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安居乐业是黑刀创作的经典玄幻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大宋之安居乐业 作者:黑刀 | 书号:18951 时间:2017/6/9 字数:4117 |
上一章 第六卷第五十七章 秦元1349年的天灾 下一章 ( → ) | |
就在林靖文责令枢密院拟定计划经略南洋的时候,六月,天官上书天子,再次言及旱灾一事,这次天官所用的语气已经是肯定加确定,也就是说,旱灾就要来临,而且是在今年。 林靖文将信将疑,总理院却是早在秦元1348年就已经信了天官的话,总理院各部司都已经为此准备了大半年。 七月下,泰山移,赵佶忙不迭地跑去祭祀泰皇,甚至下了罪己诏。 不过貌似上天并不给赵佶面子,自去年,整个河北就没下过几场雨,更没下过雪,河北,特别是关中一带,缺⽔情况已经相当严重,可偏偏整个大宋朝廷整年都忙于北伐一事,对民生方面则是漠不关心呢。 八月,河北大旱。 这还没完,北方大旱,而在南方,具体的说是河东地区,特别是两浙路,因为朱勉盘剥多年,官吏只知搜刮而不知理政,结果河道年久失修,是年,大江滥泛。在金、娄、扬、洪、赣诸州尤为严重,田地里的作物被洪⽔一冲而空,房屋崩塌,繁华的市集被淹没于滔天大⽔之中,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 大宋这几年天灾连连,也不是一年两年了,不过今年的灾情特别严重,波及数路之地不说,光河北就有百万灾民嗷嗷待哺。而河东地区前几年还经历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叛 ![]() ![]() 河北也没好到哪里去,去年的北伐掏空了大宋朝廷那本就不怎么厚实的家底,这个时侯赵佶想的只是怎么搜刮以填补国库。又哪有余力赈灾。在关中之地,百姓们⽇夜期盼朝廷的赈济而不可得,树⽪、草 ![]() 大宋的人口实在是太多了,一闹起饥荒来也就更严重,随之而来的,到了秦元1349年秋。又爆了瘟疫。 这是必然地,在古代,一有饥荒则瘟疫必然随之而来,这是跑不掉的。 天下大荒,饥民数以百万,而大宋朝廷却是默然以对。他们是想赈灾。可惜,大宋的国库已经空了,他们能拿什么去赈灾? 相比之下,虽然关內、云中二郡也受到波及,可以说也是颗粒无收,可这两个郡的百姓运气好,他们是在大明治下,而不是大宋。 早在六月份的时候,天官上书之后,总理院马上就行动起来。===他们派人往关內、云中二郡查看,确实有天灾的迹象,于是,整个大明朝的家国机器开动起来,通过卢龙古道,或由海运,来自辽东、朝鲜、⽇本和夷州的粮食源源不绝地运⼊关內。 与此同时。为缓解赈灾地庒力。林靖文下令強制将关內、云中二郡百姓按三之一的比例往关外迁徙,也就是说每三户人家就有一户被強制迁去关外。这可由不得什么民意不民意的了。朝廷已经在赈灾,但两千万人也不能⻳缩在关內那巴掌大的地方⼲等着朝廷的救济吧? 都说故土难离,国中人只要不是留下来必死,一般情况下是没有人愿意离开故乡的。但是现在么,由不得你们说故土难离了,两千万饥民⻳缩在一个巴掌大的地方,朝廷要为此承受多大的庒力?总不可能整个大明二十一个郡全部都得围绕着这两个郡转吧。 赵在去年统计户口并给这两个郡的百姓分配土地,那些原本就愿意去关外的好说,这些人原本就是正在往关外迁徙,这个时候加快迁徙地度就行,但是,这些愿意迁徙地人口尚不⾜两千万人中的十之一,剩下的人全都是宁愿死都要缩在关內这旮旯。 林靖文知道这种情况后顿时火了,关內才多大的土地,那么大点土地养活两千万人是没问题,可这两千万人必须得象狗一样地活着才行,土地就这么大,资源有限,被两千万人一分,摊到每个人头上的能有多少?就象后世国中那样,十几亿人⻳缩在区区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存空间这么小,可不是活得象狗一样难道两千万人全部都看不出来?所谓的故土难离难道还比活命更重要?历史上,朱元璋一建立明朝就下令迁秦晋之民实边,那是将百姓从安宁富庶的生活迁到危险而贫苦的环境之中,可是现在,大明是想让你们活得更好,可你们反而还不乐意了。^^^^ 本来么,你们愿意怎么活那是你们的自由,这并不关朝廷地事,可是现在是天灾,两千万灾民⻳缩在巴掌大的地方,朝廷赈灾的庒力大不说,这么多人⻳缩到一起还容易引起叛 ![]() 七月,总理院向兰台陈述,关內人口密度过大,赈灾物资是充⾜,但运输能力有限,人力也不⾜,无法同时赈济两千万灾民,而关內那落后的 ![]() 兰台将此事上告给天子。 天子令:強制迁徙,不从者贬为 ![]() 因灭辽而召集起来的百万明军此事已遣散大半,或解甲,或调往新建立地各个军事基地驻守,但从大漠上征召地那三十万游牧骑兵尚在,三十万大明羽林也一个没少。^^^^得了天子诏令。枢密院紧急调遣十万羽林会同驻守长兴、云中二郡地三十万游牧骑兵⼊关,同时从乌古、敌烈、蒙古、室韦四部临时征召二十万骑,六十万铁骑越过长城,配合总理院出派地官吏迁徙关內百姓。 一时间,拒马河北马蹄声滚滚,汉语、突厥语、室韦语、契丹语,各种各样的口音充斥关內之地。 宋朝此时正为天灾一事忙得焦头烂额,国库是空了,但就是凑也要凑些物资出来赈灾啊,物资少点不要紧。可一定要有,如此大灾朝廷都不加以赈济的话,民心何存? 可这时候明军数十万骑再次云集河北,其目的何在? 赵佶紧急出派使者沟通河北,却得知明军此次⼊关只是来迁徙百姓的,关內郡的那些 ![]() ![]() 原来明军只是来迁徙百姓的。 赵佶大松了口气,同时,却又起了一个新的念头。 要说天灾,大宋的灾情可比大明严重多了,大明尚只有两个郡受到波及,而大宋,南北连旱带涝外加瘟疫,⾜⾜有七个路受灾,受灾的百姓几近千万之众。仅仅因饥荒而四处迁徙地百姓就数以百万计,现在大宋朝廷又无力赈济,赵佶有心向大明求救吧,实在是丢不起那个人若他真的向大明求救,这可是要写⼊史书的,毕竟这是历史上第一个向外国请求帮忙赈灾的皇帝,只要是个皇帝恐怕都丢不起这个人而且大明自己也遭灾了。能提供多少帮助也还难说。 不过。看着拒马河北岸的那六十万大明铁骑,赵佶却动起了另一个念头。赈灾一事他是不好向大明开口。但请求援军帮忙平叛没问题吧?两浙已经反了,河北灾民遍地,指不定什么时候也反了,而去岁大宋起多次北伐,军力损耗太重,现在可凑不出多少兵马来平叛,若得明军之助…? 九月,宋使抵达北平,赵佶以大宋皇帝的名义请求大明北平君帮忙平定江南的叛 ![]() 面对赵佶地请求,赵不想拒绝,也不敢拒绝,那可是他的亲生⽗亲,⽗亲都已经用到“请求”的字眼了,做儿子的能拒绝么? 同月,北平君赵上书天子,请求遣军助南宋平叛,天子许之,不过只允许赵动用本部兵马,但可以从北平君的领民之中征兵,别的明军不能动用,尤其是关內郡驻军不能动。 在大明朝,君相当于亲王,其权力地位与诸侯王大致相若,但又有很大的不同。 就拿北平君和代王来说,韩卫这个代王属于诸侯王,他的封地是南方、云中、赦勒川三郡,土地千里,户口百万。作为诸侯王,韩卫的领地依然属于大明的领土,但可以称“国”朝廷对代国地內政不会直接揷手,而是由韩卫自己选派官吏自己治理,他可以分封比“王”低的爵位,代国所封的贵族在大明也被承认,也可以建立自己的军队,可以自主对外起战争,更可以服征新的土地。不过作为大明朝的第一个诸侯王,韩卫被封在大明本土左近,虽然权力上允许如此,但韩卫可不敢真的做什么自主起战争、自主服征土地之类地事,没有朝廷地允许他是不敢这么做的。 而赵则是北平君,跟韩卫不同,名义上整个北平城以及周边三百里都是他地封地,但对于封地,赵不能自己选派官吏治理,而是由朝廷施政,赵也不能分封贵族,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但规模上有限制。在这方面,君远不如诸侯王,诸侯王是只要国力允许,想征多少军队就征多少,但君最多只能保留一个万人队的卫队。也就是说,赵现在只不过拥有一万人的私兵而已,虽然秉承大明的传统,这一万人都是弓骑,但区区一万人能顶什么用? 不过还好,天子允许他从领民中征兵,君可领三十个万户,就拿现在来说,若是赵有⾜够的钱粮的话,他可以征召三十万的军队。 得到赵的答复,赵佶既喜且忧。喜的是赵果然能出兵,可让他犯愁的是,赵手上没多少钱粮,也就是说他征不到多少兵,若是以前赵还可以从相 ![]() 而且关键是,虽然明人勇武善战是出了名的,大明男丁个个自幼习武,成长成人的男丁一被征召再稍加训练就是精兵,可关內郡的那些人,他们成为明人才几个月的时间,说这些人善战?这些人还不是真正的明人呐!从这些人之中征召的军队可靠么? |
上一章 大宋之安居乐业 下一章 ( → ) |
黑刀的最新玄幻小说《大宋之安居乐业》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大宋之安居乐业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大宋之安居乐业是黑刀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