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是终南道创作的经典穿越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 作者:终南道 | 书号:674 时间:2016/9/21 字数:2401 |
上一章 第九一六章 垂死挣扎犹不悔 下一章 ( → ) | |
天翊军与南下曹军在襄![]() ![]() 若非赵钢坚决向卧虎统帅部请求率军赴荆州锻炼队部,赵兴是不打算将天翊军这么早投⼊正面场战之上的。东北军团的辽东军三万人马已经抵达冀州常山地区,赵兴可以菗调定远军赴凉国接替苍狼军防守凉国的任务,然后派苍狼军出⽟门关更换平西军⼊关作战。 四万平西军的战斗力与昆仑军基本一致,一旦加⼊到益州北方的战团之中,则可以将先锋军完全置换出来,到时候不论是东进支援襄 ![]() 当然了,天翊军一开始不过是作为佯动兵力,并没有承担主攻的任务,如今却生生地在荆州打开了局面,却也使得围攻益州的战役更加周密和细致。如今天翊军开赴夷陵与⻩忠部共同防守司马家向东逃窜的出口,赵兴就再也不用担心会让司马懿再次钻了空子,掏出生天。 夷陵对于益州军是一片伤心断魂之地,可是对于陆逊而言,却是前世今生的福地。虽然赵钢⾝负重伤无法问事,但只要有陆逊在夷陵主持大局,益州军就别想跟他玩出什么花样。 张郃和徐荣分别统率的两路攻益北路军,已经将司马家在北方修筑的防御设施基本上摧毁殆尽。先锋军四万精锐如今夺下了成都北面三百里外的重镇梓潼,兵锋直指涪⽔关。昆仑军则是从刚氐道穿山越岭直揷涪⽔关与绵竹关之间,直接威胁驻守涪⽔关的益州军。 太史慈带着攻益南路军已经抵达南安一带,距离成都不过两百里的路程。一路上,南路军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就跟公费旅游一样轻松。除了偶尔路过一些城池时遇到一点阻力之外,益州南部如今实在是菗调不出来像样的队部阻击太史慈的队部。 对于如今⾝处成都城內的司马懿而言,在益州南部突然出现的太史慈这支队部,实在犹如一柄揷⼊后心窝的尖刀,已经彻底打 ![]() 一开始的时候,益州四路大军分别镇守北路、东路、西路和南路,可谓是将成都防守的滴⽔不漏、严严实实。自从司马懿开始打起荆州刘表的主意之后,一切便发生了无法逆转的改变。 先是防守益州南部的吴懿军被调往夷陵,结果被⻩忠阻挡在荆门山下无法前进;接着司马懿又将原本防守益州西部的贾龙军调往夷陵支援吴懿,结果在眼看要突破虎牙山防线的时候,被从江陵赶来支援⻩忠的李严军又打回了原形,依然是隔着长江望山兴叹。 攻打荆州的益州东路军被⻩忠和李严阻挡在夷陵不得寸进,完全打 ![]() ![]() ![]() 已经意识到益州北线防守有些薄弱的司马懿,紧急招募十万新兵⼊伍,却没有将其投⼊到北线,而是让法正带往夷陵,希望一战而下虎牙山,迅速夺取南郡和武陵郡,然后再将张任军调回北线,让益州新军驻守荆州。 司马懿的这个主意,其实是想打一个时间差,争取在凉国对益州发动大规模的攻击之前,便拿下荆州的西南部,好为自己寻一条出路,但是他却没有想到赵兴早已开始对益州发动真正致命的攻击。 导致司马家最终走向覆灭之路的,便是严颜在益州南部的战败和被俘。如果严颜军在南下的时候不是被告知去平叛,而是要与晋国的正规队部进行对决,那么严颜就不至于如此轻敌冒进,被太史慈和李儒轻松算计在南山腊⾕。而如果严颜军如今还在益州南部与太史慈进行 ![]() ![]() 到了这个时候,司马家唯一能期盼的就是张任可以尽快率领十几万主力队部及时回援成都。而在这之前,司马懿仅凭剩余的八万队部只能做到以成都两百里为范围的坚守待援。一旦张任军无法在成都被攻陷之前赶回来,那么司马家就难逃覆灭的命运。 虽然已经到了山穷⽔尽的地步,但是司马懿仍然没有想过要放弃。他如今尚且不知魏延已经率领两万山地队部从雪域⾼原 ![]() 从一开始与赵兴对着⼲,司马家便走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道路。要么将赵兴彻底消灭,司马家割据西南以自立;要么被赵兴彻底消灭,从此世上再无河东司马氏。 尽管成都外围的形势如今变得更加严峻,但司马家还是抓紧最后的一点时间在大力发动成都周围的豪门大族,让这些本地富户和大族组成民间抵抗力量,迟滞晋国和凉军国队的行军速度,好为张任的回援争取一些时间。 在司马家免费向各地分发的传单上面,尽是宣传和鼓吹晋凉军队负面消息的不实之言,他们吓唬百姓说晋国和凉国的军队一旦打过来时,不仅烧杀 ![]() 成都四周的老百姓听说凉国和晋国的军队如此残无人 ![]() ![]() 南下的张郃、徐荣,北上的太史慈、东进的魏延,他们在遇到这种混 ![]() PS:今⽇第4更,感谢青蛙长久不停的支持,还欠着猫猫的一更,南道明天争取继续爆发… |
上一章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 下一章 ( → ) |
终南道的最新穿越小说《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是终南道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