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血是河边草创作的经典架空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将血 作者:河边草 | 书号:10775 时间:2017/4/6 字数:3802 |
上一章 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劝谏 下一章 ( → ) | |
(阿草继续求月票。) 鸿胪寺建于大秦成武七年十月,李之问出任鸿胪寺少卿。 此时,李之问为何许人也,在朝中已经不算是秘密了。 李之问上靖胡之策,得陛下恩遇,特许晋鸿胪寺少卿之职…。 至于所谓的靖胡之策到底说了什么,除了中书以及枢密院的诸位大人外,其他人却还无缘一见。 当然,赵石在第一时间,已经看到了原本。 李之问这次所上的靖胡策与他之前的平胡策比起来,已完全是两个样子了。 靖胡策上,先就描述了他在草原的种种见闻。 后来,这些异域见闻,多数都被引⼊了国武监所著之奇谈录中。 而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策略本⾝…。。 和之前相较,最大的一点不同,其实就是从对抗和防备,改为了同化。 这在后世人眼中,也许不算什么,但在这个时代,却⾜可以称之为绝无仅有。 他和儒家所提出的教化之策,有着相似之处,却也有着本质的区别。 头一个,他就提到了文字。 他描述的很详细,草原各部胡人,识字者不多,而草原胡人的文字,大体可以分为几种。 一个,就是突厥人所遗,却也残缺不全,各部继承的也多有不同,比如乃蛮人,和鞑靼人,贵族之间文书往来。用的多数就是突厥文字。 这也是两个草原大部中贵族和王族的特权。能够书写突厥文字 的人。必定是两部的贵族甚或是王族子孙。 但反过来,不会书写突厥文字的人,却不一定就不是贵族,因为贵族中间,只有那些被认为最智慧的人,才会去学习这些文字 。 而据他观察,突厥文已经散佚大半儿,这和草原战 ![]() 另外。西夏文传播于草原西方,女真文,传于东面,至于更北边的草原部族,多数已经没有文字可言。 大体上,也就是这几种问文字还存在于草原之上了,而且,经过各部删改,也多有不同,可以说。完全无法达到用文字来 ![]() 当然,据说。契丹文在辽东还有所流传,女真文中也有契丹人很重的痕迹,但李之问没去到那么远,实真情形也只能靠猜测了。 至于西辽,因为西边战 ![]() 不过,他也听闻,因地近西夏,又曾受封于西夏的缘故,他们现在应该是以西夏文字为主体才对。 李之问描述了这些,都是在为他的靖胡策在做着铺垫。 他认为,若想让胡人归附,彻底融⼊大秦,首先,就要从文字上下功夫。 他举了一些例子,突厥,契丹,女真, ![]() 这可以说是他们的立国之本。 而汉人的文字体系如此完善,何不传之于草原,久之,胡人书写汉家问文字,出口的也是汉家言语,就算风俗有异,但流传于草原,记录以文字者,皆为汉家之学,百年过后,胡人汉人又能有什么区别呢? 这个说的 ![]() 北方的胡人,说实话,除了少数族裔,跟汉人长的其实并没多少分别,黑头发黑眼睛,如果再说的是汉话,过的久了,彻底噤绝胡人文字流传,谁还能分得清胡人汉人? 当然,他也不是没去过草原…。 书生们张口闭口教化天下,到了如今胡人还是胡人,汉人还是汉人,也是有着原因的。 除了读书人不愿意去苦寒之地外,恐怕草原的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草原地广人稀,文字流传本就艰难,想想,连吃都吃不 ![]() 这些艰难之处,在靖胡策中看不到,糊弄旁人也许有余,但绝对糊弄不了赵石。 这 ![]() 而照汉家王朝的走向,很可能,这样的任务,在文明没有质的飞越之前, ![]() 不过,到底是一条不错的路径,可以走一走。 赵石想象了一下,当蒙古人,乃蛮人,鞑靼人,以及西域诸国,不再有自己文字的话,那又是怎样一种景象呢? 在千年之后,他们是不是还能勉強维持一个整体族群存在呢? 赵石不知道,也不会去深想,他只是觉得,这个主意其实 ![]() 而这还没完。 文字之后,便是货币,用这个时代的话说,就是银钱。 李之问认为,草原人崇尚贸易,对商人之尊重,绝非汉家可比。 但他们的 ![]() 若大秦制钱,能得胡人诸部认同,得以在草原流转通用,也许,⽇后稍许金银,便胜却数万雄兵。 这不是李之问在开玩笑,他举了几个例子…。。 最有力的一个就是,假设大秦制钱通行于草原,那么,但有不臣,只需战前以金银买其牛羊,也许,不用出兵,几个冬天过后,这个部落也就自然而然的消亡于草原之上了。 在赵石看来,几个例子虽然都不很恰当,但也可以称之为远见卓识了。 用经济手段,来控制敌国命脉,话费少许,收益却是可观。 赵石暗自叹息,李之问果然没有⽩费了这几年光 ![]() ![]() 就算是他,这些年来,也只专心于兵戈之事,没有虑及于此,却是浪费了老天爷的不少恩赐。 不过话说回来了,这些手段,事先若没人提及,让他想上几天几夜,也不一定能够想得到…… 事后诸葛,人人做得,但能超前一步的人,却没几个,也就是这个道理了。 文字,金钱,然后是什么呢? 李之问以为,然后就是通婚,但赵石一看就明⽩,与其说是汉胡通婚,不如说是移民。 到了这里,反而没什么好说的了。 在这个上面,李之问的经验来源于秦军北征草原时,见到的胡人对人口的热衷,以及胡人风俗的开放。 他觉得,教导胡人耕种,恐怕很难,但草原上的土地,却并非不能种出粮食。 这样一来,也就清楚他想说什么了,最终解决之道,必然是移民。 胡汉⾎脉的 ![]() ![]() 赵石认为,在这个上面,李之问所言,乏善可陈,李之问聪明的地方在于,他并没有像之前那些一样,说的那么真切,而是做出了试试探探的 ![]() 靖胡之策,共此四篇。 每一篇都意味深远,在赵石看来,凭此,也⾜以流芳百世了。 他几乎推翻了之前的平胡诸策,重起炉灶,却更具野心,也更具全局 ![]() 这里面,有很多文章可以做,有许多细节处,可以完善,可行与不可行之处,也同样众多…。 李之问毕竟只是一个人,见识确属难得,但以一人之见,能够左右朝纲者,自古以来就那么几位。 李之问…。。差的还远。 作为大秦朝中,最 ![]() 但有人比他先行了一步。 十月间,同门下平章事周仿上“谏陛下胡事疏”其实说的便是李之问所上之靖胡策…。。 周仿曰:“前朝太宗世民曾言,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唯始皇,汉武二帝,始皇暴 ![]() ![]() 开宗明义,却没一个字提及靖胡策,甚至连胡虏二字都不曾言及,但明明⽩⽩,却指向靖胡策。 因为秦皇汉武二帝,都有扫平匈奴之功,他们在胡事上的作为,多为后世王朝所效仿。 而唐太宗李世民,更是灭亡了至今草原上出现的,疆域最为庞大,也最为強盛的突厥大帝国… 这几位帝王,都乃千古明君,周仿的言外之意,不用细想,也能明⽩个七八分。 后面周仿所述,也证明了这一点。 始皇暴 ![]() 当然,如果将其称之为功绩,也不是不可以…。(未完待续。。) |
上一章 将血 下一章 ( → ) |
河边草的最新架空小说《将血》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将血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将血是河边草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