴复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这可是关系我朝命运,江山社稷的大事啊!”奕訢默默无语,好半天才长叹了一口气,点了点头。和珅说的很有道理,海上一失就什么都没了。好不容易才搞起了这么一个制造局,不仅是和珅、奕訢,就连咸丰等人都眼睁睁地瞧着靠它重振大清之威呢。这么多的投资。这么多⽇子地心⾎。谁也不会瞧着它落⼊太平天国之手。 “老师此去可要保重啊!”分别之时,奕訢郑重地说了这么一句话。这才转⾝而去。 和珅望着奕訢的背影,微笑着点了点头,随后上了自己的轿子回到了家中。 “相公,南面兵事凶危,您可要保重自己啊!”**一面帮和珅收拾着行装,一面也忧心忡忡地说道。 “放心吧!你相公命硬的很,断然不会有事的…。”和珅爱怜地摸了摸**的长,轻声答道。 “相公无事最好,可慧儿之是怕…。”**的心里从来没有如此担心,就连当年和珅出洋的时候她都没有像今天那样。不知道怎么地,她心里总有一个奇怪地感觉,好像和珅此去就再也不能见面似的,让她忧心非常。 “傻丫头!”和珅不想让爱 ![]() ![]() 顿了顿,和珅瞧了一眼**已经有些凸出的腹小,伸手轻轻摸道:“倒是你!慧儿,我不在家中,你可要小心⾝子。你如今可不比以前,怀着我们地骨⾁呢,那些 ![]() ![]() “瞧你说的!”说到孩子,**的脸上露出了又羞又喜的表情:“这才几个月啊!哪里用得着相公如此小心?况且兰贵人早就吩咐了太医,帮慧儿准备了调理方子,相公你就放心吧!” 说到这,**又像想起什么似地,说道:“对了,相公。兰贵人上次还与慧儿说,等⾝孕再有几月后。就把慧儿接进宮去,让宮里和太医院帮着照顾。只不过…慧儿觉得有些不妥,没有马上答应她。” “兰贵人如此与你说过?”这个消息倒是有些出人意料,和珅愣了愣问道。 “嗯”**点点头。 和珅想了想,突然笑道:“无妨,既然兰贵人请你⼊宮,你就去吧。恰巧兰贵人也有龙种在⾝。你们姐妹关系不错,正好做个伴儿。只不过宮里的规矩大。不比家中,你进宮后小心些就是…。” 和珅马上要离开京城回海上,虽然他在海上已经做好了准备,但心中毕竟还是没有十⾜地把握。一旦失败,他就要面临政敌的攻击,后果不堪设想。既然兰贵人念着旧情,请**⼊宮。那么正好顺⽔推舟,让 ![]() 这种“曲线之道”对和珅来讲也是一种准备。凡事总有两面,做好最坏的打算总是有用的。 离家前,和珅还特意把张权找来,细细叮嘱一番。张权不仅是他地管家,更是他留在京中地联系人。现在和珅在京中也算有了不少耳目。张权在京里做的就是把那些耳目消息收集起来,接连不断地传递给和珅。这个工作虽然繁琐,但又非常重要,这些年张权虽然做事可靠,但出于小心,和珅还是要他多多仔细、小心! 等和珅赶回海上地时候。已经是太平军攻下南京城的一个月后了。这时候,杭州之战已经结束,杭州城被围几月后,粮草皆无,兵丁饿得连拿起武器地力气都没有了。城中军民之能依靠吃人来渡⽇,当城破之时,満城皆是行尸走⾁,处处都有尸骨遗留,号称天堂的杭州城,仿佛成了鬼都。看得让人心酸不止。 太平天国打下杭州后。南京的大军出兵南攻,兵镇江、扬州等地。打算打通南北,连成一片。 太平军将领之为罗大纲,罗大纲本是殿左一指挥,南京城下后,被洪秀全擢冬官正丞相一职,是太平天国的悍将之一。罗大纲领兵二万,没用多少⽇子就先克镇江,再打下扬州,兵锋已到苏州。 太平天国南北夹击,让海上局势岌岌可危。如果苏州城下,对海上更是一个严重的打击。要知道苏州历来都是丝绸之乡,而国中对外出口的主要产品也是茶、丝、瓷器三类,江西战火连天,杭州已落太平天国之手,如果苏州再失,三类产品的产地就全没了。这不仅对和珅地商行是个重要打击,更会让各国商人渐渐投向太平天国一方,导致不利局面出现。 而且苏州离海上只有咫尺之遥,如果苏州没了,太平军一⽇之间就可攻到海上。苏州是海上的门户,又有不同与海上的⾼墙大门,要想保住海上,只有先保住苏州,和珅当下决定立即调集兵马,无论如何都要在苏州城下拦住太平军的进攻。 “省三,华尔!苏州是无论如何都要保的,给你们三⽇时间准备,除了留下一营外,其余各营随我一同赶往苏州 ![]() 和珅到海上后立即了解局势,果断地下达了命令。刘铭传和华尔早就等着这一天了,两人 ![]() “要打仗了!太好了!”华尔神采飞扬地嘴里嘀咕道:“好久没闻到硝烟的味道了,这次在那些异教徒面前可得好好打一场!嘿嘿,相阁下似乎还说过,杀个异教徒就能有五两银子的奖励,这么好地钱赚机会可不能错过了…。” 与华尔在默默计算一次战役可以捞多少奖金相比,刘铭传却更有点大将风度。他不仅先向和珅汇报了一下现在乡勇的训练与武装情况,更主动提出了进军路线和阻击构思。 “嗯,看起来不错!”和珅顺着刘铭传的手在地图上所指的方向,并认真听了他的建议后点头说道:“我不知兵,但知局势。此战我虽与军同行,但大军指挥却绝不揷手。省三是大军统领,华尔是副统领,你们两位都是有勇有谋之人,一切都由你们商量后决定。再直报与我就是。” “中堂大人如此看重标下,标下定不负中堂厚望!”华尔因为是国美人,思维和习惯与国中人有着本质不同,听了和珅的话只不过笑笑。但刘铭传就不同了,见和珅居然主动放开军权,把决定权 ![]() 看着刘铭传一副士为知己者死地样子。和珅拍了拍他的肩膀,又鼓励了他几句。这下刘铭传心中更是百感 ![]() ![]() 其实和珅这么做也是无奈的,他手下如今也只有这两人可担大任,战事 ![]() ![]() ![]() “中堂。临行前,标下有一事要报!”刘铭传心情 ![]() “说吧!”和珅淡淡答道。 刘铭传认真说道:“秉告中堂,近来长⽑势大,海上局势非常不稳。标下听闻还有洋商暗中在与长⽑接触,私下倒卖军火获利…。” “什么!有此等事?”和珅听了大吃一惊,急忙问道。 “是地!”刘铭传接着说道:“北面的长⽑化妆潜⼊海上多次,拿着金银向洋商购买火药、洋 ![]() ![]() “这可不是个好消息…。”和珅的眉头顿时打成了结,军火走私对他地威胁很大。因为他清楚。不论是武昌还是南京,太平军都是使用火药炸开城墙攻⼊的。如果在这种时候。让太平军得到火药甚至洋 ![]() “中堂!此事如不制止,护卫苏州可不容乐观!我等乡勇人数远远比不上长⽑众多,能靠的只是洋 ![]() ![]() “大批洋 ![]() ![]() ![]() “省三,你知道长⽑那边派了谁来购买军火么?他们又是在何处 ![]() “长⽑所派之人暂时不知,不过听说主事之人叫陈炳文。” “陈炳文?他在长⽑內所任何职?” “听说是个什么…朗…朗天义。”刘铭传回忆了半天,才把这拗口的官职说了出来。 “朗天义?这是什么东西?”和珅疑惑不解地问道。 “这个…标下也不知晓,听说是长⽑所封的爵位…。”刘铭传苦笑着答道。 “呵呵,长⽑所封千奇百怪,亏得洪逆想得出这莫名其妙地东西…。”和珅笑笑,问道:“他们在何处 ![]() “据说是在松江城外,不过标下特意派人去过几次,并没觉。也许他们另有秘密地点吧。” 听到这,和珅大约心里有了点数:“你们先下去吧,此事我知道了。” 等刘铭传和华尔离开后,和珅招来一个戈什哈,吩咐道:“去!把王有龄,王大人立即给我请来,就说有要事相商!” “喳!”戈什哈连忙应道,很快就跑了出去。 “长⽑…洋商…哼哼!只不过离开没几个月,就出了这种事,难道曾涤生在湘中会剃人头,我却只有菩萨心肠么?看来这些洋人似乎太平⽇子过舒服了,想找些事来耍耍了。既然如此,那就不要怪我不给你们面子…!” (本章六千三百多字,虽然没有补齐一章,但也有平⽇一章半了。明后⽇夜深努力再多写点,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多多订阅,多多投票!) |
上一章 狗官 下一章 ( → ) |
夜深的最新官场小说《狗官》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狗官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狗官是夜深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