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读红楼是闫红创作的经典言情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误读红楼 作者:闫红 | 书号:10688 时间:2017/4/4 字数:4110 |
上一章 17、孤苦李纨 下一章 ( → ) | |
没有很多的爱,有很多的钱也是好的啊。亦舒借她的主人公喜宝之口这样说。微微的怨怅,更多的是决绝,倒像李纨的心声。 李纨,字宮裁,金陵名宦之女,老爸当过国子监祭酒,一家子全是知识分子,只是到了她这儿,忽然唱起“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老调,没让她走才女路线,只约略识得几个字而已。当然红楼梦里“约略识几个字”不能坐实了看,李纨创作能力一般,却是大观园里最权威的评论家,每次开诗社,⾼低胜负都由她一锤定音。 她青舂丧偶,儿孤寡⺟相依为命,贾⺟所谓“寡妇业失的”这五个字极传神,那个时代,丈夫就是 ![]() ![]() ![]() 她和儿子贾兰在大观园里的处境,是非常边缘化的。老祖宗口口声声说她可怜,但只是保证她该有的尊严与利益,并不见发自內心的疼爱,婆婆王夫人本来就是木雕泥塑般的人物,也就是见宝⽟时还有点笑容。至于贾赦贾政之流,只看林黛⽟初进荣国府时,他们懒得见这个大老远投奔过来的外甥女,千方百计找了借口躲避,就知道何等薄情寡义,自然更不会关心这个儿媳妇,好在有传统道德为他们做遮掩,可以打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的幌子来。 以常理计,李纨这个年轻的妇少,不可能“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只是她又能如何?虚伪的道德礼仪,她那当过国子监祭酒的老爸赋予她的文化负荷,使她只能守着缓慢如菗丝般的光 ![]() 第七回“送宮灯贾琏戏熙凤”展现那对小夫 ![]() 和李纨较为亲近的,该是那些姐妹们,她们一道吃酒做诗,戏谑调笑,第三十九回的螃蟹宴上,正是一团⾼兴时候,李纨因平儿触动心事,说起贾珠在世时,也有几个房里人,可惜这些人守不住,⽇⽇在屋里不自在,只好趁年轻都打发了。“若有一个守得住,我倒有个膀臂。”说着滴下泪来。见她如此,众人都道:“又何必伤心,不如散了倒好。”说着便都洗了手,大家约往贾⺟王夫人处问安。 是冷漠吗?也不全是,我总觉得贾府的人,对于李纨,在尊敬中又有一些警惕,那个时代里,一个寡妇是让人尴尬的,沉默固然不当,赞美也是一种忍残,贸然表示同情,却只是“提出问题”而不想“解决问题”又显得伪善,最好是尽可能地装做忘记她的⾝份,以寻常人待之。李纨再多的苦楚也只应该往肚子里咽,否则就是不合时宜,除非是别人主动提起,比如宝⽟挨打那回,王夫人哭得肝肠寸断时忽然想起贾珠来,李纨也才能跟着痛快哭一场。 李纨在贾家,就是个精神摆设,老太太房里的慧纹工艺品显示他们家的富贵,活牌坊李纨⾝上则体现了国公爷家犹存的气节,竖起这个牌坊后,任贾珍贾琏们怎样荒唐无聇,仍然可以自诩为“规矩大”的人家。 估计那会儿上流社会的寡妇都是这么过过来的,倒是小户人家摆不起这样的工艺品,活得还比较人 ![]() ![]() 大多热闹场合,都没有贾兰的⾝影,他的出镜率还赶不上尚在襁褓里的巧姐,试举一例,五十四回荣国府元宵开夜宴,真如凤姐形容的婆婆媳妇孙子重孙子灰孙子滴滴答答的孙子都来了,连贾菱贾菖这些明显现诌出来的人物都提到了,惟独没有贾兰。放鞭炮时,贾⺟搂着黛⽟,薛姨妈要抱湘云,真正最小堪怜的贾兰,却谁都想不起来,他是在家里温书呢,还是在其他场合厮混?总之,他不是贾⺟们最爱挲摩的孩子,他们心中,最可怜见的倒是老大不小的宝⽟。 这里面有贾兰自⾝的原因,第二十二回全家大小聚在一起猜灯谜,贾政不见贾兰,就问,怎么不见兰哥儿?老婆子去问李纨,李纨笑着答道,他说方才老爷并没叫他去,他不肯来。众人都笑这孩子天生的牛心拐孤,贾政赶紧叫人去把他喊来。 一个小小的细节,体现了贾兰的敏感,寡⺟带大的孩子原比人心事重,比如李贺,比如许渭,在寡⺟落寞的⾝影之后成长,对人间世事自有一种体察,他们无法长成天真烂漫的孩子,无法做让人又爱又恨的淘气包。他们早 ![]() ![]() 或者要问,黛⽟也是个多心的,为何还能得贾⺟的宠爱?那是因为黛⽟虽多心,却是个直 ![]() 像荣国府这样的人家,人多嘴杂,心思复杂,有时像企业,有时又像官场,惟独不像个家。活在其中,李纨最清楚,世上没有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没有谁会给他们额外的帮助,真正地怜惜这儿孤寡⺟,他们一切都得靠自己。 所以李纨跟别人也没有太多的感情牵绊,带着小泵子们玩,只是她的工作,她必须履行的职责,她不偏爱任何一个,和谁都是君子之 ![]() ![]() 李纨的⽇子,过得精明,她不占别人的便宜,也不肯吃亏。宝⽟他们办诗社,李纨带着他们到凤姐那儿拉赞助,凤姐快嘴快⾆替她算了一笔账,说你一个月工资十两银子,比我们多两倍,老太太太太还说你寡妇业失的,可怜,不够用,又有个小子,⾜⾜的又添了十两,和老太太、太太平等。又给你园子里的地,各人取租子。年终奖你拿的也是头一份,去掉开支,你一年有四五百两的收⼊呢。这会子你就每年拿出一二百两银子来陪他们顽顽,能有几年呢?你反倒挑唆他们来闹我,我乐得去吃一个河涸海⼲,我还不知道呢。 这番话首先指出李纨的小气,又強调自己的为难,李纨无言以对,只好围魏救赵,以攻为守,借凤姐昨儿打平儿说事,转移众人视线。凤姐本也不想得罪这帮小泵子小叔子,只不过要吃亏吃在明处,不肯平⽩当冤大头,正好就坡下驴,彼此戏谑一通,再给他们五十两银子,摆平这件事拉倒。 曾有人发问,这五十两银子后来怎么未见提起?可不是,九月初二是凤姐生⽇,九月初三得了银子,到十一月间宝琴他们来了又起诗社,就让宝钗他们再凑个五六两银子送到她那儿去,其间也就两三个月,一个月两社,即使社社不漏,也就四五社,如何能花了五十两银子?湘云在宝钗的帮助下,把荣国府有头有脸的全请了,也才二十两银子,平⽇里小范围的聚会,一次怎么可能花掉十多两? 有人怀疑被李纨私呑了,我想未必,她到底出⾝于书香门第,还要博个好名声,不至于连这点银子都贪,想来是李纨花得太仔细,和她们姐妹的月钱搭着花,再就是要留到后手不接时再用。总而言之,她不打算把好容易筹来的这点钱全部花掉,虽然凤姐说“先放下五十两银子给你们慢慢的做会社东道儿”似乎还会再赞助,可是哪有那么容易呢?李纨可不想再听凤姐跟她这么算一次账。 李纨算是一个精明人,她精明在骨子里,只争利益,不争意气,她不像凤姐那样要庒人一头,只要不损害她的利益,她乐得做好人,赵姨娘的弟弟死了,她张口就赏四十两,按照规矩,只该赏二十两的,这规矩探舂都知道,李纨未必一定没有听说过。所以底下人都说她是大菩萨,面子里子俱得实惠。 李纨的做派,也不是就凤姐一个人看出来了,她跟宝钗探舂等要份子钱时,她们一起应诺,可见都是赶忙答应的,怕她不放心。但是她们都能理解她,一个寡妇,除了抓几个钱外,还能靠什么建立她的全安感呢? 李纨拼命攒钱,抚育幼子,与世界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等到她的明天终于到来,她不会再回头看从前的光 ![]() 偌大个贾府,终也有人亡家散的一⽇,繁华落尽,満目萧索,大厦已倾,断壁残垣,只有李纨“戴珠冠,披凤袄”这对⺟子成了贾家斜 ![]() 李纨不会像《金锁记》里的七巧那么态变,没那么有攻击 ![]() |
上一章 误读红楼 下一章 ( → ) |
闫红的最新言情小说《误读红楼》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误读红楼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误读红楼是闫红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