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是琼瑶创作的经典言情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我的故事 作者:琼瑶 | 书号:22739 时间:2017/6/16 字数:2343 |
上一章 第二十七章 泸南中学 下一章 ( → ) | |
我们一家人终于到达四川,抵达重庆。在万民腾![]() ![]() 那些⽇子,⽗⺟总是不厌其烦的说,说到伤心处,说的人掉泪,听的人也掉泪。我总是坐在人群中,听⽗⺟一遍一遍的说,我就一遍又一遍的重温这段惊涛骇浪、悲 ![]() ![]() 就这样,我们和⽗亲暂时分离,跟着⺟亲,去了“泸南中学。”泸南中学(我在《剪不断的乡愁》一书中,曾略略提起过这个学校和我的勋姨),在我印象中,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它是由一座大庙改建为学校的。教室就是庙宇中的大殿,所以每间教室里都有菩萨。我们住的宿舍,是以前和尚修行之处,简单而朴素。经过了那么惨烈的一段“逃难”现在,我们在泸南中学定居下来,真像到了天堂。 我的生活,一下子整个改变了。在我记忆中,那一年真是快活极了。⺟亲的生学们,都成了我的大哥哥。(这里,要有一点小小说明,当时的四川,是很保守又很重男轻女的。女孩子全要在家中帮忙做事,没有⽗⺟肯把女儿送来读书。即使是男孩子,也是我勋姨和姨夫去一家一家说服,争取他们来念书的。所以生学都是男生,而且年龄很大,十八九岁的大男孩,往往还在念初一。而初一的生学,往往又连小学的学历都没有,⺟亲教他们,真是教得辛苦极了。但是,他们都是些又敦厚又热情又善良的青年,全成了我的“大哥哥。”)这些大哥哥们会带着我玩,教我养蚕,把我扛在肩上去采桑叶,带我到河边去捡鹅卵石…我童年中失去的 ![]() 也是在这个时期,⺟亲忽然发现我对文字的领悟力,在惊喜之余,开始教我念唐诗。我也初次体会到文字的魅力,开始奋兴的在文字中找寻乐趣了。 ⺟亲的这个“发现”是相当“偶然”的。 经过是这样的;⺟亲那些生学,年龄都已不小,但,不知怎的,念起书来就是不开窃。⺟亲常常一遍又一遍的讲解,那些大哥哥们依然听不懂。而我呢,从小就很依恋⺟亲,当她上课的时候,我总坐在教室的门槛上“旁听”有一天,她在教《慈乌夜啼》其中有这样两句话:“夜夜夜半啼,闻者为伤心。” 因为有三个“夜”字,这些大哥哥们全糊涂了。⺟亲讲得⾆敝 ![]() “知道呀!”我答得⼲脆,⺟亲都愣了。 “那么,你说说看!”⺟亲大概是抱着姑且一试的心理。 我说了。据说,我解释得丝毫不差。从这天起,⺟亲太得意了,她开始教我李⽩、杜甫、⽩居易、我也认真的学习起来,从此,背唐诗取代了儿歌,我七岁已视诹了《梁上双燕》和《慈乌夜啼》。我想,我后来会 ![]() ![]() 一九四六年二月,我的小妹妹来到世间,参加了我们这个家庭。小妹长得很像⺟亲,⽪肤细嫰,面目姣好,五官端正,脸上毫无瑕疵。她一出世,就成了我们全家的心肝宝贝。⺟亲爱她,我们做哥哥姐姐的也爱她。那年我已八岁,八岁的女孩子正是玩洋娃娃的年龄,我不玩洋娃娃(也没有洋娃娃可玩),我抱我的小妹妹。我真⾼兴⺟亲生了妹妹而不是弟弟,那时的我,已经和男孩子有段距离,我衷心盼望有个妹妹与我为伴,这愿望终于实现了。 远在湖南的祖⽗,早已知道我们这一路惊心动魄的故事。现在风平浪静,家中又喜添孙女,就忙着给孙女取名字。因为妹妹生在繁花如锦的舂天,取了个小名叫“锦舂”⽗⺟觉得这名字有点儿俗气,但,是祖⽗取的,也就用了。不过,在我们家里,我们都叫她“小妹”而不叫名字,正像叫“小弟”而不叫“巧三”一样。 我们家里的四个兄弟姐妹,全部到齐。 第二年,⽗亲接了海上同济大学的聘书,我们全家终于团聚了?肟算蚰现醒В颐且患胰饲ň拥缴虾#剂肆硪 ![]() |
上一章 我的故事 下一章 ( → ) |
琼瑶的最新言情小说《我的故事》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我的故事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我的故事是琼瑶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