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杂文集锦是易中天创作的经典综合其它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易中天杂文集锦 作者:易中天 | 书号:324 时间:2016/9/13 字数:2547 |
上一章 劝君免谈陈寅恪(三) 下一章 ( → ) | |
劝君免谈陈寅恪:三孤傲怪僻之谜 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常常会有倒昅一口冷气的感觉。 尽管陈寅恪的故事在那个时代远不是最触目惊心的,也尽管该书作者陆键东尽量用了一种平实的史笔来讲述那发生的一切,但还是看得我惊心动魄,而印象最深者,除陈寅恪的清⾼自负外,就是他的孤傲与倔強,骨气与胆量。 他真敢!1953年,共中 央中历史研究委员会决定在国中科学院设立三个历史研究所(上古、中古、近代),拟请陈寅恪任二所(中古所)所长,他开出的条件居然是“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而且“不止我一人要如此,我要全部的人都如此”这还不算。他还要⽑泽东或刘少奇给他开证明“以作挡箭牌”如果只是他陈寅恪一个人或中古所搞点“特殊化”倒也罢了,他还说“最⾼当局也应该和我有同样的看法,应从我说”这就实际上是要国全学术界都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了,岂非存心“逆历史嘲流而动”?以草间布⾐一介书生,而公然要求“最⾼当局”也听他的话,从他之说,此等“狂妄”岂非空前绝后胆大包天? 他也真做得出!系里组织拜年,被他拒之门外;北国政要来访,也被多次挡驾。拒人千里之外,已是悖乎常情,何况被拒者竟是赫赫有名炙手可热的康生康大人?虽然对康生的拒绝是“有礼貌”的,理由也还说得过去:陈先生病了,正在卧 ![]() ![]() 是陈寅恪不喜 ![]() ![]() ![]() ![]() 那么,是陈寅恪讨厌政治,或如董每戡所言,是“书生都有嶙嶒骨,最重 ![]() ![]() ![]() ![]() ![]() ![]() ![]() 也许,陈寅恪夫人唐篔对冯乃超的评价多少能透露出一点消息。唐篔说:“冯副校长虽是个老 ![]() ![]() ![]() ![]() 但分寸还是有所不同。除⾝为“一方⽗⺟”的陶铸外,共产 ![]() ![]() ![]() ![]() 不过郭沫若这个“戏言”的⽔平之⾼,却也不能不令人叹服。郭属龙,陈属虎,两人又观点相左,当然是“龙虎斗”郭耳聋,陈目盲,两人又立场不同,当然是“马牛风”但如此之巧对工对绝对,大约也只有郭沫若才想得出。故龙争虎斗 ![]() ![]() ![]() 最惨的是康生,他吃了闭门羹。康生其实也应该算是“读书人”的。他是⽑泽东⾝边的“大秀才”读过很多书,文笔极好,书画俱佳,艺术品位也很⾼,而他的大奷大恶在当时还尚未暴露无遗,或不为外人所知。无论从哪方面(政治地位或文化修养)讲,他都应该见得着陈寅恪的,却被拒之门外。1949年以后,康生哪碰过这种软钉子?于是他就来了个“软着陆”只用轻飘飘两句话,就让《论再生缘》的出版几乎成了永无期⽇的事情。 比康生待遇稍好一点的是周扬。周扬本来也是要吃闭门羹的,只是因为看陈序经的面子,不想让陈序经太为难,陈寅恪才勉強答应见周扬。但周扬在中山大学东南区一号二楼上显然没吃到什么好果子。“陈寅恪的态度是挑战式的”而一向辩才无碍的周扬则显得底气不⾜,几无招架之功。尽管如此,回到招待所后,周扬仍掩饰不住自己的奋兴,因为他总算见了陈寅恪一面。当然,他对陈寅恪的感觉也和许多人一样:“有点怪” 比康生更惨的是某些学人。他们遭到了陈寅恪的讥讽甚至痛骂。早在1952年,陈寅恪就写诗讽刺他的那些北国同仁,还特地把这首诗寄给京北大学教授邓之诚:“八股文章试帖诗,尊朱颂圣有成规。⽩头学究心私喜,眉样当年又⼊时”这显然是讽刺从1949年到1952年短短三年间,学人们纷纷“弃旧 ![]() ![]() ![]() 看来,陈寅恪对所谓“时尚”所谓“新学”已是积怨甚深,对那些一心想要“眉样⼊时”的“读书人”也到了深恶痛绝的地步。 这就决不只是什么个 ![]() ![]() |
上一章 易中天杂文集锦 下一章 ( → ) |
易中天的最新综合其它《易中天杂文集锦》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易中天杂文集锦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易中天杂文集锦是易中天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