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创作的经典历史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曾国藩家书 作者:曾国藩 | 书号:12633 时间:2017/4/18 字数:2381 |
上一章 致诸弟·详述办理巨盗及公议粮饷事 下一章 ( → ) | |
【原文】 澄候温甫子植季洪四位老弟⾜下: 八月十七⽇接到家信,欣悉一荨,左光八为吾乡巨盗,能除其 ![]() ![]() ![]() 公义粮饷一事,果出通邑之愿,则造福无量,至于帮钱垫官之亏空,则我家万不可出力,盖亏空万六千两项大钱三万余千,每都畿①须派千串,现在为此说者,不过数大绅士一时豪气,为此急公好义之言,将来各处分派,仍是巧者強者少出,而讨好于官之前,拙者弱者多出,而不免受人之勒,穷乡殷实小户,必有怨声载道者,且此风一开,则下次他官来此,既引师令之借钱办公为证,又引来朱公之民帮垫亏为证,或亦分派民间出钱帮他,反觉无辞以谢,若相援为例,来一官,帮一官,吾邑自此无安息之⽇,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此事若各绅有意,吾家不必拦阻,若吾家倡议,万万不可。 且官之补缺,皆有保法②,何缺出轮何班补,虽抚藩不能稍为变动,澄弟在外多年,岂此等亦未知耶?朱公若不轮到班,则虽帮垫亏空,这邑挽留,而格于成例,亦不可行,若已轮到班。则虽不垫亏空,亦自不能不补缺,间有特为变通者,督抚专折奏请亦不敢大建成例,季弟来书,若以朱公之实授与否,全视乎亏空之能垫与否,恐亦不尽然也,曾仪斋若纱⾰职,早不复能空补子,若系大计休致,则尚可穿。 季弟有志于道义⾝心之学,余间其书,不胜欣喜!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吾弟诚有志于此,须 ![]() 季弟又言愿尽孝道,惟亲命是听,此尤⾜补我之缺憾,我在京十余年,定省有阙,⾊笑远违,寸心之疚,无刻或释,着诸弟在家,能婉愉孝养,视无形,听无声,则余能尽忠,弟能尽孝,岂非一门之详瑞哉?愿诸弟坚持此志,⽇⽇勿忘,则兄之志可以稍释,幸甚幸甚!书不上一,余俟续具,国藩手草。(咸丰元年八月十九⽇) 【注释】 ①畿;京城所管住的地区。 ②呆法:固定的方法。 ③匪。同,非。 【译文】 澄候、温甫、子植、季洪四位老弟⾜下: 八月十七⽇,接到家信,⾼兴的知道一切,左光八是我们家的乡盗,能够斩草除 ![]() ![]() ![]() ![]() ![]() ![]() ![]() 公议粮饷这件事,如果真的是家乡⽗老的要求,那么带来的福利是极丰厚的,至于出钱去垫付官府的亏空,那我们家里万万不可以出办事处,因亏空一万六千两,要大钱三万多千,京城地区每户都要摊派千串,现在这么创导的人,不过几个大绅士一时夸海口,出此济公好义的计议,将来各处分派的结果,仍旧是取巧的人、強项的人出得少,却在官府面前讨好,笨拙的人,弱小的人出得多,还不免受别人的勒索,穷乡僻壤的殷实小户,一定会有怨声载道的,并且,这种风气一开,则下次其他员官来了,便会引用这个借钱办公为例证,又引用朱令百姓出钱垫付官府亏空为例证,也分派民间出钱帮他,那时反而没有话好拒绝人家,如果这样攀比起来,来一个员官,要帮一个员官。我们家乡从此没有安静的⽇子,凡属办公事,要深谋远虑,这件事如绅士们有意办,我家不必去拦阻,如果我家出面倡议,万万不可以。 并且员官的补缺,都有固定的办法,什么地方出缺了,轮到何班去补,就是抚藩衙门也不能稍微变动,澄弟在外多年,难道这些事都不知道?朱公如果没有轮到班,那虽说帮他垫付了亏空,全县的人挽留,但因这种惯例的 ![]() 季弟有志于仁义道德、修⾝养 ![]() ![]() 季弟又说愿意尽孝道,惟亲命是听,这尤其可以弥补我的缺憾。我在京城十多年,侍奉堂上大人有缺憾,久不在⽗⺟⾝边逗笑取悦娱亲,內心十分惭愧,没有一天可以放下这桩心病,如弟弟们在家,能够委婉悦愉孝顺堂上大人,一点一滴,在默默地实行,那么,我能尽忠,弟弟能尽孝,那难道不是我家的祥瑞之气象吗?愿弟弟们坚持这个志向,天天不忘记,那么,兄长的心病可以放下,多么幸运!不一一写了,以后再写,国藩手草。(咸丰元年八月十九⽇) |
上一章 曾国藩家书 下一章 ( → ) |
曾国藩的最新历史小说《曾国藩家书》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曾国藩家书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