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金手指是圣者晨雷创作的经典架空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大宋金手指 作者:圣者晨雷 | 书号:20967 时间:2017/6/14 字数:4819 |
上一章 一五三、富贵岂可忘旧贤 下一章 ( → ) | |
“平仲吾兄如晤:自抵淡⽔以来,所闻所睹,皆令弟耳目一新。流求之政,其法家乎?其王道乎?弟学浅才疏,不也妄为评论,唯直抒见闻,以备吾兄一阅耳…” 邓若⽔看着这封来自流求的信件,神情极为专注。 自《大宋时代周刊》创刊以来,已经发行了八期,从最初的免费发放二万份,到如今士子们花钱订阅,其所带来的冲击,完全出乎邓若⽔最好的预期。当初赵与莒指示他开始委托各茶馆、勾栏、书店代售时,他担心此策不妥,原因有二,一是怕收费会被驳为见利而忘义,二是怕看惯了免费的读者不愿意拿钱出来。不过在宣布下一期收费的第五期上,署名“赵一”的刊论中,以子路受牛而得夫子之誉、子贡让钱而受夫子之责开始,大谈《周刊》收费实为教化人心之举,而且还有一份很明细的《周刊》花销表,证明每份只收十文,实际上《周刊》还是在贴钱。 在《周刊》花销表中,除去人工、纸张、印刷、派送等诸多成本之外,尚有很重要的一项支出,那便是“润笔。”宋人代书文章,向来有收润笔之惯例,与他们写神道碑等文的润笔相比,周刊给的实在不能算多。 初次收费的第六期,只卖出了一万二千份,但第七期,则又暴增至二万五千份,几乎是翻了一倍,原因无它,因为自第六期起,开始有两个极受临安百姓关注的问题出现。一是流求行记。这是在临安小有名气的太生学三领袖所寄回来的,介绍流求风土人情;二是在“和而”版中出现地新争论,即义利之辩,争论的双方核心是真德秀对耶律楚材,都是 ![]() 真德秀一批理学人士几乎是痛斥耶律楚材为“岛夷之见”、“惑 ![]() 另一位大将陈昭华笔风便要锋利得多了。不但对空谈义理进行了大加抨击,而且还挖出这些理学名家的一些糗事,诸如朱熹以私怨 ![]() ![]() ![]() 陈昭华要这样做 ![]() ![]() ![]() ![]() 通过这种方式,将理学家地面具摘下来,让人们失去对他们的敬仰之心。 在载完岳珂的两部史稿之后,接下来在《周刊》上载的是叶适的遗稿,其中颇有针贬理学者,明眼人都知道,《周刊》背后其实是天子。而如今情形。很明显是天子对于理学一派极是不満了。但魏了翁、真德秀在朝堂上地位还算稳固,魏了翁还因勤勉任事。屡屡为天子所赞,真德秀也曾想求出,却为天子所拒。 街头已经有书商开始仿着《大宋时代周刊》制式,出了一些仿刊,但能做得周刊这般影响的,绝无仅有。 看完信之后,邓若⽔提起笔,开始在纸上涂写,正这时,一人闯进门来,大声叫道:“李贼已败,如今京东东路,已尽是⾚胆忠臣矣!” 这是《大宋时代周刊》最近关注的最多的事情之一,即两淮地战事。李全起事之后,《周刊》第二期便刊载了新闻,并有朝堂上一系列针对此事地人事任命。然后《周刊》派了两个太生学,一个专门守在驿站,另一个专门守在兵部,随时等候来自前线的消息。彭义斌回军夺了青州时,邓若⽔便知李全失了基业不⾜为虑,还为此大醉一场,接着便听说流求⽔军在海州外大破李全⽔师,绝了他自⽔路南下的想头,紧接着又是众军围攻楚州。 如今终于攻克楚州了,邓若⽔一下子 ![]() 当大书特书一番,他心中想,然后扔了方才写的东西,重又找过一张纸来,运笔如飞一气呵成。 赵与莒自然比他要更早得到攻克楚州的消息,事实上,对于李全如此迅速的溃败,旁人有所不知,他却知道得一清二楚。 当初在策划亲政之时,他便下了命令,自流求调沿海护卫队战舰北上,妆扮成商船驻扎于悬岛,一来若是他扳倒史弥远之策出了纰漏,可以随时接应他,二来则是可以随时北进,阻截李全地南下。^^^^而得了他秘信的使者,也前去联络向来与李全不是很和睦的彭义斌,带有他的真正密旨,若是李全有南下之意,便自背后乘虚攻打青州,阻截李全归路。 至于所谓海州大破李全⽔军之事,纯属谣言,实际上流求⽔军只是放了十余炮,击沉一艘李全⽔军之船后,对方便归港。而当手执杨妙真、刘全信件的使者来后,李全⽔军更是毫不犹豫地易帜了。毕竟双方⽔战实力对比在那儿,而且双方都有一部分是过去有 ![]() 可以说,李全自以为抓住了出兵的最好时机。却没有想到其实是自寻死路。 大內,垂拱殿。 “朕有意以彭义斌为京东总领,京东、两淮战 ![]() ![]() 使两淮义军囤田,这是辛弃疾在《美芹十论》中便提出的战略,在上次奏对之后,众臣都去寻来看了,故此听得赵与莒如此说来,他们也不觉奇怪。 “如何囤田?”魏了翁皱眉道:“府库空虚。囤田之资。从何而来,此其一也;忠义军多为流民,自起军起,便吃地是粮饷,令其囤田,怕其不服此其二也;彭义斌忠心自是无疑,只是为将或可,主持囤田,只怕还须令行委派得力之人,但彭义斌是否容得下此人?” 两淮囤田好办,自从胡人南侵以来,金国虽说意图夺宋地以自肥,却屡遭挫败。如今自顾不暇,故此倒不⾜为虑,关键是京东东路,此处为忠义军盘踞多年,说一句囤田极是容易,如何去具体做,却让人头痛,所要牵连的关系过广。 “朕是这般想的。”赵与莒微微一笑。魏了翁拿出府库空虚来说事。无非又是想要他掏钱了,流求物产。确实为他积累了大量财富,但那些⻩金⽩银,却不是浪费在这件事上的。 “忠义军选其精锐,编为噤军,自此以后便有粮饷,而不只靠恩赏…魏卿休急,这钱粮,朕出了。”见魏了翁沉着脸要说话,赵与莒忙摆手:“裁汰下来的,编为厢军,分囤诸地…” 赵与莒的计划,是将乘着此次李全叛 ![]() 他令人展开地图,这是大宋最为精确地一份地图了,他指着地图上一处地方道:“诸卿,朕有意再开利国监!” 此言一出,举座俱惊。 利国监原为大宋最重要的铁器产地,在京东东路徐州,距离故运河不远。但是,自南渡以来,此地已经为金国所辖,属其山东西路。 “官家,此事不可,官家甫自亲政,实不宜擅起边衅!”首先反对的是宣缯,他离座跪倒:“老臣尸餐素位,蒙天子不弃,以充庙堂,必不…” “宣卿!”赵与莒本以为魏了翁等人会首先反对,却没有想到第一个出来的却是宣缯,而且从他话语推想,他竟然有若是天子非要攻下徐州,便要挂冠而去之意,赵与莒心中微微有些感动,虽然世人视宣缯为奷,但他这番作态,倒确实是为自己而谨慎谋之。 以赵与莒此时声望,只要不冒进不急躁,再花个三五年时间,便可巩固权位,若是能稳定财政,励兵秣马再图北伐,或许可得胜之。但赵与莒却不愿意等下去,时间宝贵,也不允许他再等下去。 稳定了一下自己的神情,赵与莒继续说道:“你且起来,朕如今不是拿来与你们商议么?” “臣反对重开利国监!”宣缯沉声道。 紧接着,葛洪、郑清之、岳珂都表示反对,薛极与魏了翁倒是沉默不语。 “朕知道了。”这还是赵与莒第一次受到如此多地众臣反对,他之所以不在大朝会上提及此事,原本就是想避开一些反对之声,现在想来,他在朝中声望虽然已经树了起来,但在军国大事之上,这些朝臣们对他还不是十分信任地。 他叹了口气,自己终究还是有些心急。以宋之制度,若是朝中大臣尽数反对,他強行推行自己的方略,结果必是群情汹汹,好不容易积来的一些声望,必因之而扫地。不经朝堂,他便是一兵一卒也难以调动,更勿提北伐了。 “此事容后再议,今⽇还是说说朕的婚事。”想到此处,赵与莒只能暂时屈服:“流求来了信使,贤妃月底便能到,算算时⽇,也就是这几天了,诸位可安排好 ![]() 对于杨妙真的待遇,赵与莒力排众议,直接将她封为贤妃,这在后宮之中,为第二等,相当于正一品的品秩。有臣子想要反对,赵与莒便以当初仁宗朝刘太后为例,而且盛赞杨妙真海外拓土“朕禳除奷凶,得流求之助大也,妙真便是皇后也当得,况一贤妃乎”古例今例皆有,加之又是天子家事,群臣也不好反对过甚。不过赵与莒也知道,如果非要把杨妙真封为后,只怕又会闹得举朝不安,故此只能徐徐图之。 几个大臣 ![]() ![]() 赵与莒先是一怔,然后苦笑。 显然,这些人不反对杨妙真⼊宮,但还是害怕杨妙真成为皇后,故此要为自己“拉⽪条”抢在杨妙真来之前,先往后宮里塞上些人来分宠。 赵与莒忽然觉得有些心灰意冷。 来到这个时代,他绝不会矫情地以为自己能“从一而终”吃了杨妙真与韩妤,他也不觉得有太大地心理负罪感…那都是情与 ![]() “便如卿等之意。”他淡淡地说道,这些大臣可以将那些女子塞⼊大內,但却不能将那些女子塞上他的 ![]() 天子对女⾊方面没有什么趣兴,这原本是好事,事实上大宋天子,后宮绝大多数时候都不満员。但连着经历了几位很少甚至没有⾎亲继承人的天子之后,臣子们迫切希望,赵与莒能够生养许多儿子。 对于整个大宋的官僚而言,他们才是帝国的统治者,天子只是维系他们统治的工具,天子最重要的事情,便是“与士大夫共天下”而不是自己治天下。众臣退出时,薛极走在最后,行完礼时,他向赵与莒使了个眼⾊。赵与莒心中一动,知道他有事要单独奏对,便到了偏殿,唤了一个內侍,让他去将薛极叫来。 果然,片刻之后薛极转了回来,他行完礼后道:“官家,利国监之事…陛下虽说不能调动噤军,却可调动忠义军与流求军,此二者皆无须经兵部。” 他曾任过兵部侍郞,自是最清楚其中关节地,一语既出,赵与莒马上大悟:自己怎么将手头上最可靠的力量给忘了! |
上一章 大宋金手指 下一章 ( → ) |
圣者晨雷的最新架空小说《大宋金手指》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大宋金手指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大宋金手指是圣者晨雷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