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战风云是六角小猪创作的经典军事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军事小说 > 新二战风云 作者:六角小猪 | 书号:36115 时间:2017/7/26 字数:5442 |
上一章 第二十八章 生不逢时 下一章 ( → ) | |
“即使我们全部战死,德意志仍将存在!” 多么慷慨 ![]() 可是又有几个人知道,在这句话的背后,究竟蕴含着多少的悲怆,作为一个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祭出这样一个近乎绝望的誓言? 德军的确曾经有着最为先导的战略战术思想,也的确曾经有着最为精锐最为強悍的军队,更曾经有着一大批⾼素质的一线指挥官,同鼎盛时期的德军相比,苏联红军似乎 ![]() 正因为如此,德军 ![]() ![]() ![]() 可是实际上呢,这场战争终究是以苏联红军的彻底胜利宣布告终了,这其中没有什么所谓的 ![]() 要说到天气条件地影响,那似乎的确存在。毕竟苏联红军扭转战局的几场大规模会战,都是在严冬条件下发起的,并最终获得了胜利。可这又能说明什么?冬季说⽩了只占据一年中四分之一的时间,而苏联红军能够在严冬季节,发起弱势条件下的绝地反击,为什么德军不能够抓住有利的天气条件也来个反戈一击呢?说到底,这并非是天气决定着战争,仍旧是军事决策主导了成败。 而要说到地缘辽阔、资源丰富上,鼎盛时期的德意志并不弱于苏联,其时。德意志占据了整个中西欧,原捷克的军事工业、罗马尼亚的石油等等。统统落到了他们地手里。而在苏德战争爆发后,他们更是占据了苏联主要的粮食产区以及工业区。从而致使苏联举国粮荒。当然,也有人说德军虽然占据着丰富地资源,但是后勤保障困难,从而给了苏联人可乘之机。这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三军无粮,不战自溃。这用兵之术上最基本的教条。难道德军地指挥官们都不明⽩?若说是因为闪电战术太厉害,以至于进攻队部脫离了后勤运输的保证能力范围之外,那么,这其中就有一个“贪功冒进”的低级错误。一线的作战指挥官犯下这种低级的错误,那就是不可饶恕的罪过,而在这种指挥官指挥下的军队。即使战斗意志再坚強,作战能力再勇猛,士兵素质再⾼。也是一支二流地军队,是一群缺乏有效指挥的乌合之众。“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句话虽然通俗,但却是绝对的真理。 至于说什么人海战术,那似乎也没有什么值得非议的。人海“战术”它既然被称为战术,那么就自然有它存在的道理,而且这种战术的成功运用,更需要指挥员拥有绝強地意志力,更需要士兵拥有慷慨赴死的勇气。如果用它来诋毁苏联红军的战斗力,那似乎显得太过牵強了,更何况那句经典地“即使我们全部战死,德意志仍将存在”它又何尝不是人海战术的另一种体现?而且是登峰造极的体现。 古德里安也好、曼施坦因也罢,那些德军⾼层的精锐指挥官们,或许有着出众的军事才能,但是他们毕竟生不逢时,就像是司马徽对诸葛亮的评价一般:“得其主而不得其时也”更加可悲的是,他们还远远算不上是“得其主” 且不管苏德两军究竟在战斗力上孰強孰弱,一个无法变更的事实是,曾经看似強大的德意志帝国,如今已经覆灭在即,他的老对手现在已经兵临城下。第三帝国的荣耀,如今已经完全掌握在敌人的手里,只要对手全面进攻,那么旦夕之间,这个庞大的扩张帝国,就会灰飞烟灭。 就在这硝烟暂时沉寂的一天里,柏林市民们倒是也并非没有值得庆幸的事情,在上午伟大的元首发表完了他最后的一次演讲之后,柏林市政厅开始为市民们发放一次额外的定量食物:1磅熏⾁,半磅大米,250磅的⼲扁⾖、豌⾖,1个蔬菜罐头,2磅糖,1盎司咖啡,1小袋咖啡代用品和一些肥⾁。 这些分发下来的食物,让三百余万在饥饿中等待着未知命运的柏林市民,多少恢复了一点生气,不管怎么说,他们也能够不用饿着肚子,去面对俄国人的屠刀了。所有人都知道,这对于他们来说,或许就是最后一次晚餐了。 漫长的一天在无数柏林市民心惶惶的彷徨中缓缓的流过,当沉寂的黑夜在默默的晨光中最终黯然消褪的时候,柏林城外喧嚣了整整一个昼夜的苏军劝降广播嘎然而止。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后一场战役,即将拉开帷幕。 对于这最后一场战役的到来,苏军前线总指挥部里最奋兴的一个人,并不是朱可夫,也不是梅列茨科夫,更不是罗科索夫斯基,而是刚刚获得了一枚勋章,此时正处在⾼度亢奋中的吉尔尼洛娃同志。她所表现出来过人精力,连包括朱可夫在內的一⼲苏军前线指挥官们,都目瞪口呆、自叹弗如。 就在十二号,也就是苏军停战调度进攻队部的这一整天。吉尔尼洛娃便兴致 ![]() ![]() 一天之內,跑了六个地方,吉尔尼洛娃同志几乎是围着柏林城转了一大圈,而当她心満意⾜地返回到前总指挥部之后。又恰好赶上各国记者云集于此,大厅最后决战前的內幕消息。于是呢,她又兴致 ![]() ![]() ![]() ![]() 虽然在外四处奔波了一整天,但是出席招待会地吉尔尼洛娃,仍旧是那么风姿卓绝,今天的她没有穿着她最喜 ![]() 在记者招待会上,面对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们的提问,吉尔尼洛娃绝对抢走了所有在场军方将领的风头,她应对自如,侃侃而谈,而且不用对照任何的发言稿,充分显示出了其远过常人的才能。那样子看上去,不知道还以为她是真正的新闻发言人呢。在这一点上,在场的诸多将军们都自叹弗如。 不过到了招待会即将结束的时候,这位堪称全球最大的特务头子,还是出了纰漏。当一名时代周刊的记者问及,苏联红军有把握在多长时间呢,彻底攻克柏林的时候,处在⾼度奋兴中的吉尔尼洛娃,竟然毫不犹豫的回答:十二个小时,十二个小时之內,英勇的苏联红军就能够彻底肃清柏林城內的一切抵抗。 她这一个回答不要紧,在场的苏军一线指挥官们,包括朱可夫在內,大伙的冷汗都下来了,人人都心说,这第一夫人怎么在 ![]() 按照柏林前线总指挥部参谋部的核算,如果要想最后克取柏林,苏军大概需要花费两天的时间,而且还要付出相当大的伤亡代价,同时呢,这个估算也不一定是准确的。场战形势多变,没到战役最后结束,谁都不敢说下一秒会发生些什么。而今呢,吉尔尼洛娃同志倒是 ![]() 吉尔尼洛娃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很快就通过报纸传到了莫斯科,传到了克里姆林宮,并被楚思南所获知。楚思南那个长气啊,他心说自己的这位 ![]() “这个女人要疯了,如果不给她提个醒,估计她就要亲自去活捉希特勒了!”在最⾼统帅部的临时会议上,楚思南将桌子拍的震天响。毫不留情的当众将吉尔尼洛娃狠批了一通。在场的众人看着他发脾气,却是谁也不发一言。 的确。这次吉尔尼洛娃是捅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篓子,这件事要搁在别人⾝上。即便是最轻的处罚,恐怕也是只有免职一途了,但是这个女人不同,且不说她同楚思南这位领袖之间地关系如何,也不论他们之间是如何的恩爱,单说吉尔尼洛娃自己。作为全安委员会地第一记书,自从上任以来。她就把这个规模庞大、实力熏天的机构打理地如同铁桶一般,简直是泼⽔难进。谁要处分她,就要先考虑一下这么做之后所引来的反弹,同时,还要考虑一下会牵涉到多少人的利益。正因为如此,如今即便是楚思南亲自下手去对付这个女人。恐怕都要花费上一番功夫了,更何况人家是两口子, ![]() ![]() 这世界上的事就是这么简单,人啊,喜 ![]() ![]() 就这样,吉尔尼洛娃这么一个心狠手辣地特务头子,骤然间拥有了人所难及的好人缘,最⾼统帅部的所有将领、参谋,都发言为她开脫。一瞬间,在这些人地嘴里,吉尔尼洛娃所犯下的错误,反到显得的确情有可原了,而且大家的处理意见也惊人的一致,那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其实楚思南也并非是真的有多么大的火气,他只是感觉吉尔尼洛娃出了这样的纰漏,如果自己没有一点表示的话,那于情于理,也实在有些说不过去,所以呢,这做做样子的工作还是非常必要的。不过说起来呢,楚思南也感觉吉尔尼洛娃有些太胡闹了,她想去前线蹭点军功,为自己争取一些资本,这些还无可厚非,楚思南自己也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由着她。可是有一条底线,楚思南绝不容许自己的女人去触碰,那就是不懂军事还要去⼲涉军务,这是绝对要不得的。就像这一次的事情,吉尔尼洛娃在众多记者的面前夸下海口,如果楚思南不出面给她一个警告的话,她到时候真的不顾一切,要求前线的指挥官们朝这方面去努力,那可真说不好会惹出什么 ![]() 一方面是为了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警告一下吉尔尼洛娃,打击一下她那亢奋的情绪,楚思南最终绝对,还是要对她做出一定程度上处罚。 就在第二天,也就是柏林攻城战役发起的那一天,楚思南以最⾼统帅部统帅、苏共央中第一记书的名义,下达了对吉尔尼洛娃同志的处分命令。而处分的具体內容,就是暂时撤销吉尔尼洛娃同志家国 全安委员会第一记书的职务,令其反省,临时充任预备队方面军军事委员的职务,以期戴罪立功。至于家国 全安委员会第一记书的职务,则暂时由克留奇科夫同志兼任。 对于这一项处罚,⾝在前线的吉尔尼洛娃倒是没有说什么,她也知道自己的信口开河闯了祸,如今有这样一个名不副实的处分,也算是自己的丈夫网开一面了。 可吉尔尼洛娃能够在这种情况下坦然,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能坦然下去,而一直在全安委员会中担任二把手的克留奇科夫,就恰恰是那最不能坦然的一个人。在得知了楚思南让他暂时代替吉尔尼洛娃出任全安委员会第一记书职务的时候,这个一向做事小心谨慎的年轻人,立刻就做出了一个决定 ̄ ̄休假。就在克里姆林宮的任命下达之前,他便带着自己新任的秘书兼妇情,大张旗鼓的离开了莫斯科,一溜烟跑到乌拉尔州的维尔德洛夫斯克狩猎去了。 直到柏林战役结束,而吉尔尼洛娃也已经官复原职的时候,他才庇颠庇颠的返回莫斯科,重新开始他的工作。 |
上一章 新二战风云 下一章 ( → ) |
六角小猪的最新军事小说《新二战风云》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新二战风云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新二战风云是六角小猪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