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世名言是冯梦龙创作的经典历史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喻世名言 作者:冯梦龙 | 书号:12630 时间:2017/4/18 字数:5194 |
上一章 第34卷 李公子救蛇获称心 下一章 ( → ) | |
劝人休诵经,念甚消灾咒。 经咒总慈悲,冤业如何救? 种⿇还得⿇,种⾖还得⾖。 报应本无私,作了还自受。 这八句言语,乃徐神翁所作,言人在世,积善逢善,积恶逢恶。古人有云: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 ![]() ⺟曰:“何不杀乎?”叔敖曰:“儿已杀而埋之,免使后人再见,以伤其命,儿宁一⾝受死。”⺟曰:“儿有救人之心,此乃 ![]() 南宋神宗朝熙宁年间,汴梁有个官人,姓李,名懿,由杞县知县,除佥杭州判官。本官世本陈州人氏,有 ![]() ![]() 西出昆仑东到海,惊涛拍岸浪掀天。 月明満耳风雷吼,一派江声送客船。 渡江至润州,迤逦到常州,过苏州,至吴江。 是⽇申牌时分,李元舟中看见吴江风景,不减潇湘图画,心中大喜,令梢公泊舟近长桥之侧。元登岸上桥,来垂虹亭上,凭栏而坐,望太湖晚景。李元观之不⾜,忽见桥东一带粉墙中有殿堂,不知何所。却值渔翁卷网而来,揖而问之:“桥东粉墙,乃是何家?”渔人曰:“此三⾼士祠。”李元问曰:“三⾼何人也?”渔人曰:“乃范蠡、张翰、陆⻳蒙三个⾼士。” 元喜,寻路渡一横桥,至三⾼士祠。⼊侧门,观石碑。上堂,见三人列坐,中范蠡,左张翰,右陆⻳蒙。李元寻思间,一老人策杖而来。问之,乃看祠堂之人。李元曰:“此祠堂几年矣?”老人曰:“近千余年矣。”元曰:“吾闻张翰在朝,曾为显官,因思鲈鱼莼菜之美,弃官归乡,彻老不仕,乃是急流中勇退之人,世之⾼士也。陆⻳蒙绝代诗人,隐居吴淞江上,惟以养鸭为乐,亦世之⾼士。此二人立祠,正当其理。范蠡乃越国之上卿,因献西施于吴王夫差,就中取事,破了吴国。 后见越王义薄,扁舟遨游五湖,自号鸱夷子。此人虽贤,乃吴国之仇人,如何于此受人享祭?”老人曰:“前人所建,不知何意。”李元于老人处借笔砚,题诗一绝于壁间,以明鸱夷子不可于此受享。诗曰:地灵人杰夸张陆,共预清祠事可宜。 千载难消亡国恨,不应此地着鸱夷。 题罢,还了老人笔砚,相辞出门。见数个小孩儿,用竹杖于深草中戏打小蛇。李元近前视之,见小蛇生得奇异,金眼⻩口,赭⾝锦鳞,体如珊瑚之状,腮下有绿⽑,可长寸余。 其蛇长尺余,如瘦竹之形。元见尚有游气,慌忙止住小童休打:“我与你铜钱百文,可将小蛇放了,卖与我。”小童簇定要钱。李元将朱蛇用衫袖包裹,引小童到船边,与了铜钱自去。唤王安开书箱取艾叶煎汤,少等温贮于盘中,将小蛇洗去污⾎。命梢公开船,远望岸上草木茂盛之处,急无人到,就那里将朱蛇放了。蛇乃回头数次,看着李元。元曰:“李元今⽇放了你,可于僻静去处躲避,休再教人见。”朱蛇游⼊⽔中,穿波底而去。李元令移舟望杭州而行。 三⽇已到,拜见⽗亲,言讫家中之事。⽗问其学业,李元一一对答,⽗心甚喜。在衙中住了数⽇,李元告⽗曰:“⺟亲在家,早晚无人侍奉,儿 ![]() 到长桥时,⽇已平西,李元教暂住行舟,且观景物,宿一宵来早去就桥下湾住船,上岸独步。上桥,登垂虹亭,凭阑伫目。遥望湖光潋滟,山⾊空蒙。风定渔歌聚,波摇雁影分。 正观玩间,忽见一青⾐小童,进前作揖,手执名榜一纸,曰:“东人有名榜在此, ![]() 青⾐曰:“正 ![]() ![]() 青⾐去不多时,引一秀才至,眉清目秀,齿⽩ ![]() 李元曰:“元年幼,不知先祖与君家有旧,失于拜望,幸乞恕察。”朱秀才曰:“蜗居只在咫尺,幸勿见却。”李元见朱秀才坚意叩请,乃随秀才出垂虹亭。至长桥尽处,柳 ![]() ![]() 须臾之间,船已到岸,朱秀之请李元上岸。元见一带松柏,亭亭如盖,沙草滩头,摆列着紫衫银带约二十余人,两乘紫藤兜轿。李元问曰:“此公吏何府第之使也?”朱秀才曰:“此家尊之所使也,请上轿,咫尺便是。”李元惊惑之甚,不得已上轿,左右呵喝⼊松林。 行不一里,见一所宮殿,背靠青山,面朝绿⽔。⽔上一桥,桥上列花石栏⼲,宮殿上盖琉璃瓦,两廊下皆捣红泥墙壁。朱门三座,上有金字牌,题曰“⽟华之宮”轿至宮门,请下轿。李元不敢那步,战栗不已。宮门內有两人出 ![]() ![]() 秀才曰:“先生到殿上便知也。”李元勉強随二臣宰行,从东廊历阶而进。上月台,见数十个人皆锦⾐,簇拥一老者出殿上。其人蝉冠大袖,朱履长裾,手执⽟圭,进前 ![]() ![]() 少顷,屏风后宮女数人,拥一郞君至。头戴小冠,⾝穿绛⾐, ![]() ![]() 李元随王转⽟屏,花砖之上,皆铺绣褥,两傍皆绷锦步障。出殿后,转行廊,至一偏殿。但见金碧 ![]() 台上果卓,伫目观之,器皿皆是玻璃、⽔晶、琥珀、玛瑙为之,曲尽巧妙,非人间所有。王自起⾝与李元劝酒,其味甚佳,肴馔极多,不知何物。王令诸宰臣轮次举杯相劝,李元不觉大醉,起⾝拜王曰:“臣实不胜酒矣。”俯伏在地而不能起。王命侍从扶出殿外,送至客馆安歇。 李元酒醒,红⽇已透窗前。惊起视之,房內 ![]() ![]() ![]() ![]() ![]() 须臾,众侍女簇拥一美女至前,元乃偷眼视之,雾鬓云鬟,柳眉星眼,有倾国倾城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王指此女曰:“此是吾女称心也。君既求之,愿奉箕帚。”李元拜于地曰:“臣所 ![]() ![]() 朱伟引李元出宮,同到船边,见女子已改素妆,先在船內。朱伟曰:“尘世阻隔,不及亲送,万乞保重。”李元曰:“君⽗王,何贤圣也?愿乞姓名。”朱伟曰:“吾⽗乃西海群龙之长,多立功德,奉⽟帝敕命,令守此处。幸得⽔洁波澄,⾜可荣吾子孙。君此去切不可怈漏天机,恐遭大祸。吾妹处亦不可问仔细。”元拱手听罢,作别上船。朱伟又将金珠一包相送。但耳畔闻风雨之声,不觉到长桥边。从人送女子并李元登岸,与了金珠,火急开船,两桨如飞,倏忽不见。 李元似梦中方觉,回观女子在侧,惊喜。元语女子曰:“汝⽗令汝与我为夫妇,你还随我去否?”女子曰:“妾奉王命,令吾侍奉箕帚,但不可以告家中人。若怈漏,则妾不能久住矣。”李元引女子同至船边,仆人王安惊疑,接⼊舟中曰:“东人夜一不回,小人何处不寻?竟不知所在。”李元曰:“吾见一友人,邀于湖上饮酒,就以此女与我为妇。”王安不敢细问情由,请女子下船,将金珠蔵于囊中,收拾行船。 一路涉河渡坝,看看来到陈州。升堂参见老⺟,说罢⽗亲之事,跪而告曰:“儿在途中娶得一妇,不曾得⽗⺟之命,不敢参见。”⺟曰:“男婚女聘,古之礼也。你既娶妇,何不领归?”⺟命引称心女子拜见老⺟,合家大喜。自搬回家,不过数⽇,已近试期。 李元见称心女子聪明智慧,无有不通,乃问曰:“前者汝⽗曾言,若 ![]() 到任上不数⽇,称心女子忽一⽇辞李元曰:“三载之前,为因小弟蒙君救命之恩,⽗⺟教奉箕帚。今已过期,即当辞去,君宜保重。”李元不舍, ![]() ⽟华宮內浪埋雪,明月満天何处寻? 李元终⽇悒怏。后三年官満,回到陈州,除秘书,王丞相招为婿,累官至吏部尚书。直至如今,吴江西门外有龙王庙尚存,乃李元旧⽇所立。有诗云: 昔时柳毅传书信,今⽇李元逢称心。 恻隐仁慈行善事,自然天降福星临- |
上一章 喻世名言 下一章 ( → ) |
冯梦龙的最新历史小说《喻世名言》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喻世名言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喻世名言是冯梦龙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