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血是河边草创作的经典架空小说作品
阿珂小说网
阿珂小说网 玄幻小说 武侠小说 仙侠小说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乡村小说 科幻小说 架空小说 重生小说 短篇文学 推理小说 伦理小说
小说排行榜 校园小说 历史小说 军事小说 网游小说 竞技小说 穿越小说 官场小说 经典名著 灵异小说 同人小说 耽美小说 全本小说
好看的小说 卻望唐晶 情栬生活 特殊嗜好 娇妻呷吟 纵卻紫筠 萝莉女仆 美女何姎 希灵滛国 疯狂夜空 综合其它 总裁小说 热门小说
阿珂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将血  作者:河边草 书号:10775  时间:2017/4/6  字数:3624 
上一章   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相谈    下一章 ( → )
  成武六年十月,枢密使李承乾,枢密副使赵石,张承,兵部尚书成峦,兵部侍郞赵布宗,陆续尚书请罪。

  不过,言及于河南战事,这些朝中重臣语多不同,但大致意思却是差不多,备述河南战事致败之因果,多有为河洛将士开脫之意。

  这几位重臣一旦上书,其实也就表明了枢密院和兵部的态度,若是看过他们的奏章,便都会明⽩,他们已经大略达成了一致。

  河南战事种种,罪责是有的,也可以担下来,但此战有这样一个结果,却非战之罪,开战之机未曾细究罢了。

  换句话说,就是河南战事开战的时机没有找对,致使战事受挫罢了。

  这样一来,前方将士之罪责,也就轻了不少,意味也就更加明显,反对中书加罪于大将军张培贤,并借此调其回京之议。

  但既然几位重臣都承认,开战时机不对,也就是说,将河南战事的责任在往自己⾝上揽…。

  看上去有些软弱,也给了旁人攻讦的借口。

  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在宮內乾元殿廷议当中,几位重臣表现的极为強硬,和中书的几位大人吵的脸红脖子耝,枢密使李承乾更是直接指斥户部尚书李吉等人结生事,皆河南战事而起朝争,以谋权位诸事。

  这样的指责,又是出自枢密使的口中,实在非同小可,同时也表明,重臣们撕破了脸⽪。要斗上一斗了。

  户部尚书李吉以及中书的几位大人也⽑了。立时便开始反相讥。

  在其他诸人心惊⾁跳之间。同门下平章事李圃以及枢密副使赵石却是面⾊凝重,不发一言。

  这样的事情在廷议时也很少发生,朝堂重臣们之间一旦爆发出这样烈的碰撞,只能说是积怨已深,无法调和了。

  不管是政见不同,还是其他什么,到了这个地步,相互参劾已然不可避免。到底会有怎样的结局,也很难预料。

  皇帝陛下眼见臣下相互指责,纷扰不休,自然大怒,当即便罚了几位重臣半年的俸禄,并让他们回家闭门思过三⽇。

  而廷议中的争吵指责,很快便会延及外朝,看上去,很快御史台便能热闹起来才对。

  但这样的事情并未发生,在随后的中书众臣议事上。同门下平章事李圃少见的怒斥户部尚书李吉等人怠慢国事,不知收敛。擅起朝争,视军国大事如同儿戏云云。

  当然,说的话不会如此犀利,但隐含的意思却十分明⽩,户部尚书李吉正満心懊恼,琢磨着之后该如何回击那班武夫,让其知晓厉害。

  却是先劈头盖脸来了堂兄的训责,还是当着中书重臣们的面儿,恼羞成怒之下,拂袖而去。

  户部尚书李吉感觉自己堂兄过于迁就那些武人,才使武臣在朝堂上越来越是嚣张跋扈,视中书如无物。

  但实际上,李圃看的比他要清楚的多,也十分后悔再次放任李吉行事,这个堂弟看似精明,实际上不堪大用,这样的心思在他这里已经存了好久,只是念及兄弟之情,才屡屡扶助罢了。

  而今,却再不能容其来了。

  李吉去亲近皇长子,这一步走的实在凶险无比,储位之争,接着便是皇位的争夺,这样的泥潭,长安李氏向来敬而远之,所以才能平安至今。

  事实上也证明,李吉这一步极其愚蠢,本来皇长子十拿九稳的储君之位,顿时易主,这是大将军赵柱国几句言语就能决定的了的吗?那定然是皇帝陛下的心意…。而是不是还有借此警示长安李氏的意味在里面呢?

  本来,以为李吉吃了这么大一个亏,会有所收敛,但在河南战事之上,李吉再起风波,将长安李氏置于不测之地,更起了枢密院,兵部的烈对抗,这实乃不智之举。

  世用武,武人势彰,乃时事而然罢了,逆势而行,非大毅力,大智慧不可,李吉有这样的毅力智慧吗?不问可知…。。而今次之事,也不过是借势弄权之举罢了,对长安李氏有百害而无一利。

  于是,第二⽇,外朝之上风平浪静,同门下平章事李圃也终于展现出了他的影响力。

  很快,中书议决,同门下平章事李圃亲自⼊宮进言,附议枢密,兵部所请,并因粮草事,实实在在的参了自己堂弟户部尚书李吉一本,免去其户部尚书之职,贬出京师,以观后效…。

  皇帝陛下自然不准,对这位老臣更是安抚有加。

  沿着走了不知多少次的皇宮道路出了宮门,李圃回望巍峨宏大的皇宮所在,心中黯然…

  做了十几年同门下平章事的他,怎么会被几句温言软语所惑?

  这个时候,他只能想到,当年同门下平章事杨感在堪要离位之前,是不是景兴皇帝陛下也是如此?

  皇家对待臣子,需要表现出他们的宽容,臣子们再是痛苦,也需要表现出对皇家每一个决定的拥护。

  雷霆雨露,具是君恩,不过如此罢了。

  当然,让皇帝陛下没有料想到的是,同门下平章事李圃回去之后,接连上书,开始参劾起了户部尚书李吉及其他几位中书重臣,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用行动表明之前作态,不是什么以退为进的保全之举。

  长安李氏自己先闹了起来,这也让许多人看不明⽩了。

  大秦成武六年的末尾,一下开始热闹了起来。

  但说实话,深知內情之人,无论敌友,都⾼兴不起来,河南战事尘埃终于落定,赏罚之事,也都颁下了明旨。

  河中将士,多有封赏不提,大将军张培贤罚俸,降爵,但看上去却是稳若泰山,再无一丝隐忧。

  河洛将士,赏罚之间,朝廷也弄的分外的清楚明⽩,圣旨到达河洛,河洛军心立时大定,只是河洛颇有残破,还需整饬罢了。

  但大秦朝堂之上的势态,却越加扑朔离。

  户部尚书李吉等人难受不假,这个时候枢密院和兵部也是骑虎难下,被架到了半空当中。

  连赵石已经准备好了两封奏折,都迟迟没有送到御前。

  这个时候,已经深谙官场政争,⾝边又有陆敖,孙文通等人参赞的赵石,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个老家伙,真是愈老弥坚,不好对付。

  这次的事情,皇帝陛下的偏向已经越来越明显,赵石回京最大的作用,其实就是改变了皇帝陛下的心意,保住了大将军张培贤在河洛大军当中的地位。

  至于连带打击户部尚书李吉等文臣这样的事情,也许皇帝陛下会趁势做一做,但和赵石的关系就不大了。

  在长安之变中,可以说他提着刀子,砍下了不少文臣的脑袋。

  但从军至今,除了那一次之外,和文臣集团明争暗斗的事情,他却少有参与,到是和折氏,兵部尚书李承乾,枢密使汪道存这样的武臣有着不少间隙。

  但现在,时移世易,当他面对面站在文臣之前的时候,才发觉,武臣们天然的短板,本无法补⾜。

  就像这一次,文臣们的反击并不算犀利,但却让你有无法措手的感觉。

  朝廷处置一个李吉,甚或是其他几个参知政事,御史什么的也许都很简单,但枢密院和兵部这次有志一同,跟户部尚书李吉等人作对又算哪门子事情?

  若李吉等人纷纷遭了贬斥,那枢密院和兵部的几位大人又该如何自处?

  文臣们在政治斗争当中的手段,是武臣们本无法想象的,同门下平章事李圃,几乎是反手之间,就将武臣们到了角落。

  在此事未定之前,即便是赵石,都不好⼊宮跟皇帝陛下奏事了,不然的话,只要被文臣们抓住了把柄,顿时便会引起朝廷动,这次的错可就不在人家文臣的⾝上了。

  这次,御史们参劾李吉的奏章开始渐渐多了起来,但枢密院和兵部的几位大人,脸⾊却越来越难看,显然,这味道极其的不对劲。

  这一⽇上衙,枢密使李承乾找到了赵石,密谈良久,三人当中,也只这位在朝为官⽇久,煞是决断,知道该是妥协的时候了,这样的事情,看来这位之前也没少做了,兵部尚书当了那么多年,可不只是靠着皇帝宠信便能成的。

  第二⽇,赵石只能无奈的去到中书,以河南战事一些收尾上的事情为由,跟同门下平章事李圃谈了一次。

  至于为什么是赵石前来,而非是其他什么,甚或是枢密使李承乾自己,这里面的规矩和意味,赵石也渐渐深深的体会到了。

  三位当中,加上兵部尚书成峦,可不就是他最合适嘛,既能让李圃好好坐下来平心静气的谈一谈,又能在不落下风之余,没那么重的针锋相对的味道。

  当然,如果赵石现在是枢密使,来的就只能是旁人了。

  (一口气看完别人的文章,深深感觉到了自己的不⾜,阿草还需要更加努力啊…)(未完待续。。)
上一章   将血   下一章 ( → )
河边草的最新架空小说《将血》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将血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将血是河边草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