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金手指是圣者晨雷创作的经典架空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大宋金手指 作者:圣者晨雷 | 书号:20967 时间:2017/6/14 字数:4821 |
上一章 五十九、万丈高台起垒土 下一章 ( → ) | |
阿茅推着车,飞快地跑在沙路上,跟在他⾝后的方有财笑骂了声,却也噤不住加紧了脚步。 大郞乘“致远号”离开已经有一个月了,这一个月里,致远号又来了两次,每次都带来大批工匠和工具。这些工匠都是胡福郞自邻近几个州府招募而来,因为贪图厚赏的缘故,才会远渡大海来到此处。到大宋嘉定九年十一月时,淡⽔已经有来自大宋的工匠三百一十七名。 虽说天气已经过了深秋,可淡⽔气候仍是温暖如舂,山花烂漫绿叶成荫,这些新来的工匠发觉只穿着单⾐便可以此过活,都很是 ![]() 最重要的当然是义学少年们的协动,最初时,这些工匠们对嘴上没⽑的义学少年还颇为不屑,但后来发觉他们除了能写能算,还能亲自动手⼲活,那不屑马上变成了钦佩…对于这些斗大字不识一箩筐的工匠们而言,能写能算的便是极有学问的人,如此有学问的人与他们这些老耝整⽇混在一起,着实将他们吓了一跳。他们也曾私下打探过这些义学少年的底细,不过义学少年口风都是极紧,只说是临安城中某位仕途意失的大员家,因为厌倦了宦海沉浮,故此在海外辟地隐居。至于这位大员究竟是谁,义学少年与方有财都是闭口不语,工匠们也不敢多问。 在他们想来,能有那么大海船又可请来沿海制置使⽔军相助的,定然是了不得的⾼官。这几年丞相史弥远擅权,朝中忠直大员多有致仕求去者,有一二移居海外,倒也不是不可能。 除去这些工匠之外,阿茅部落男女青壮,如今也都在跟着宋人做活,每⽇除了给他们吃喝外,再给他们些⻩酒、绸缎和咸⾁、稻米。与他们所⼲的活相比,这些报酬几乎算不得什么。不仅是阿茅部落的七八十号男女,邻近另两个部落也有一百余人前来相助,他们只能卖些力气,做些搬运挖掘的活儿。 对于宋人与土人的关系,义学少年们控制得极紧。一方面不允许那些工匠戏调土人女子、欺凌土人,另一方面也注意与土人保持距离,除了上工之时外,工具绝不 ![]() “大郞这番规划,可不是一小村庄山寨的气度,看模样,大郞是想在此建座城呢!”方有财一边走一边想道。 若只是在这淡⽔建个村寨,最初建起的那些木屋便⾜够居住了,可是赵与莒却要他们辟出更多地方。想到这里方有财忍不住有些奋兴,这可是天⾼皇帝远的海外。若是大郞在此建城。他方有财岂不也可以混个财主当当。 大郞赏赐向来厚重,自己尽心尽力为他做事,他必然不会小器。 除了开辟更多的平地之外,赵与莒还要他们建一个大巨的专门用来烧砖的窑场,窑场准备建成三口窑,因为运来的青砖有限,现今还只有一口。与普通砖窑不同。这种被大郞称为“八卦窑”的砖窑(注1)。是按照大郞提供地图纸,由五个义学少年同十多个请来的老窑工一起。动用了数十劳力,花了十⽇时间才建成的。那些老窑工对这个窑也是极好奇,不知道这是哪来的方子,故此窑才建成,便迫不及待地准备木柴来开窑。淡⽔这里,什么都缺,唯独不缺木柴,按着那五个义学少年的安排,这些⽇来时时有人在窑上看着,不停地加柴添火,到了今⽇,终于是出窑地⽇子了。 方有财是最后一个赶到窑场的,因为这是淡⽔第一窑砖的缘故,有事没事的人都聚拢过来。土人不明⽩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是见宋人围着,便也跟在此处。方有财也不赶他们走,若是砖出来了,他们都是些极好的劳力。 一个老窑工用手按住窑门,推测其中热度,觉得差不多了,便点头道:“开吧!” 马上有人用榔头、镐子将窑工敲开,才挖出一个小沿,里面腾地冒出的热气,炙得那人须眉尽焦,哇哇叫着退了开来。方有财先是一惊,察看发觉他并未受伤,这才放下心,骂了句冒失鬼之后,命其余人继续。 这是一窑红砖,大宋之时,红砖极少,一般烧出的都是青砖,故此,那些窑工都啧啧称奇,他们都是內行,这些⽇子又在窑里摸爬,很轻易便能估算出,这种“八卦窑”比起老式砖窑出砖要多、快,不过所耗地柴火、人力也是极大的。有心思活络的,便想自家回到大宋之后,也如此一般建个砖窑来。 这口窑第一次出砖便有五千余块,若是装満了,一窑出个两三万块不成问题。方有财昅了口气,大郞准备建上三座窑场,莫非是想用此来砌城墙? 这些砖还有余热,便被装上板车,拖到另一个砖窑处,两个窑工带着人,开始建第二座砖窑。而另外三个则轮流在建成的窑上值守,继续烧砖。有现成的模子,还有义学少年耐心教导,那些土人女子很快学会了制造泥砖,虽说还不是很 ![]() ![]() 在三座窑都建好后,窑场出的砖又被送往码头,利用⻩泥为粘合。在码头上砌起了平台,将一些原先用木板搭建的部位取代。 就在这个时候“致远号”再度来到淡⽔,同来的还有江南制造局新造出的第二艘海船“经远号。” 随船而来地是三十个义学少年,李云睿、陈任、陈子诚等都在其中,他们要将原先在此地义学少年替换回去,明里面,赵与莒的理由是想念他们了,实际上。这却是控制这些少年地一种手段。致远号与经远号计划在淡⽔停泊五天,一来是要下货,二来则是给这些义学少年有 ![]() ![]() 同船抵达的还有十五头牛、十二户庄户。方有财见到这些庄户时便是一惊,这些庄户中只有一家是他 ![]() “你倒是忠心。”赵子曰似笑非笑地说了他一句:“你想得到地,大郞如何想不到?赵恩一家子来。便是管着这十一户庄户地,咱们不能总是用船运米面来,得在淡⽔辟地种粮才对。大郞上回让你烧的荒地烧过没有?” “烧过,烧过!”方有财忙不迭地道:“好大一片,⾜有好几千亩。” “你老方这些年来做事倒是越发的牢靠了,这是大郞给你的书信。”听得方有财这样说,赵子曰笑着夸了一句,又递过一封信来。 方有财接过信,看着信封上“方管事”三个字便笑了,这三个字他是认得的。这些年跟着义学少年在一起。便是再蠢,也能认得几百个字了。不过要读赵与莒地书信还有些困难,因此他将信拆了之后又 ![]() 赵子曰也不推辞,将信摊开念给方有财听。赵与莒信中少不得一些关切问候,要方有财小心 ![]() 赵与莒家原本只有赵喜一房家仆,到了郁樟山庄之后,陆陆续续又收了十余户投靠的,有几户原本就是他家家仆,后来因为家道中落而不得不放出地。赵恩家便是其中之一,这家人夫 ![]() 那些搬来的庄客,通通只有青壮,没一个孩童老弱的。 方有财不是笨人,自然猜到这些庄客家的老弱孩童,十之八九是被安置在郁樟山庄或悬岛了,他不但不觉得这样做是猜忌,反倒以为这才稳妥。 “这十一户庄户都是胡掌柜和我自淮南招来的,不是一处人家,签了卖⾝契,都是断了回乡想念的。”赵子曰低声道:“今后陆续还有人来,你预先做好准备,若是赵恩管不过来,还要烦劳你帮衬帮衬。” “那是自然!”方有财拍着 ![]() 论起职司来,郁樟山庄里普通庄客仆役之上便是执事,执事之上是管事,管事之上是管家,赵子曰深得赵与莒信重,故此方有财在他面前不敢怠慢。 “大郞还有一句话,不曾写在信上,却是要我转告于你。”赵子曰一笑:“这淡⽔开出地良,⽇后至少也有千亩会随着你姓方。” 这话是方有财最爱听地了,他虽是投⾝在赵与莒家中,签了卖⾝契约,可随着家中存钱⽇增,子女也都有了职司,他难免有些想念。赵与莒许他千亩良田,放到两浙去便是个大财主,而且明显是有意允他⽇后自立。方有财拼了命地点头,只恨赵与莒不在面前,无法直接向他表示感 ![]() ![]() “口头紧些,如今在此做活的工匠,你也想法子招揽,能让他们将家人搬到淡⽔来最好。”赵子曰又道:“大郞信里 ![]() “说起此事,恰好有件事还要请子曰管家回禀大郞。”方有财指着远处建起的村寨“咱们这有两个工匠,前些⽇子问我,能否让他们也开些荒地,他们想迁居于此。” “不可让他们开荒,否则他们哪里还会有心给我们家做事?”赵子曰断然否决,但想了想又道:“此事我做主了,这淡⽔是我们家自土人手中换来的,他们要想定居,可以做我们家佃户,租息只收一分。” “这…妥当么?”方有财听了一怔,租息一分,那便是十中纳一了,在淡⽔耕种,又无须担忧皇粮国税,那与⽩⽩送与佃户耕种几无差别。以着赵与莒给赵子曰的权力,这样地主他倒是做得地。 “妥当,自然妥当!”赵子曰毕竟跟着义学呆了四五年,平⽇里又是个深沉好思的 ![]() “子曰管说得的是!”方有财暗暗佩服,只恨自家没有第二个女儿,否则嫁给赵子曰,今后必然得到大郞信重。他算是想明⽩了,这淡⽔天⾼皇帝远的,大郞便是这一切的主人,可要将这地方开出来,却需要大量的人力。 “大郞上回从淡⽔回去还对我夸赞你了,说你挖⽔渠是极对的。”赵子曰轻轻拍了一下方有财:“我有数月未来了,还不曾见到你建的寨子究竟是怎番模样,且带我去见识见识,看看大郞夸赞的⽔渠是何物吧。” 两人一边说一边走向寨子,阿茅如今成了方有财的跟班,他也穿着件宋人的旧⾐衫,学着宋人的模样,一摇一摆地跟在二人⾝后。赵子曰见了哑然失笑,他想起一个成语“沐猴而冠”阿茅如今的神情,便也与那猴儿差不多了。 (修改加⼊不要钱,继续恳请投票中) 注1:既轮窑,具有连续 ![]() |
上一章 大宋金手指 下一章 ( → ) |
圣者晨雷的最新架空小说《大宋金手指》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大宋金手指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大宋金手指是圣者晨雷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