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婆是重生的是养蚕人创作的经典重生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重生小说 >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作者:养蚕人 | 书号:20241 时间:2017/6/13 字数:2651 |
上一章 第六十二章 母子终相逢(一) 下一章 ( → ) | |
西平县城,邮电局。 尽管⺟亲留下的电话号码,大山早已经烂 ![]() 这一等就是半个小时。大山很不安,一再问话务员:“电话号码不对吗?为什么老是无法接听电话?”话务员是个很面善的中年妇女,每次都好声好气回答说,电话线路在占线中。 董洁握着他的手“哥,别着急,长途电话有时候是这样子的。” 电话终于接通了,对方是个慡朗的男声:“你好,请问找谁?” 大山疑惑的看看董洁,对方又喂了一声,他急忙开口:“这是韩盼的电话吗?我姓李,我找…” 对方语气忽然有些急促,迫不及待打断他“你是李悠然吗?” 大山点点头,意识到对方看不到,急忙回答“是,我是。” “韩盼是你妈妈,对不对?” “嗯!”对方长长呼出一口气来“天哪,终于等到你的电话了,你可要把你妈妈急死了。”他的声音有种抑制不住的 ![]() “好,谢谢叔叔,妈妈也留下一个单位的电话,我想着今天星期天,妈妈可能在家休息,所以直接打了家里的电话。” 对方迟疑了一下,试探的开口问道:“你、还记得八一年舂天,西平县城遇到的那位解放军叔叔吗?” 大山猛的抬头,声音止不住⾼了起来“你是那位穿军装的叔叔?给了一个男孩子二十多块的、穿军装的叔叔吗?”他越想越觉得那声音听着很 ![]() ![]() “叔叔当年就是去接你们的,可惜我们相见不相识,就那么擦肩而过…对了,大山,长途电话一分钟得好几⽑钱,你们钱够吗?你先把地址报给我,叔叔马上去订票。” 大山情绪仍然在奋兴中“叔叔,别担心,电话钱我还拿得出。我们现在在西平,这样吧,叔叔你们直接去沈 ![]() ![]() “好,好,好小子,有志气,叔叔等着!”他像当年一样,发出一阵慡朗的大笑“我们一醉方休!” “一醉方休?援朝,又和你老战友约好喝酒,又打算喝得醉醺醺回来呀?” 电话里突然揷⼊一个柔美的女声,虽然说着斥责的话,语气却温柔的紧。大山马上听出来了,那是、那是妈妈的声音! “盼盼,快,你儿子的电话,你儿子打电话来了!” 大山只听到电话那边传来东西落地的声音,然后是跌跌撞撞的脚步声“大山?大山是你吗?我是妈妈…” 一句话没说完,电话里就传出啜泣声,大山鼻子一酸,眼泪刷得就流了出来。“是我,妈妈,我是大山,妈妈,妈…” 他有千言万语想说,可是一张嘴,所有的思念,曾经受过的委屈和苦难,多少个夜晚強庒在心底的担心和害怕,忽然一下子涌上心头,顿时化做倾盆泪,他只能一声声唤着⺟亲,哽咽难言。 董洁眼圈也泛红,她伸出手,尽可能张开双臂搂住他,这是她第一次,看到大山这么软弱的样子,他哭的,像一个无依无靠的受了很大委屈的孩子。 董洁拿过话筒“妈妈,我是小洁,终于联系上了,这是件开心的事,妈妈不要哭,好好和哥哥说几句话。” 韩盼勉強收住泣声“小洁,虽然我们没有见过面,可是妈妈听村子里的人说了你许多许多事,大家都夸你是个聪明的好孩子,这些年,多亏有你陪在大山⾝边,妈妈真的很感 ![]() “妈妈,电话里不方便,我们见面再好好谈,你也不要哭了,你一哭,哥哥这边更伤心。” 话筒 ![]() 直到话筒被拿走“大山,刚刚叔叔给车站打招呼,车站说一个半小时后有一班开往沈 ![]() ![]() ![]() “哥,我们也回沈 ![]() 西平县地处偏僻,他们要先坐公车,再倒火车,不比京北到沈 ![]() 回家,先洗去一路的风尘,再换上一⾝得体的新装,兄妹俩互相打量,都觉得 ![]() 辽宁大厦,唐援朝和韩盼夫 ![]() ![]() 敲门声响起,听见领路的服务员说客人到了,唐盼站起⾝子,腿一软,差点没跌到地上。 “张姨好,⿇烦您了。” 大山无心多做寒喧,礼貌的打完招呼,马上转头寻找自己的妈妈。 张总拉着服务员退出,体贴的帮他们把门关好,留他们一家人在屋里叙旧。 大山一眼认出了自己的妈妈。她的双额丰润了,⾝材不似从前削瘦,显得匀称许多,妈妈一直是漂亮的,这不是来自一个孩子狭隘的认知,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亲有一种宁静、柔和、从容的近似到优雅的一种气质,如今阅人已多的他,才惊觉,自己的⺟亲,和那个偏僻又贫穷的小山村,竟是如此的格格不⼊,难为她在那里,一呆就是六七年,并且尽心尽力养育照顾他。 “妈妈!” 大山又是心酸,又是 ![]() “让妈妈好好看看你!” 韩盼抬起他的头,眼泪止不住滑落到儿子的面颊上,她慌忙伸手去擦,跟着用手背抹去两眼的泪花“妈妈老了,可我的大山、长大了!” |
上一章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下一章 ( → ) |
养蚕人的最新重生小说《我的老婆是重生的》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我的老婆是重生的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我的老婆是重生的是养蚕人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