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是淮南老雁创作的经典架空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作者:淮南老雁 | 书号:35972 时间:2017/7/26 字数:5459 |
上一章 第七十三章 遇 险 下一章 ( → ) | |
即使李愬带领他们到曲⾩来朝圣,南面各军将领们也不会有谁想到,李愬会给他们过一个真正的新年。他们心里面都等着李愬再给他们安排一次奇袭呢。兴治三年的元旦,千里战线上,伴着纷纷而下的大雪,两边都是一片![]() ![]() 新年将至,李光颜、李愬、王沛率领各军兵马使以上将领回到了淄青行营所在地汴州。行营副元帅、宣武节度使同平章事、赵国公李吉甫抱病设宴招待将领们。席间,韩愈果然乘机向李愬提出要菗时间去邹城、曲⾩看看。李愬当然愉快地承诺一定配合。两人的关系走向了愈合。 长安的新年过得和往年没有什么不同。只是热闹的同时还有很多人失落,很多人惶恐。郯王、均王、溆王等一⼲亲王除了参加李诵主持的新年祭祀和新年宴之外,其他时间都窝在家里,两手团着手炉,赏雪饮酒,避祸不出。似乎觉得风声不对,一些素来狂放的公侯弟子也老实了许多,这倒使得长安城里显得有些冷清了,金吾卫也觉得今年少了不少事情。 回到长安以后,李诵就立刻派韦贯之前往襄州宣诏裴度赴汴州上任宣武节度使同平章事,行营副元帅。赐天子剑一口,棉衫两领。而且特别要求裴度不必来长安陛见,也不必等新节度使到任,直接上任即可,对李吉甫的调令也由韦贯之带在了⾝上。 等到正月初八的时候,裴度已经在韦贯之陪同下赶到了汴州,这还是因为连续两场大雪延误了行程。李吉甫在请假前来伺候的李德裕的搀扶下起⾝,召集了行营文官大将,由韦贯之宣读了诏书,分别派人知会李光颜、王沛、李愬处。此后数⽇,李吉甫和裴度完成了 ![]() ![]() ![]() ![]() ![]() 淄青方面拿着官军换帅大做文章。攻打淄青三四个月,这已经是第三个元帅了,这说明什么?说明淄青是块宝地啊,专们折损对方的主帅。郑余庆、李吉甫哪个不是大名鼎鼎?结果一个折了腿,一个中风。裴度这个无名小卒到此,说不定能把命给丢了呢。 什么事情,一次是偶然,两次就有必然的意味在內了。三次四次,那肯定是必然了。淄青军的士气居然确实因为这个原因大为振作,官军的信心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对此,裴度倒是泰然处之,裴度对教化参军们讲: “李师道说有一必有二,本相倒是以为事不过三呢。” 当时人 ![]() “这二人名重当世,又都是⼲才,现在被贬谪在外,不是长久之事。只可惜韩某分量不够,劝说不得皇上,可叹,可叹。” 言语中満是惋惜。裴度怎么听不出来?望着李愬,裴度笑道: “果然如此。待平定了淄青之后,本相就上书恳请皇上召二子归京。裴某想,有符直在,这一天不会太久吧?” 三人相视大笑。在李愬陪同下,裴度亲赴兖州、泗⽔前线视察。到达泗⽔的当⽇,在裴度眼⽪底下,王智兴⾝先士卒登上泗⽔城头。官军一鼓作气,拿下了泗⽔。这大概也是李愬和武宁军送给裴度的见面礼吧。 刚刚上任,刚刚到达前线,就收获了一场胜利,裴度也是意气风发。刚在韩愈的建议下来到曲⾩,又一道诏书下达了。前来宣诏的是李宗闵。原来裴度的同宗裴垍本着內举不避亲的精神建议李诵说: “以裴中立的才⼲⾜以担当平复淄青的重任,只是他刚刚拜相,又没有爵位,资历不⾜,前线大将国侯、国公以上者就有数人,难免有不愿服从裴度的。这样上下异心,必定会旷⽇持久没有战功。不显示陛下对裴度的信任不⾜以提升裴度的威望,使他能够威服众人。臣建议陛下去掉裴度元帅前面的‘副’字,使他能够名正言顺的统领大军。” 李诵自然是欣然采纳。就这样,裴度上任一月不到,就扶正做了元帅,李诵还下令李宗闵带来了五百张空⽩告⾝,让李宗闵告诉裴度: “只要将士有功,爱卿不要替朕爱惜官职。” 当然这一句话是通过裴度讲给前线将士们听的。这句话的下半句是: “不过也要省着点发。” 没办法,不是李诵吝啬,毕竟李吉甫裁减了天下四分之三员官的成绩不能因为一场胜仗打下来就全给皇恩浩 ![]() ![]() ![]() 元帅是权,告⾝是利,权利在手,裴度真是信心満怀又诚惶诚恐。生怕自己把差事给办砸了对不起李诵的信任,在前线的视察也就更尽心尽力了。一天之內,就敲定了两处地方筑城,连韩愈建议的拜祭一下孔庙再走都被他婉言拒绝了。裴度说: “对圣人的尊敬,在心不在行。圣天子期望殷殷,万民节⾐缩食以供军需,岂能为这些虚事耽搁?”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不能浪费纳税人的钱。韩愈也只好遗憾的放弃了孔庙之行的计划。临行前,韩愈拉过一个瘦削而精神昂扬的年轻人对李愬道: “符直,这一位是韩某的小友,乃是郑王亮之后,名贺字长吉。为人才学极好,又守⾝严谨,是难得的人才。他本来随我在行营做事,郑相公和赵公都对他赞不绝口,不过却对你一直仰慕,总想到你⾝边效力。听说符直⾝边还少一个文案,便把与他如何?” 韩愈开口,当然好办了。其实李愬并不喜 ![]() “既然退之兄这么夸奖,这位小友的才⼲一定是没得说的。如果他不嫌弃小弟⾝边条件简陋,生活艰苦,就留下来吧!” “大帅,小生不怕吃苦!” 倔強的眼神里终于出现了一丝被极力庒住的喜悦。李愬心里一软,不过马上又硬了起来。望着李贺,李愬认真地说道: “某这里的苦,可不是说说的。任何一个想要在某幕府中立⾜的人,哪怕是文士,也要要武士的坚忍和体魄,如果你做不到,现在退出还来得及。” ![]() 三十年后,听说北海郡王李愬病逝于长安的消息后,大唐安西都护府长史李贺策马来到天山下,遥望东方,伫立良久。两年以后,李贺右迁任昭北节度使,节制原昭武九国的北面部分,守卫帝国西疆。 裴度接下来冒险走直路从淄青控制区直揷考城,路上有惊无险的和淄青的两支骑兵擦肩而过。宣慰勉励了宣武军将士后,裴度来到了濮 ![]() 没想到自己新败裴度就到了前线,自觉颜面无光的李光颜灰头土脸的 ![]() “如果以‘李光颜颜面无光’为上联,用什么对下联好呢?” 幸好刘叉为人虽然大大咧咧,却不是放浪无形的人,要不然真说出来,陈国公李光颜的黑脸只怕得更黑了。裴度倒是没有怪罪李光颜,反而说道: “陈公太过自责了,胜败乃是兵家常事,何必介怀呢?” 忧心裴度放三把火的西面诸将们才把提着的心放了下来。由于和濮 ![]() ![]() ![]() ![]() “陈公,眼下我军势大,濮 ![]() ![]() 李光颜慨然道: “裴相公教训的是。不过李某心中已有了计较,容稍候禀告相公。” 事实上许多人认为,义成军之所以被李师道偷袭得手确实是由于李光颜对濮 ![]() “裴相公,李某之所以留着濮 ![]() 所谓“看一个”“打一个”就是围点打援,是李诵很自豪的在武学里当作新战法提出来的,却不想在这个时代的兵法上叫做围魏救赵,自己闹了个没趣。不过为着这个叫法形象,还是在军中流传了开来。原来朝廷发三路大军招讨淄青,李师道为人骄狂却有畏葸敏感,对自己的军力缺乏信心,采取的收缩防御之势,在郓州附近集结重兵,不肯主动出战。仗要是这么打下去,必然会演变成围绕坚城的攻坚战。李师道几代人经营数十年,城岂是好攻的?濮 ![]() ![]() “陈公所言,可是说前⽇之败只是 ![]() 李光颜不悦道: “裴相公,不能这么说。李光颜虽然是耝人,却不会拿自己士兵的 ![]() ![]() 说着,带着裴度到了沙盘边,给裴度分析起了形势。这些地理形势裴度在行营时就已经是了然于 ![]() “总是要亲自去看一看才能切实知道啊。” 两人便约定明⽇一早前往河湾勘察形势。当晚,李光颜在军中以简朴的酒宴热情款待了裴度一行而裴度也热情洋溢地勉励了大家不提。 第二天一早,李光颜亲率千名亲兵骑兵护卫,陪同裴度来到了金堤河畔。濮 ![]() “我等今⽇此去是查看地势,了解敌情,又不是攻城拔寨,带那么多人作甚?” 金堤河是⻩河左岸的一条重要支流,本⾝也是支流众多。流域呈狭长三角形,上宽下窄,历史上为⻩河故道,由于⻩河多次决口改道,洪⽔漫流,形成岗洼相间,坡岗、沙岗很多。地势西南⾼,东北低,金堤栅傍河而立于⾼岗之上,扼守要冲,易守难攻,可以俯瞰周围,监视牵制台前贼军动向。李光颜围濮 ![]() “陈国公,今⽇雾气如此之大,不如我等潜往河畔去看看敌情如何?” 李光颜闻言大惊,不过想想天有大雾,可以作为屏障,裴度作为新任主帅亲自了解敌情也是无可厚非,且有利于运筹帷幄,李光颜也就不再坚持,不过依然命令宋朝、田华二将各自将骑兵五百以为后援。要金堤栅时也命令栅內提⾼戒备,如有紧急情况立刻出兵救援。 觉得安排极为妥当之后,李光颜就陪同裴度向前。过了几条小河小沟之后,二人来到了金堤河河湾,钻进了一片小树林里。隔河望向对岸。 这大雾给他们的推进提供了掩护,却也妨碍了他们的视线。能听到对岸隐隐有嘈杂的人声,依稀看到城的模样,却总是不真切。这地方虽然是⻩泛区,不过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在著名⽔利专家王景主持下,濮 ![]() ![]() “过河看去!” 李光颜反对也没有用,两人就只带了少少的人踏冰过了金堤河。其时天⾊已经过了卯时,太 ![]() “把马嘴套上!” “看看马蹄子裹好了没有。” 这是要出兵啊!裴度和李光颜对望一眼,不约而同地说道: “金堤栅!” 这数十里內值得这么大动⼲戈的只有金堤栅了。前面说过,这里的地势是西南⾼而东北低,金堤栅地势较⾼,由东往西攻确实占不到便宜,不过有大雾作为掩护就另当别论了。想不到自己算计对方,对方也在算计着自己啊。二人遂悄悄地退到冰面上,退回对岸,不料河心一处冰薄,一名亲兵一脚踩穿冰面, ![]() “什么人?” |
上一章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下一章 ( → ) |
淮南老雁的最新架空小说《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是淮南老雁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