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红颜是草上飞创作的经典都市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漂泊红颜 作者:草上飞 | 书号:35591 时间:2017/7/25 字数:9493 |
上一章 第三章 天涯路 下一章 ( → ) | |
汪虹的大姑国中名字叫汪如珍,50年代的北大⾼才生。那是一个清澈的时代,生新活刚刚开始,人们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虽然去哪儿不知道,但都确信我们走在大路上。就像当时流行的苏联歌曲唱的那样:谁要是能够为胜利而奋斗,就让他同我们一起来歌唱;谁要寻找,就能得到。 我们认识她的时候,她已经快60岁了。但她神采奕奕,充満活力。尤其是走起路来,真正是健步如飞,我们都跟不上。从她现在的模样,不难想象当年是如何的 ![]() ![]() 就在这时,她的⽩马王子出现了。 ⽩马王子名叫瓦哈洛,为了便于国中人称呼,他起了个谐音的国中名字“吴和”他是中苏藌月时期从社会主义捷克斯洛伐克派来的留生学之一,专修古代汉语。据说吴和的家族在捷克历史上就以研究语言而著称,薪火相传到这一代。 吴和将近两米的个头儿,浓眉大眼⾼鼻梁,英俊得一塌糊涂。用当今的时尚语来形容,那真是既“帅呆了”又“酷毙了” 我没有问汪如珍她是如何与吴和相识的。也许是在周末的舞会上,也许是在⻩昏的未名湖畔…这都不重要。以汪如珍的 ![]() 彼时不同于此时,国中姑娘嫁老外的少极了,真如凤⽑麟角一般稀罕。哪儿像如今,各⾊老外不论穷富黑⽩老少,只要有意,来国中转一圈儿就能挎个美人儿归。而且,就像一位音乐家说的那样,50年代的流行歌曲都要比如今的流行歌曲⾼不止一个档次。同样,彼时的嫁老外也比此时的嫁老外⾼不止一个档次。彼时嫁老外只有一条:爱情。此时的嫁老外有许多许多条…洋房、汽车、财产、国籍… 只少一条:爱情。 而且汪如珍并没有觉得是嫁老外…夫君姓吴名和,说一口地道的汉语,唐诗宋词张口就来。除了眼睛和头发的颜⾊以外,简直比国中人还国中人呢。 她也不觉得远渡重洋是去异国他乡…不,只是转移了阵地而已。斗争的目标、⾰命的任务都没有变。每天早晨央中 民人广播电台的开始曲都在吼着光未然先生那气壮山河的歌…红⽇出山临大海,照亮了人类解放的新时代。看旧世界正在土崩瓦解,穷苦人出头之⽇已经到来已经到来!帝国主义反动派妖魔鬼怪,怎噤得⾰命怒嘲排山倒海?别看它纸老虎张牙舞爪,戳穿它敲碎它把它消灭把它消灭!山连着山,海连着海,全世界产无者联合起来!联合起来!联合起来! 汪如珍先和吴和联合起来。 她随同夫君乘际国列车来到了风光旑旎的布拉格,加⼊了捷克斯洛伐克国籍,随夫姓更名为瓦哈洛娃,在捷克著名的查理大学教授中文。领一份既不菲薄也不丰厚的薪⽔,过着平凡宁静的⽇子。 很快到来的中苏 ![]() ![]() 生活并不很宽裕,但安静祥和,波澜不惊。 我为瓦哈洛娃庆幸,庆幸她在50年代中期便离开了祖国。她因此而幸运地躲过了随即便纷至沓来的一场又一场残酷的政治运动…反右派、反右倾、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以至人间浩劫── 产无阶级文化大⾰命。 以她复杂的社会关系,以她浪漫的生活方式,以她的言谈举止特立独行以及美貌,任何一次政治运动都不会放过她。有一次我们闲聊,我对她说,如果你在国內,你至少会拥有以下几顶帽子:“右派分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资产阶级分子”、“修正主义分子”以及“破鞋” 她不懂为什么要称为“帽子”我解释说这是你离开祖国后汉语里的许多新词汇之一,也可以当“荣誉称号”讲。你若连这个词儿都不懂,那你就更无法理解后来的“火烧”和“油炸”了。 她感慨地说汉语发展得真快。 我骄傲地说当然。 我细细地为她讲解这些“荣誉称号”的含义,她认真地听。待我讲解完最后一个“荣誉称号”后,她竟开怀大笑,然后说:“可惜我不在国內。” 好像当个“破鞋”是多有意思的一件事。 她问我:“假如我在国內,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呢?” 我说:“如果你有顽強的生命力,如果你彻底抛弃了人格和自尊,就是说你不要脸了,你有可能活下来。这时,有两种生活方式在等着你。 “一种是没完没了的政治运动一点一点地把你心底的良知泯灭,因为你见过了太多太多朋友之间、同志之间甚至夫 ![]() ![]() ![]() “太恐怖了!”她说。“不是还有第二种生活方式吗?说说看。” “第二种生活方式是专门为老实人设计的,你是老实人吗?” 她想了想“应该是。” “那好。在经过千百次的批判斗争之后,由于你是个老实人,你在灵魂深处便爆发了⾰命。这样,你就从內心认识到了你的问题的严重 ![]() ![]() ![]() ![]() “你以前认为大粪是臭的,只要有掏粪车驶过你就捂着鼻子跑。现在你明⽩了,说大粪臭是资产阶级在混淆是非、在颠倒黑⽩、在指鹿为马、在睁着眼睛说胡话。只有产无阶级才能认识真理,因为真理是有阶级 ![]() “你的⽪肤又⽩又嫰,吹弹得破。过去你以为这是美,一到夏天就尽量把胳膊露出来、把脖子露出来、把小腿露出来,招摇过市。现在你明⽩了,⽪肤⽩嫰不但不是美,而且是丑。女工人、女农民、女⼲部、女军人有这样的⽪肤吗?没有, ![]() ![]() “你的**十分脫离群众,也不合国情…过大过 ![]() ![]() ![]() ![]() ![]() ![]() ![]() “你会背诵**诗词,经常抑扬顿挫的⾼昑‘不须放庇’!你会背诵**语录,‘闲时吃稀,忙时吃⼲,平时半⼲半稀’。你经常去农村‘三同’,‘三同’你更不懂了…与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惹了一⾝虱子…一种养在人⾝上的可爱小生物,老一代⾰命家称它为‘光荣虫’。你认真斗私批修,狠斗私字一闪念。你做了这样多的努力,但 ![]() ![]() ![]() ![]() ![]() ![]() ![]() ![]() ![]() ![]() ![]() ![]() ![]() ![]() ![]() “这是个没有思想的傻瓜,我不同,我是有思想的。有思想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生活呢?”她问。 “你原来要有思想的生活,早说呀!我给你举两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人做例子。他们是一男一女,男的叫遇罗克,京北人;女的叫张志新,东北人。张志新可真漂亮,东方美人。他们爱读书爱思考,结果…” 我讲述了这两位思想家的悲惨结局。 她忍受不了这种恐怖,急忙说:“这三种生活方式我都不要,你们也不能強加给我,因为我出国了,甚至⼊了捷克籍。我也不叫汪如珍,我是瓦哈洛娃。” 我一笑“你害怕了?” 如果没有1968年苏军侵捷、扼杀布拉格之舂这件事的话,瓦哈洛娃的一生可以说是无可挑剔的。 古罗马喜剧作家泰伦底乌斯说过一句著名的话:“我是人,人所具有的我无不具有。”马克思极为喜 ![]() ![]() ![]() 当苏军的坦克为了挽救社会主义而隆隆开进布拉格的时侯,当广大的生学、工人、市民自发地聚集在各个 ![]() 他当然受到了重用。 然而,历史是公正的。20年后,捷共成为东欧多米诺骨牌中的一张。理 ![]() 吴和虽然没有受到严厉的追究,但他失去了原来的职位…他和瓦哈洛娃都成了靠领退休金过活的老人。 汪虹来了,我们的集装箱也接二连三地到了。那时瓦哈洛娃为我们另找了一处房子,三室一厅,离市中心很近,在布拉格三区。汪虹借助瓦哈洛娃的关系,找来了很多客户,那一阵子真是购销两旺,我们成天喜洋洋的。⽇子过得紧张、无序,但快乐。我们三个人各忙一摊儿,有时连早饭也顾不上吃便出门奔波。每逢这时我就买一大串香蕉扔在车里,饿了就剥一 ![]() ![]() 有一天我回来得早,他们俩都不在。有些无聊,便去汪虹屋里想找本书看。随手翻开一本捷克语教材…她正在努力学捷语…见里面夹着一张写着中文的纸,原来是汪虹的姐夫写给她的便条。 汪虹: 我今天就要去德国了,把账跟你清一下。 1,你去荷比卢德法时留下的20件砂洗衬⾐我已经卖掉,是220克郞一件卖的。扣除你的成本2000克郞,共得利润2400克郞。按我们事先的约定,我拿走1200克郞。 2,电话费单已到,共2870克郞。电话我打的比你大概略多一些,因此我们按55%对45%这样的比例分摊,你应该 ![]() 3,房东来收房租,三个月共15000克郞,我只住了一个半月,按分摊原则,我应 ![]() ![]() 4,你共欠我11341。5克郞,请你按今天的牌价27:1付给我美元,我要给你姐寄回去。 一人在外,要多注意⾝体,我们都非常惦记你。 姐夫 1993年10月23⽇ 我想起当初汪虹听到我说不收房钱饭钱时的惊愕表情。 大家在一起朝夕相处,余 ![]() ![]() ![]() ![]() 在这方面我是強项。 我一点一点地知道了她的全部故事。 她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亲是天津一所著名大学的教授,⺟亲是一家大厂的⾼级工程师。她上边儿只有一个姐姐,大学毕业后留校教书。一家四口儿,倒也其乐融融。 汪虹从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先分配到卫生局工作,抄抄写写。后来又调到一个区级法院,在民事庭做记书员。 “用‘诸事不顺’来形容我在国內的生活和工作情况,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她对我说。 先说工作,她在法院和一位女同事共享一个办公室,这位女同事和庭长关系有点暧昧,庭长有事没事总往这屋里跑,俩人眉来眼去,打情骂俏,也不避讳汪虹。汪虹这人死 ![]() 有一天,她刚从财务科领工资回来,正要点,走廊里有人喊她。她随手把工资往菗屉里一放,出去了。 五分钟后回来,钱没了。 办公室里就她和那位女同事,她认定是这女人偷了她的钱,大吵大闹,让她把钱 ![]() 女同事本来就不是善茬儿,哭喊着给庭长打了电话。 庭长气冲冲地来了,责问汪虹有什么证据说她偷了钱? 汪虹说:“办公室就俩人,我只出去了五分钟,又没有人来过,你也没来过,不是她是谁?” 庭长一拍桌子:“胡说八道!这能算证据吗?我还说你 ![]() 汪虹也一拍桌子:“你才胡说八道!你为什么这样护着她?为什么?你说!” 来看热闹的人都捂着嘴笑,一位女审判员眼尖,看见那女人的坤包儿拉链儿上卡着一截儿工资条儿,便大声说:“哟,你的工资条儿卡在拉链儿上了。” 实际是给汪虹提个醒儿。 汪虹也莽撞,一步跨到那女人面前,劈手夺过坤包儿,拉开拉链儿。 正是汪虹的工资,一分不少。 从此,她在法院也不能呆了。 原因是她过去的个人生活。在卫生局工作时,她爱上了一个小伙子,那个小伙子也爱她。她孕怀了,小伙子却要结婚了…有人给他介绍了局长的女儿。 那年她23岁。 她痛不 ![]() 卫生局不能呆了…局长就不同意。⽗⺟多方求人送礼,又正赶上公、检、法扩编,调进了法院。 但如今法院也呆不住了…那女人不知从哪儿把汪虹这件丢人事儿给打听出来了,在法院是逢人便讲,一时间闹得乌烟瘴气。 好在她还有个从未谋面的大姑。 她给大姑写了一封信。 1991年1月,她收到了大姑寄来的邀请书。她欣喜若狂,几年存下的郁闷污浊之气一朝尽吐。 在当时的国中,出国发展还是一件很新鲜的事。那时办护照光有邀请书不行,还必须有单位证明。她去法院开证明,全院立刻轰动了。与她 ![]() ![]() 她成了院里的焦点人物。 1991年10月1⽇,庆国节,她告别送行的朋友,怀揣800美金,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登上了开往莫斯科的际国列车。 从此天涯孤旅! 那时苏联虽然还在,但已经危在旦夕。一个多月以前,苏联的部分**人为了挽救苏联及其社会主义理念,出于对戈尔巴乔夫的严重不満,发动了著名的8。19政变,软噤了戈尔巴乔夫,成立了紧急状态委员会并宣布接管家国 权政。可惜民心向背今已非昨,叶利钦登⾼一呼,军民响应。不过三天,政变失败,戈尔巴乔夫重回克里姆林宮。此君受了 ![]() ![]()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她的包厢里还有三位旅伴:一位蓝姓京北姑娘,是要从莫斯科转道匈牙利的。她的男朋友在那边做生意,要她去助一臂之力。另两位是先生,一⾼一矮,⾼个儿姓李,矮个儿姓卢,供职于京北一家外贸公司,此番去莫斯科洽谈贸易。旅途寂寞,大家自然比平时亲切几分。车到二连浩特,彼此已经 ![]() 二连浩特是列车在国中境內的最后一站,距京北有夜一的车程。这是一个边陲小镇,属于內蒙古自治区。不仅全体旅客要在此查验护照签证,列车也要在此换车轮。汪虹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听说火车还要换轱辘,新鲜得很。李先生见多识广,便给她讲起原委: 在19世纪40年代,有一位国美铁路工程师到俄罗斯来访问。他建议沙皇府政修铁路时采用宽轨,并列举了一大堆宽轨的好处,预言全世界很快都会采用宽轨。还举了一个例子…人在喝醉酒时是并住腿站得稳还是叉开腿站得稳? 俄罗斯盛产醉鬼,这个例子有极強的说服力。 在以后的年代里,俄国人不止一次地希望当初没有轻信这位国美工程师的话。 全世界都使用窄轨,只有俄国和蒙古…它实际上的附属国,铁路也是由俄国人修建的…使用宽轨。 汪虹把这个故事记到了本子上。 换轱辘需要两个小时,大家都下车到站台上散步。进⼊十月的內蒙古已经颇有点凉意了,汪虹穿着⽑⾐犹不觉暖,又披了一件风⾐,先在站台上的售货亭里买了一张印有国门照片的明信片,坐在候车大厅的长椅上,以膝为桌,匆匆写了几行字… 爸爸、妈妈、姐姐: 我已到达边境小镇二连浩特,现在列车正在换轱辘…没听说过吧?过一会儿就要走出国门了,就是明信片上这个大门洞。 那边就是蒙古。 在国內总给家里添 ![]() ![]() 汪虹 1991年10月2⽇ 她看了一遍,把明信片扔进了邮筒。 列车再次开动,缓缓地驶出了国门。可是才开了十分八分,又停下了。看看外面,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村落。老李告诉她,这里叫扎门乌德,是蒙古的一个小镇。蒙古的海关和边防检查站都设在这里。 果然,列车刚刚停稳,蒙古海关和边检人员便上了车。礼貌还说得过去,用蹩脚的英语问声好,然后就查验护照。可你把护照递给他,他并不看,眼珠子光盯着你的行李。当时这趟车上也有不少国中人带货…当然比不上随即到来的际国大贩运…又穷又贪的蒙古海关和边检人员已经开始尝到了甜头。但汪虹这个包厢没人带货,边检人员看看没油⽔可捞,便开口了,对汪虹说: “大大!” 汪虹不明⽩什么意思,还以为护照有问题呢。还是外贸人员见多识广,卢先生说:“孙子问你要泡泡糖呢!” 汪虹笑了,用英语说:“我没有口香糖。” “香烟。” 他见没有口香糖,又用标准的中文说出了“香烟”怕汪虹听不懂,还把两 ![]() ![]() 汪虹烦了,她无法想象一个代表家国行使权力的人竟无聇到这种地步,刚想发作,卢先生递过来一包万宝路,那边检接过装进口袋,竖起大拇指,又是一句中文: “好朋友。” 拿着护照下车了。 汪虹说:“怎么都成叫花子了?” 大家就苦笑。 三分钟不到,那小子又上来了,发还盖好⼊境章的护照,倒⿇利。又朝送他烟的卢先生笑笑,用大拇指比划打火的动作…这小子还想要个打火机! 卢先生没辙儿,从⾐袋里摸出个打火机递给他。 他接了打火机笑眯眯地刚想走,汪虹把他叫住了,用英语对他说:“你们当年真不该离开国中,国中什么都有。” 他耸耸肩,用英语回答:“这不是我的责任。” 走了。 与汪虹不久就会碰到的俄罗斯、罗马尼亚海关边检人员相比,这小子简直就是个道德君子。 列车很快启动,随即速加,辽阔的蒙古⾼原扑面而来。 |
上一章 漂泊红颜 下一章 ( → ) |
草上飞的最新都市小说《漂泊红颜》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漂泊红颜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漂泊红颜是草上飞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