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创作的经典历史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曾国藩家书 作者:曾国藩 | 书号:12633 时间:2017/4/18 字数:4317 |
上一章 致诸弟·明师益友虚心请教 下一章 ( → ) | |
【原文】 诸位贤弟⾜下:十月廿一,接九弟在长沙所发信,內途中⽇记六页,外药子一包。廿二接九月初二⽇家信,欣悉以慰。 自九弟出京后,余无⽇不忧虑,诚恐道路变故多端,难以臆揣。及读来书,果不出吾所料,千辛万苦,始得到家,幸哉幸哉!郑伴之下不⾜恃,余早已知之矣。郁滋堂如此之好,余实不胜感 ![]() 四弟来信甚详,其发愤自励之志,溢于行问;然必 ![]() 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①,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六弟自怨数奇②,余亦深以为然;然屈于小试,辄发牢 ![]() ![]() ![]() 盖人不读书则已,亦既自名曰读书人,则必从事于《大学》。《大学》之纲领有三,明德新民止至善,皆我分內事也。昔卖书不能体贴到⾝上去,谓此三项,与我⾝毫不相涉,则读书何用?虽使能文能诗,博雅自诩,亦只算识字之牧猪奴耳,岂不谓之明理有用之人也?朝廷以制艺取士,亦谓其能代圣贤立言,必能明圣贤之理,行圣贤之行,可以居官莅民,整躬率物也。若以明德新民为分外事,则虽能文能诗,而于修己治人之道?关茫然不讲,朝廷用此等人作官,与用牧猪奴作官,何以异哉? 然则既自名为读书人,则《大学》之纲领皆己立⾝切要之事明矣。其修目有八,自我观之,其致功之处,则仅二者而已,曰格物,曰诚意。格物,致知之事也。诚意,力行之事也。物者何?即所谓本末之物也。⾝心意知家国天下,皆物也。天地万物,皆物也。⽇用常行之事,皆物也。格者,即格物而穷其理也。如事亲定省,物也。究其所以当定省之理,即格物也。事兄随行,物也。究其所以当定省之理,即格物也。吾心,物也。究其存心之理,又博究其省察涵养以存心之理,即格物也。吾⾝,物也。究其敬⾝之理,又博究其立齐坐尸以敬⾝之理,即格物也。每⽇所看之书,句句皆物也。切己体察,穷其理,即格物也。知一句便行一句,此力行之事也。此二者并进,下学在此,上达亦在此。 吾友吴竹如格物工夫颇深,一事一物,皆求其理。倭艮峰先生则诚意工夫极严,每⽇有⽇课册。一⽇之中,一念之差,一事之失,一言一默,皆笔之于书,书皆楷字。三月则订一本,自乙未年起,今三十本矣。尽其慎独之严,虽妄念偶动,必即时克治,而著之于书,故所卖之书,句句皆切⾝之要药。兹将艮峰先生⽇课,钞三叶付归,与诸弟看。 余自十月初一⽇起,亦照艮峰样,每⽇一念一事,皆写之于册,以便触目克治,亦写楷书。冯树堂与余同⽇记起,亦有⽇课册。树堂极为虚心,爱我如兄弟,敬我如师,将来必有所成。余向来有无恒之弊,自此写⽇课本子起,可保终⾝有恒矣。盖明师益友,重重夹持,能进不能退也。本 ![]() 余之益友,如倭艮峰之瑟僴③,令人对之肃然。吴竹如窦兰泉之精义,一言一事,必求至是。吴子序邵慧西之谈经,深思有辨。何子贞之谈字,其精妙处,无一不合,其谈诗尤最符契④。子贞深喜吾诗,故吾自十月来,已作诗十八首,兹抄二叶付回,与诸弟阅。冯树堂陈岱云之立志,汲汲不逞,亦良友也。镜海先生,吾虽未尝执贽⑤请业,而心已师之矣。 吾每作书与诸弟,不觉其言之长,想诸弟或厌烦难看矣。然诸弟苟有长信与我,我实乐之,如获至宝,人固各有 ![]() 余自十月初一起记⽇课,念念 ![]() ![]() ![]() 【注释】 ①负薪:背柴,相传汉代朱买臣背着柴草时还刻苦读书。牧豕:放猪。相传汉代函宮一边放猪。同时还在听讲解经书。 ②致奇:这时指命运不好,遇事不利。 ③僴: ![]() ④符契:符和、契合。 ⑤贽:拜见师长时所持的礼物。 【译文】 诸位贤弟⾜下: 十月二十一⽇,接到九弟在长沙所发的信里面有路上⽇记六页,外药子一包。二十二⽇接到九月初二⽇家信,欣悉一切聊以慰自。 自从九弟离京城后,我没有一天不忧虑,深怕道路变故多端;旦以预料。等读了来信(果然不出我之所料,千辛万苦,才得到达,幸运!真是幸运!与郑同行不⾜以依靠,我早知道了,郁滋堂这样好,我实在感 ![]() 而且真能发奋自立,那么家塾可以读书,就是旷野地方,热闹场所,也可以读书,背柴放牧,都可以读书。如不能发奋自立,那么家塾不宜读书,就是清净的地方,神仙的环境,都不宜读书,何必要选择地方,何必要选择时间,只要问自己:自立的志向是不是真的。 六弟埋怨自己的命运不佳,我也深以为然。但只是小试失利,就发牢 ![]() ![]() ![]() 假如有人不读书便罢了,只要自称为读书人,就一定从事于《大学》。《大学的纲要有三点:明德、新民、止至善,都是我们的份內事情。如果读书不能体贴到⾝上去,说这三点,与我毫不相⼲,那读书又有什么用?虽说能写文能做诗,博学雅闻自己吹嘘自己,也只算得一个识字的牧童而已,岂可叫明⽩事理阶个有用的人。朝廷以制艺来录取士人,也是说他能代替圣人贤人立言,必须明⽩圣贤的道理,行圣贤的行为,可以为官管理民众,整躬率物。如果以为明德、新民为份外事,那虽能文能诗,而对于修⾝治人的道理,茫茫然不懂,朝廷用这种人作官;和用牧童做官,又有何区别呢? 既然自称读书人,那么《大学》的纲领,都是自己立⾝切要的事情已十分明⽩,《大学》应修的科目共有八个方面,以我看来,取得功效的地方,只有两条,一条叫格物,一条叫诚意。格物,致知的事情,诚意,力行的事情。物是什么?就是本末的物。⾝、心、惫、知、家、国、天下,都是物,天地万物,都是物。⽇常用的、做的,都是物。格,是考究物及穷追他的方面理如侍奉⽗⺟,定期探亲,是物。何应当定期探亲的理由,就是格物。研究为何应当跟随兄长的理由,就是格物。我的心,是物。研究自己存心的道理,广泛研究心的省悟、观察、涵养的道理,就是格物。我的⾝体,是物。研究如何敬惜⾝体的道理,广泛研究立齐坐尸以敬⾝的道理,就是格物。每天所看的书,句句都是物。切己体察,穷究其理,就是格物,这是致知的事。所滑诚意,就是知道了的东西就努力去做,诚实不欺。知一句,行一句,这是力行的事。两者并进,下学在这里,上达也在这里。 我的朋友吴竹如格物工夫很深,一事一物,都要求它的道理。倭艮峰先生诚意工夫很严,每天有⽇课册子。一天之中,一念之差,一事之失,一言一默,都写载下来。字都是正楷。三个月订一本,从乙未年起,已订了三十本。因他慎独严格,虽出现妄念偶动,必定马上克服,写在书上。所以他读的书,句句都是切合自⾝的良药,现将艮峰先生⽇课,抄三页寄回,给弟弟们看。 我从十月初一⽇起,也照艮峰一样,每天一个念头一件事情,都写在册子上,以使随时看见了加以克服,也写正楷。冯树堂和我同⽇记起,也有⽇课册子。树堂非常虚心,爱护我如同兄弟,敬重我如同老师,将来一定有所成就。我向来有无恒心的⽑病,从写⽇记本子开始,可以保证一生有恒心了。明师益友,一重又一重挟持我。只能进不能退。本想抄我的⽇课册给弟弟们看,今天镜海先生来,要将本子带回,所以来不及抄。十一月有通信兵,准定抄几页寄回。 我的益友,如倭艮峰的鲜明端庄,令人肃然起敬。吴竹如、窦兰泉的精研究义,一言一事,实事求是。吴子序、邵蕙西谈经、深思明辨。何子贞谈字,其精妙处,与我无一下合,谈诗尤其意见一致。子贞很喜 ![]() 我每次写信与诸位弟弟,不觉得写得长,我想诸位弟弟厌烦不想看。但弟弟们如有长信给我,我实在很已快乐,如获至宝,人真是各有各的 ![]() 我从十月初一⽇起记⽇课,念念不忘想改过自新。回忆从前与小珊有点嫌隙,实在是一时的气愤,不近人情,马上想登门谢罪。恰好初九⽇小珊来拜寿,当天晚上我到小珊家谈了很久。十三⽇与岱云合伙,请小珊吃饭,从此 ![]() |
上一章 曾国藩家书 下一章 ( → ) |
曾国藩的最新历史小说《曾国藩家书》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曾国藩家书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