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红颜是草上飞创作的经典都市小说作品
阿珂小说网
阿珂小说网 玄幻小说 武侠小说 仙侠小说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乡村小说 科幻小说 架空小说 重生小说 短篇文学 推理小说 伦理小说
小说排行榜 校园小说 历史小说 军事小说 网游小说 竞技小说 穿越小说 官场小说 经典名著 灵异小说 同人小说 耽美小说 全本小说
好看的小说 卻望唐晶 情栬生活 特殊嗜好 娇妻呷吟 纵卻紫筠 萝莉女仆 美女何姎 希灵滛国 疯狂夜空 综合其它 总裁小说 热门小说
阿珂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漂泊红颜  作者:草上飞 书号:35591  时间:2017/7/25  字数:5115 
上一章   第十七章 浪漫是奢侈的    下一章 ( → )
  汪虹回到了布拉格小屋,等待着她的是李昌盛的账单…他已经去了德国…和瓦哈洛娃的奚落。过了几天,小房子也没有了,她仓皇地来到我们这里,谁料到竟从此生死相依。

  1994年的新年之夜,瓦哈洛娃邀请我和汪虹去她家吃年夜饭…据说她从不请‮陆大‬
‮国中‬人去她家里。不是歧视,是胆儿小:此时‮陆大‬黑社会已经在布拉格闹得⽝不宁,杀人、绑票、勒索事件层出不穷,而瓦哈洛娃刚刚从‮国中‬人⾝上赚了些钱,当然心存忐忑了。

  我准时前往。瓦哈洛娃已经包好了饺子,做好了凉盘,斟好了红酒。这是我第一次见瓦哈洛娃的丈夫吴和以及他们美丽的女儿丽丽。吴和很亲切,一⾝的书卷气。他一年多以前作为捷克‮府政‬代表团的翻译去过‮京北‬和‮海上‬,他拿出在‮国中‬得到的名片,问我其中哪些人会对‮国中‬未来的经济发展起重要的作用?我说依我个人的观点是这位…我菗出‮海上‬
‮长市‬朱镕基的名片,补充说:“这位先生已经是‮国中‬的副总理,不久前还兼任了‮国中‬的央行行长。这是一个有着铁腕的经济学家,他就任央行行长的消息一出,‮陆大‬的美元黑市价格应声而落。”

  吴和笑着说:“我愿意相信你的话,因为我也很喜他。”

  他又和我谈起在‮陆大‬的见闻,说有的大商店服务态度还是不好“店大欺客…我知道‮国中‬有这样一句成语。现在的捷克驻‮国中‬大使是我的同学,他说我的汉语**能听懂,李鹏能听懂,可友谊商店的售货员听不懂。”

  我们都笑了。

  吃过饭,他请我到他的书房坐下,告诉我他正在翻译《诗经》。他打开余冠英先生注的《诗经》,指着两行诗给我看:

  ⽇之夕矣,

  羊牛下来。

  他说:“我不明⽩这样的诗有什么好?怎么能流传两千年?”

  我想了想,说:“如果单从字面上看,确实未见得有多好,但因写了⻩昏,便别有意境。⻩昏思远人,悲之至也。这是写⻩昏心境的第一首诗,从此以后,‮国中‬历朝历代文人墨客描写⻩昏的诗词佳句不胜枚举,但都以此为滥觞。像⽩居易的《闺妇》,‘斜凭绣愁不动,红绡带暖绿鬓低。辽舂尽无消息,夜合花开⽇又西。’像司马相如的《长门赋》,‘⽇昏⻩而望绝兮,怅独托于空堂。’像韩偓的《夕》,‘花前洒泪临寒食,醉里回头问夕:不管相思人老尽,朝朝容易下西墙!’赵德麟的《清平乐》说得更好…‘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昏!’真让人感慨不已。”

  他愣了半晌,缓缓地说:“我也没几个⻩昏了。”

  我说:“怎么会,你健康得很,而且也不算老。”

  他笑了,反问我:“你为什么不去做学问,而偏偏要当商人呢?”

  “没⼲过的就想试试,”我说“做商人会有许多不同体味的,你们的米兰·昆德拉不是说‘生活在别处’吗?”

  我们的集装箱陆续到了。

  所有‮国中‬人的集装箱都陆续到了。

  1993年底…1994年底,几十万个集装箱从‮国中‬的‮海上‬、天津、宁波、厦门、广州各个港口启运,里面装満了拖鞋、凉鞋、旅游鞋、球鞋、连袜、‮袜丝‬、线袜、牛仔、健美、沙滩、內、丝绸衬⾐、法兰绒衬⾐、镂花⽔洗丝女衬⾐、⽔洗布男衬⾐、彩⾊文化衫、印有图案的文化衫、120克重以下薄如轻纱的⽩⾊文化衫、廉价的童装、手帕、罩、领带、款式很好但一用就坏的旅行箱、手提包、长⽑绒玩具、掏耳勺、打火机、清凉油、过期的方便面、据说可以壮的蜂王浆…经汉堡、不来梅、鹿特丹,以排山倒海之势涌⼊小小的欧洲內陆国捷克。

  捷克人经营的纺织品商店纷纷关门,捷克最大的纺织厂也宣布倒闭。在廉价的‮国中‬鞋进⼊捷克之前,捷克是欧洲重要的鞋类出口国。如今,鞋厂接二连三地破产。

  “攻陷捷克。”一位愚蠢的‮国中‬驻捷克大‮馆使‬
‮员官‬曾经喜不自噤地对我说。

  意大利⽪件工人曾经上街‮行游‬,‮议抗‬不知疲倦的‮国中‬浙江农民⽇以继夜大地工作使他们的工厂倒闭;俄罗斯远东堪察加半岛上的俄国小贩们曾因16名‮国中‬倒爷儿在当地兜售便宜的纺织品而举行了大规模的**‮威示‬,⾼呼“‮国中‬佬滚回去!”

  以冷静、理、善良著称的波希米亚人没有这样做。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微笑着接受了这些来自遥远东方的礼物…短暂的之后便是长久的冷淡。

  道理非常简单:供求关系发生了本的变化,再加上老百姓对伪劣商品深恶痛绝。

  我的一个福建朋友…他即因大量商品积庒而破产…对我举例说:“一个家庭一般说来买两套茶具就够了,你的茶具又好又便宜,那么好,再买两套。这已经是极限了,不管你以后再怎么便宜,不会再买了。对吧?可我们是按一个家庭消费一万套茶具这样一个标准来发货的!”

  当年有一位聪明的‮海上‬朋友,他在1993年底的生意**中决定金盆洗手退出江湖。在卖完最后的存货准备回国时对我说:“我负责任地讲,从现在开始一个集装箱也不要发,捷克的‮国中‬货十年也卖不完。老兄,《红楼梦》里怎么说?要退步须得菗⾝早呀!”

  然而,十年了,‮国中‬货还在天天发。

  一百年也卖不完了。

  我们的货卖不动了。

  汪虹的捷克客户不再上门,打电话过去也只是答应菗时间来看货,但似乎总也菗不出时间来。万般无奈,汪虹便把吴霞和侯⽟花都找了来,让她俩帮忙销货。

  她俩⼲得还都不错,吴霞买了一辆大货车,自己不发货,带着小⽟从‮国中‬人的公司拿货跑外地批发市场,什么德国边境、奥地利边境、波兰、匈牙利哪儿都跑,拼儿,还真赚了不少钱。侯⽟花还是一个人,⼲不了吴霞那样的活儿,就在一家超市门口练了个小摊儿,也是从‮国中‬人的公司拿货去卖,生意也过得去。

  因为是汪虹的朋友,我给她们的价儿都极低,她们都⾼兴,尤其是侯⽟花,积极空前⾼涨。我们没少给她送货,她也勤来结账。

  有一天下午,她坐吴霞的车一块儿来了。那时我们住着一大HOUSE,两层,有十一间房子,还有一个能停三辆车的院子和一个一千多平米的花园。我和余正在楼上说话,听见她们三个在下面客厅里嘻嘻哈哈地笑,也不知乐什么呢。等我和余下楼,这姐儿仨已经在厨房做起了饭。

  吃罢饭告辞,汪虹送她们出去,还听见吴霞一边发动车子一边嘱咐:“别忘了啊!”汪虹回答:“忘不了,你们放心吧。”

  我问汪虹:“⼲嘛呢找你?”

  汪虹说:“没啥事儿,侯⽟花让我帮她找个男人。”

  对这样的事情我们已经毫不惊奇,不管是一个男人还是一个女人,在布拉格都很难单独生存。不要说开大车跑外地这样的大活儿,就是练个小摊儿一个人也很困难…不说需要勤去批发市场找货,厕所总要上的吧?一个人就没办法。当然,两个男人或两个女人一块儿⼲也行,但几乎没有这样的情况…在难以言喻的寂寞和‮大巨‬的生存庒力下,异的‮慰抚‬就更显得重要。

  在布拉格的‮国中‬人都是成双成对,但几乎没有一对是真正的夫。这种因为生存需要而临时结成的伴侣,华人社会称之为“傍肩儿”这个名字起绝了,它极其形像地说明了两个人的关系:在路上肩并肩行走。“傍”当然有“依靠”的意思,但它绝不是国內盛行的那种“傍大款”的“傍”这种“依靠”是互相的。

  我有一位姓史的朋友,他到布拉格不久便有了一位小鸟倚人的傍肩儿,很漂亮的,在国內是一所中学的英语教师,姓潘。小潘已经结婚了,遇上出国大嘲,不免心动。先是想让老公出来试试,但老公不肯,说按道理你先出来才对,你有英语呀。她想也对,便来到了布拉格。到了才知道千难万难,就跟史先生傍了肩儿。小潘后来跟我很要好,什么话都对我说。她说每天夜里就怕被电话铃惊醒…因为时差的关系,国內电话一般都在深夜或凌晨打来。遇到这种情况,她和史先生谁都不敢去接,她怕是史先生的太太,史先生怕是她的老公。俩人经常在黑暗中相拥着,任那铃声不屈不挠地响。

  后来,史先生的太太来了,她们依然住在一起。当然,史先生的上已经不是她了,她住在另一个房间里。由于习惯的原因,有时她仍然为史先生的饮食起居心,史太太便有不悦表现出来。有一次史先生开车从外地回来,一进家便钻进了浴室,她忘了史太太已经来了,又去替他找⼲净的內⾐,拿着就要往浴室走。史太太拦住她说:“潘老师,他和你过去的事我都知道,说真的,我要谢谢你对他的照顾。但以后,”她从小潘手中拿过史先生的內⾐“这样的事由我来做。”

  以后小潘的丈夫也来了,四个人租了一套大房子,仍然在一块儿住…生意都在一起,分不开了。两对夫妇和和睦睦,过得也不错。

  我还认识一对儿‮京北‬傍肩儿,男的叫王明,女的叫席倩倩,是汪虹的朋友。汪虹说这俩人以前可有钱了,席倩倩的⾐服都是去巴黎买。

  一个晚上,俩人正吃饭呢,有人摁门铃。一问,是人,便开了门。

  王明被绑票。

  绑匪开出五万美金的价码,并限定了⽇期…过期即撕票。

  这可不是唬人,已经死了好几个了。

  席倩倩急得要死,他们不是没钱,有五万美金在‮行银‬存着,可那是以王明的名义存的,席倩倩取不出来。绑匪又不敢押着王明去‮行银‬,怕王明一喊让‮察警‬逮住。没辙儿了,席倩倩飞回‮国中‬,磕头祷告地找亲戚朋友借钱,一百一千地凑起来,再换成美金。硬凑了五万美金,在绑匪规定的时限內飞回布拉格,赎回了失魂落魄的王明。

  布拉格的‮国中‬人没有不知道席倩倩此番壮举的。不就是一个傍肩儿吗?能有情有义至此,真算得上可歌可泣了!

  俩人开始了相濡以沫的练摊儿生涯。

  后来,席倩倩不可救药地上了‮博赌‬,有钱就往卡西诺跑,不输光了不回来。不去练摊儿,也不做饭。王明都认了,一个人去练摊儿,回来还要做饭。他只是不再给席倩倩钱…你要去租录像带吗?好,我陪你一块儿去。不用我陪?也好,那给你租十盘儿带的钱,两百克郞。

  席倩倩还有办法,她去借⾼利贷。到⽇子还不了,抱着王明哭。王明替她还完债,一声不吭又去练摊儿了。有练摊儿的朋友劝他,快扔了席倩倩吧。他笑了,说:“哪儿能呢!”一边儿支摊儿一边儿唱京戏:

  “似这样…救命之恩…终⾝不忘,

  俺胡某…讲义气…终…当…报…偿!”

  成为布拉格华人社会的一段佳话。

  汪虹跟我商量“我看王英武不错,给侯⽟花介绍介绍?”

  我笑了“瞧你们侯⽟花那样儿,不是糟践我们王英武吗?”

  王英武出⾝于中医世家,自己也是医学院的毕业生。懂英语,长得⾼大英俊。太太在布鲁塞尔留学,他也去比利时呆了一段时间,因为在那边儿办不了⾝份,便只⾝来到布拉格。

  他在一个市场里练摊儿,我们看他是个老实书生,经常以极低的价格供给他货。可他实在是笨头笨脑,生意总不好,月月⾚字。

  他有一手绝活儿…中医‮摩按‬。练摊儿挣不来钱,他就多次向我提议在我们住的HOUSE里开一个地下诊所…在捷克领取行医执照极为困难…专门‮摩按‬。还许诺说凡是年轻漂亮的姑娘都由我来‮摩按‬,我一笑置之。没想到他后来真的⼲了这一行,而且还和一位年轻漂亮的捷克姑娘同居了,生了一个可爱的混⾎儿。

  汪虹说:“当然得给侯⽟花介绍好的了,是我们大姐呢!”

  第二天,汪虹向侯⽟花介绍了王英武的情况。侯⽟花表示満意,但说要悄悄看一看,光听介绍不行。

  汪虹说:“我告诉你地方,看一眼就喜死你。可是有一条,别真爱上他…我怕你老公知道杀了我。”

  晚上,侯⽟花来了,说:“不行不行,王英武笨极了,本不会做生意。”

  PASS了。

  过了几天,她领着一个又小又瘦、其貌极其不扬的男人来了。汪虹悄悄对她说:“侯姐,这人恶心死了!”

  侯⽟花笑着说:“可是货卖得好。咱不是挑男人来了,咱是‮钱赚‬来了…什么时候也不能把宗旨忘了!”

  此人姓刘,‮海上‬人,是个四十多岁的童男子。两片黑黑的嘴从早到晚喋喋不休,人们都叫他“神经刘”

  从此,侯⽟花和“神经刘”住在了一起,费用分担,利润共享。也买了一辆加长斯柯达二手车,两人不分寒暑,⽇夜奔波。
上一章   漂泊红颜   下一章 ( → )
草上飞的最新都市小说《漂泊红颜》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漂泊红颜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漂泊红颜是草上飞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