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森文集是安德森创作的经典短篇文学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短篇文学 > 安德森文集 作者:安德森 | 书号:1075 时间:2016/9/25 字数:5629 |
上一章 母亲十年祭 下一章 ( → ) | |
今年的1月7⽇是⺟亲离开我十周年的祭⽇。她的去世,留给我一个终⾝都无法弥补的遗憾,那就是在她病危的时候,我当儿子的无能竭尽全力挽留她和我多相守一天。我在这个十年间,这份遗憾深深地使我思念⺟亲,她在世时的事情历历在目,在此时此刻,我就用对⺟亲的回忆,来作为我对她的怀念和深爱,当成花环奉献在她的坟前,以弥补一点点无能的遗憾吧! 我的⺟亲出生在1931年的宜宾,一个家庭小手业家庭,外婆是个家庭妇女靠帮人做鞋底,袜底,外公靠教点私塾维持一家八口人的生活。⺟亲占老大,对贫苦人家的孩子来说,正如常言道:“出林笋子先遭难。”“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亲除了帮外婆做手工活外,还和二舅一起走路去赵场买些东西到宜宾来卖,赚点小钱帮助家庭。大概是她19岁,由⽗⺟包办了一个婚姻,嫁给了那个姓赵的男人,他们在一起生活了几年,生了一儿一女。后来解放了,不知道为什么,听⺟亲说他打了解放军,就被捕了,⺟亲在家庭的庒力下也就和他离婚了,大女儿改名跟⺟亲姓,儿子判给了那个男人。抗⽇战争期间⽇本的机飞经常空袭宜宾,⺟亲一家都逃到了外婆的老家—赵场。那时我的三舅得了眼疥,双眼睛看不见,⺟亲背着他跑警报。⺟亲听别人说,用⽩牛的虱子⾎来滴眼睛可以治好,⺟亲就到乡下去找,帮三舅滴眼睛,直到滴好。后来,外公调到了温江公路养路段工作,一家人就迁往成都的新津县定居,⺟亲和三舅留在了宜宾。我的那个大姐也跟了婆婆去了新津,由外婆外公抚养。三舅那时年轻不懂事,喜 ![]() 后来,⺟亲跟着外公去屏山修公路,又在修宜塘公路期间认识了我的⽗亲,由外公同意下⺟亲和我的⽗亲结了婚,1958年有了我,⺟亲修路结束后,由于一直在军分区幼儿园工作,我还好,没有在1960年国中的大饥荒中饿死。1966年家里又有了我的妹妹。⺟亲为了这个家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因为⽗亲一直在外地工作,在我的记忆中他很少回家,有时一年过年回来一次,感觉他不太顾家。有一年的夏天,⽗亲带回家一个阿姨,说是来治病的,住在我们家十好几天。后来,⺟亲在一次和⽗亲的争吵中,我才隐隐地意识到,那个阿姨是我⽗亲在外面的相好。对此单位的调查组到了我们家,他们讯问⺟亲,⽗亲是否有那样的生活作风问题?⺟亲誓口否认,保护了⽗亲。因为那个年代有这样的问题轻则开除工作,重则判刑。妹妹两岁了,由于⺟亲要上班,我那时上小学,没有人带妹妹,所以⽗亲就把妹妹带去跟他一起。⺟亲为了我能读上那时的宜宾重点小学,她几次去找了军分区的导领开介绍信,才上了那所小学。⺟亲起先在宜宾军分区的幼儿园当浆洗工,兼做一些厨房的杂活,因为工作上的事,由于她的正直和要強和那个园长产生了点矛盾。后来,那位导领就公报私仇,安排⺟亲去了建筑工地做小工。那正是宜宾“文⾰”的派 ![]() ![]() 大概是1971年吧,在新津的外婆一家准备迁回宜宾定居。当时我的幺舅,小姨都没有工作,他们先期来到了宜宾,就住在我们家。⺟亲那时的工资也很少,⽗亲每月寄十五元钱回家来,⺟亲没有任何怨言,把她的弟妹安顿好,还给幺舅买烟菗。小姨说要买自行车,⺟亲又垫钱,找关系给她买好,送到温江去。外婆外公要坐藤椅,⺟亲也从宜宾买好,送到新津,过时过节,也没有忘记给外婆外公寄一十、二十元钱,表示她自己的孝心。⺟亲对她的婆婆也是够孝道的了,我记得那是“生活关”困难时期,⺟亲在军分区得了一张在“岷江餐厅”的进餐券,她就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们住在一个老四合院里,一共有五家人,厨房和堆柴火都是共用的,因此有时我家的东西被别人拿了些去,⺟亲也不太计较。她说:“与人相处要吃得亏,才打得堆,斤斤计较是搞不好邻居关系的。”而且对邻居有困难时⺟亲总是尽量帮助他们,也不求什么回报。但是如果邻居帮助过⺟亲,她常常在记在心里,对我们说:“知恩要图报,滴⽔之恩,涌泉相报。”有时我们借了邻居的东西,⺟亲要求我们要记住还,她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而对别人借了我家的东西,⺟亲也不问,别人忘了就算了,如果下次那人来给⺟亲借东西,⺟亲还是尽量帮助,也不提以前的事。⺟亲常常说:“远亲当不如近邻,远⽔救不了近火。”这样,虽然我⺟亲的个 ![]() 1972年了,宜宾市藤器社(现在的塑料二厂)找一个炊事员,由居民委员会的丁主任介绍,⺟亲才有了固定的正式工作,结束了临时工的⾝份,⺟亲才安心下来。把妹妹也从⽗亲那里接回来了,在宜宾读小学,我也读初中了。有一次,⺟亲的大儿子来看她,她为了这个家庭的定安,没有认。我知道她一定忍受了大巨的痛苦,因为哪个⺟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呢?当然也可能对我的那个哥哥伤害太大,从那以后再也没有来找过他的妈妈了。⺟亲由于对我的大姐也关心太少,也可能是无力去关心,所以我的大姐內心很恨⺟亲,连⺟亲去世了,她也没有回来看⺟亲最后一眼。⺟亲的同事又是个有癫痫病的妇女,⺟亲总的在工作上多做,让着她,也不和她计较。几次她发病时,⺟亲总是从地上扶她起来到 ![]() 我在⺟亲⾝边只生活了19年,我⾼中毕业就下乡到七星山当知青了。那天,⺟亲和我的两位男同学一起送我到了苦竹林生产队。当时⺟亲的单位送了我一口藤箱,一个脸盆,一个温⽔瓶,还有一张鲜红的知青证书,上面用金粉印着⽑主席的语录:“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亲觉得她轻松了一头,毕竟我可以自食其力了,用不着⺟亲担心了。我也觉得自己是大人了,应该靠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有能力的情况下还要帮助⺟亲,以对⺟亲的回报。⺟亲对我在乡下耍的一个女朋友很不満意,也是我做得不对,让她伤心了。妹妹在读⾼中时很不努力,伙着男同学到处玩,没有考上大学,又用钱供妹妹读电大,⺟亲对她伤透了脑筋。后来,为了让她在宜宾市区工作,找人安排她在一个技工学校当老师,由于和男朋友贪玩,不遵守学校的纪律,又是在试用期,所以被除了名。⺟亲很生气又去找关系,安排她在一个工厂当会计。又因为妹妹在厂里和厂长产生了婚变,⺟亲一直到死都没有原谅妹妹。这些事都让⺟亲伤心。但是,⺟亲对儿女都是尽心尽力的,只是家庭条件有限,我们是不怪她的。 1982年的舂节,我和一个医生结婚了。⺟亲在我们院子里办了四桌酒席,请了她的街坊老朋友和单位的好同事,亲戚只有三舅一家人来了,乡下的幺爹来了。都靠院里的几家邻居帮忙把我的婚事办了。没有任何典礼,也没有什么喜庆的气氛。我从⺟亲那里感觉到,⺟亲因为我结婚了,她可以了结一件大事了,也看不到她的脸上有多少喜悦的表情。后来,由于她的媳妇是一个心直口快,说话不考虑效果的人,又不知道怎样让着老人的人,⺟亲又是个个 ![]() ![]() ![]() ![]() ![]() ![]() ⽗亲病退回家了,由于⽗⺟长期没有在一起生活多少,加之⽗亲有心脏病,⾼⾎庒,心态变得很糟,⺟亲的个 ![]() ![]() ![]() 那是十年前的一天下午,妹妹来电话说,老⺟亲已经生病了,吃了一段时间的中药都不见好转,今天⺟亲的病情又加重了。我放下电话,便火速乘车回家看望⺟亲。当我推开家门走进屋子的时候,我看到⺟亲下半⾝盖着被子,背斜靠在 ![]() ![]() ![]() 几天后,她突然在家里晕倒了,妹妹把她送到第一民人医院,她的病被医生诊断为直肠癌晚期,已经全⾝扩散,由于⾼度贫⾎造成眩晕,她这一进了医院,住院一周就去世了。我的无能,不能拯救⺟亲的生命,哪怕能延长一些时候都不行,留给我的是对⺟亲深深的欠疚。面对自己最亲的人就要死去,而自己去束手无策,那般无能的痛苦一直铭刻在我的心底。所以我仅在她老人家十年的祭⽇之际,写下这篇⺟亲和我一起生活的记忆,作为我对⺟亲的深切的怀念吧! 07。2。12 |
上一章 安德森文集 下一章 ( → ) |
安德森的最新短篇文学《安德森文集》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安德森文集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安德森文集是安德森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