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是淮南老雁创作的经典架空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作者:淮南老雁 | 书号:35972 时间:2017/7/26 字数:5522 |
上一章 第五十章 偶尔露峥嵘 下一章 ( → ) | |
这个嘛? 李诵的话一出口,宰相们全都不知道该怎么跟他解释了。自从三代以来,老百姓为朝廷缴税服劳役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有谁听说过官府给老百姓发工钱的呢?按理说,皇帝不至于对政务陌生或者⽩痴到这种地步啊,这还有一个封建帝王应当有的觉悟吗?武元衡耐心的解释道: “陛下,百姓为官府服劳役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从来没有说发工钱的说法。再说,一名士兵往往要对应数名民夫并发给工钱的话,如果征用这么多民夫的话,那么花费至少要翻上一倍,耽误了农桑不说,朝廷的财政也负担不起啊。” 其他几个宰相也纷纷赞同武元衡,连李纯都悄悄的点点头。李诵咳了一声,道: “武爱卿说的朕不是不知道,只是朕突然冒出来一个想法,想和各位相公合计合计。” 李吉甫代表几位宰相说道: “陛下请讲。” 李诵清一清喉咙,轻轻地说道: “朕想给民夫发工钱。” 见宰相们要发言议论,李诵忙说道: “各位稍安勿躁,且听朕说。” 李诵在李纯搀扶下坐回到团凳上,招呼各位坐下,道: “朕的想法实际上也是受裴爱卿刚刚所说的将役退老兵整编为后备兵而来。具体是这样的。既然征用民夫会耽误生产,耽误了生产,不如将征用改为雇佣。将后备兵甄选下来的老兵还有流民招募一部分,再在地少人多之地征用些民夫,专门负责运输粮草军饷等等,每月发些工钱给他们。这样一来不会耽误农桑,二来这些人有事情做,不会游手好闲,无事生非。三来也能繁荣地方,制造财赋。” 前两点好处大家都能理解,但是第三点却有些摸不着门路。这次换成是李诵耐心地解释道: “各位相公想啊,打仗必然要征用民夫,而征用民夫朝廷是不出钱的。但是这样一来民夫来往劳作分文没有,还要倒贴粮食,而家中农事又荒废,农事一旦荒废必然影响赋税。朝廷和农民都是毫无所获,两败俱伤。是这么个说法吧?” 陆贽点头道: “不错。” 李诵循循善 ![]() “那现在咱们给民夫发工钱,又会怎样呢?” 李藩道: “这样起码民夫不会生计没有着落了。” 李诵鼓励道: “对,起码是这样。那么会不会还有别的好处呢?” 李吉甫是个务实的人,马上回答道: “除了征用的民夫可能舍不得花钱外,其他的人,尤其是流民,大概工钱到手里就会花出去。” 裴垍补充道: “这样的话大军行进到哪里,这些人就会跟到哪里,工钱也就会发到哪里,仓廪所在的地方和大军驻扎的地方或者就会因为这些工钱的流动,出现暂时的繁荣,而地方的税收也会暂时增长。” 李诵一脸的欣慰,看来在自己的长期熏陶下,裴垍已经建立起流动的钱才是钱的观念了。李吉甫也已经明⽩过来了,补充道: “,:...ㄧk.!不错。陛下,同时朝廷还可以通过行银发放军饷和工钱,这样大唐行银就可以把分支机构拓展到洛 ![]() 他是执政,又是户部尚书,对钱的情况比较敏感,铜的紧张在宝钞信誉建立开始流通以后,出现了缓解,关中的铜价已经开始回落。李吉甫未雨绸缪,想到要把铜资源回收掌握到家国手里,对大唐行银还有其他行银的扩张就格外热心了。宰相们七嘴八⾆,把征调改为雇佣的好处说了个七七八八,对皇帝能想到这么个伟大的主意送出了几记便宜马庇。李诵也很振奋,觉得自己模仿自后世的战争拉动经济将后勤保障专业化的构思将成为世界军事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就在李诵飘飘然的时候,太子李纯摆出了生学的姿态很客气地说道: “⽗皇,此法虽好,但是儿臣有些疑虑。” 李诵道: “说来听听。” 李纯道: “这样一来,⽗皇所说的后勤保障一块未免鱼龙混杂,淮西或者其他藩镇的奷细不就是能混⼊其中了吗?儿臣在淮西行营时,官军吃了几次败仗都是因为奷细打探了消息,给贼军引路,出我军不意所致。在围攻淮西的时候,李师道就出派盗贼要烧焚我军仓廪,若是我军攻打淮西,李师道肯定更会动这方面的脑筋了。到时,如何防备呢?” 这确实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历史上李师道出派盗贼一把火烧了河 ![]() “朕也是受几位相公启发,才想到这么办。这个事情咱们以前也没有搞过,大家既然认为有价值,可行,朕以为可以组织一个机构,专门负责研究这个事情该怎么办。问题既然是太子提出来的,陆相公经过行伍,又管着兵部,朕看就由太子和陆相公去做这个事情吧。” 其他几人当然没有什么意见。今天的宰相议事也就转换到了其他的话题上。担心的问题有了解决的希望,大家都很奋兴,一系列的议题都在讨论中有了决断,或者有了解决的方向。李诵很享受这样的氛围,最后李诵留宰相们陪着用了午膳。 午膳是李诵的工作餐标准,四菜一汤:宮爆 ![]() ![]() “这是哪位大人受了恩遇呢?” 或者“什么时候咱家也能 ![]() “泰西,就是大秦(指罗马帝国,汉安帝时派使者从海路送来大象作礼物,所以记载在了历史书中,为多数文人所知。)有个先贤叫阿基米德,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地球嘛就是一个很大很重的球,上面也全是人,还有许多美味的鸟兽。对,在球下面的人都是倒立着的,也不掉下来…朕看,给这些败家子们一双筷子,他们能吃遍地球。地球有多大?这个么,好像比大唐要小那么一点?” 这家酒楼迅速成为长安数一数二的大酒楼,营业额暴涨,把李诵开心地不得了。顺便说一下,李诵当时 ![]() 今天的午膳虽然简便,但这几道菜被御厨做得⾊香味俱全,让宰相们大快朵颐。实际上,宰相们故意讨论这么久,未尝没有乘着皇帝今天⾼兴蹭饭的意思。不过李诵也理解宰相们,人多菜少,李诵怕宰相们吃不 ![]() 宰相们没有怨言,吃得很香,但是李诵却总是觉得滋味不⾜。宮爆 ![]() ![]() 不过这个登陆作战夹击李师道的作战方案在第二天的军事会议上很⼲脆的拒绝了。李诵觉得和这些军事思想落后的将领们无法沟通,李吉甫、陆贽、伊慎、韩愈、归登、冯伉、李愬、李光颜、薛平、李文通等人则觉得皇帝的想法太异想天开了。这些人里的武将都是陆地上的猛虎,对利用河道进行的⽔战还能接受,但是对海战每人都有所畏惧。倒是列席会议的度支副使柳宗元赞成李诵的想法,可临了也提出海战不确定因素很大,往往会人船俱亡的危险 ![]() 其实将领们的质疑是很有道理的,一个方面,擒贼先擒王,缁青虽然靠近大海,海岸线漫长,但是其中心在郓州,属于內陆,从西、南两面进兵,有利于兵力的投放,只要拿下郓州,就能平定淮西,何必分兵去搞什么劳什子的登陆呢?要是想动摇李师道的 ![]() ![]() 另外一方面,自从⾼宗时候⽩村江口一战⼲掉了倭国⽔师之后,大唐的⽔军在这万里大海上就再也没有不怕死想摸老虎庇股的对手了。不像陆上,隔三岔五的就要剋两仗,先是和突厥,接着和吐蕃,和回纥,再加上连绵不绝的內战。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用进废退,独孤求败如果不死,没人和他比武一定变成独孤必败,这么多年⽔师除了打百济的时候大用过,就没在海上打过像样的仗,这样的军队退化的程度用脚趾头想都能想出来,到海上会不会直接把船开到龙宮去都说不定。所以李愬委婉地安抚皇帝陛下说: “陛下,臣想⽔师还是先 ![]() ![]() ![]() 李愬这么说让陆军将领们很提气,这么说就意味着在⽔师重新形成战力之前缁青已经被⼲掉了。不但缁青被⼲掉,河北都被平定了,不然哪里来打渤海的说法呢?说实话,渤海不过是个郡国,但是地方实在太遥远,在都城在牡丹江那旮旯,如果不是因为和缁青关系密切,李愬还不定能不能生出打它的**呢。但这其实不应该怪人家渤海,这是唐朝皇帝 ![]() 大臣和皇帝的关系往往是胳膊拧不过腿大,但是很多时候的体现是一条腿大拧不过那么多条胳膊。李诵无可奈何,只得收回了这个天才设想,只是出于对做一盘地道的宮爆 ![]() “蚂蚱。” 百思不得其解的幼宁公主盯着图案看了半天,喃喃道: “这个图纸上标着叫做‘航空⺟舰’的东西,难道是用来装蚂蚱的吗?这船得有多小啊。” 而李诵大帝的许多设计在匿名拿到工场去后,一向老实巴 ![]() ![]() “大人,这么多年了,这么多年了,您能不能不把这些一下⽔就沉的船的图样拿来给我们?上面庒着小的们造出新的大船来,小的们有很多事情要做啊!”李诵故去若⼲年后,一艘船舷上标着“神武”字样的海船,缓缓驶⼊了以太极宮命名的太极洋,望着东方茫茫的海域,船上的管舰唏嘘道: “神文圣武皇帝啊,您要的辣椒,臣终于找到了!” 因为这一场跨越万里大海洋的战争是出于李诵大帝想要吃一盘真正的宮爆 ![]() ![]() |
上一章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下一章 ( → ) |
淮南老雁的最新架空小说《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是淮南老雁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