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读红楼是闫红创作的经典言情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误读红楼 作者:闫红 | 书号:10688 时间:2017/4/4 字数:3926 |
上一章 15、探春执政始末 下一章 ( → ) | |
1、成大事者的钢铁意志 雄心 ![]() ![]() 说起来是三驾马车,其实是以探舂为主,李纨是面慈心软的大菩萨,宝钗则拿定主意,不⼲己事不张口,一问头摇三不知,执政期间虽略略主动,大方向是不会改变的。惟有探舂,用凤姐的话叫“口里心里都来得,又是我们家的正主儿”暗暗圈定了她是首席执行官。 上层的动 ![]() ![]() 如意算盘落了空,一般的老婆子不过骂骂咧咧一阵子了事,可管家媳妇们个个都是狠角⾊,就要钻空子找茬子,把探舂拉下马。 同样的阵势《⽔浒传》里也有过,那些泼⽪无赖惟恐鲁智深阻碍他们偷菜,设下圈套将他朝粪池边上引,存心让他出一次丑,以后再没勇气管他们的闲事。赵姨娘兄弟的丧葬费,就是管家媳妇们给探舂备下的一个大粪池,虽是小事一桩:赵姨娘的兄弟死了,按理荣国府应该赏钱,至于赏多少,要看死者的⾝份。李纨比照的是袭人之⺟,这时袭人已经获得姨娘的待遇,袭人之⺟与赵姨娘的兄弟都是姨娘家属,较有可比 ![]() 因此李纨决定按袭人之⺟的规格发放银子四十两,看上去很妥帖,却不知荣国府的情况十分复杂,同样是小老婆,又有家生的和外来的之区别。袭人是打小买进来的,叫做外来的,赵姨娘生于此长于此,叫做家生的,外来的亲属去世,要赏四十两银子,家生的只须二十两即可。 这么个弯弯绕,是管家媳妇吴新登家的给李纨探舂设的套,主要还是针对探舂,赵姨娘是她⺟亲,即使她看出不妥,也许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她不打算徇情,庶出⾝份一向是探舂的软肋,必然怕赵姨娘来闹,也只能无奈地抬手放过。 这个天⾐无 ![]() ![]() 探舂不但将四十两银子改成二十两,还一针见⾎地指出吴新登家的险恶用心,说得她哑口无言,领命而去。 但立即,赵姨娘便闹上门来,来得如此突然如此迅速,让我无法不怀疑吴新登家的这边从探舂处出去,那边就直奔赵姨娘屋里了,那意思是,我虽惹了一⾝臊臭,也要熏得你难受。 愚蠢的赵姨娘真的就为二十两来羞辱探舂了,探舂同学真是好样的,虽然气得大哭一场,也决不向恶势力坏风气低头,也不因此就心灰意冷,撒手不⼲,她瞬间失控之后,依旧保持了稳定的心态,将她的管理事业进行到底。 “赵姨娘事件”几乎是一切管理者要遇上的一道坎,它包括了两点,一是下属阻挠,二是亲友说项,要想顺利地迈过去,不但自⾝要行得正做得端,还要有不轻易被打跨的理想主义,探舂纪律严明,铁面无私,职业道德经受住了考验,站定了脚跟,为她的短暂的执政生涯开了个好头。 只不过,看到这一段时还有点替她那个舅舅寒心,昨天刚死,尸骨未寒,正是让亲人们记起种种好处的时候,探舂却坚定地与之划清界限,认为他只是个奴才,自己的舅舅是王夫人的兄弟王子腾,冷酷不下于惜舂。但从另一方面说,凡成大事者大约必须有这等钢铁般的意志吧,探舂的品行与意志都注定了她是一个铁腕人物。 2、从“厉行节约”到“土地改⾰” 探舂的志向并不在于按部就班地管理,她的能力与出⾝,还决定了她是一个天生的改⾰派。 在荣国府,她的位置十分微妙,既不是“被侮辱与损害的”也不是宝⽟这种绝对的“既得利益者”庶出的⾝份使她受到良好的教育,具有一定的能力,同时也给她招来各种复杂的眼光,使她在受伤害的同时,比较清楚地了解社会。 绝对的既得利益者只求稳,希望眼下的秩序一往无前地进行下去,被侮辱与损害的,则求大 ![]() 所以她只是改⾰派,而不是造反派,她的改⾰是从细节开始的,第一件是清理重复浪费现象。 她先拿宝⽟等人开刀,这个切⼊点选得好,宝⽟是荣国府里的漂亮宝贝,老太太眼里凤凰,第一等有面子的人。拿宝⽟开刀,等于杀 ![]() ![]() ![]() 宝⽟他们在学校里,每年有八两银子的点心钱,探舂认为已经有了月钱,这笔开支十分多余,当即命令一笔勾销。 算完了宝⽟他们的账,探舂又算到自己头上,她们的脂粉,原是让买办买了送进来的,但是买办要么拖延,要么就拿劣质产品来搪塞,姐小们只能拿自己的月钱,托别人的 ![]() 这样明目张胆的贪污,可谓在姐小头上动土了,可是⽔至清则无鱼,便是眼里 ![]() 这两件事都是小事,我以为,更多地带有试探 ![]() 这次“土改”不是探舂拍脑袋想出来的,是她外出考察之后,引进的先进经验。荣国府当然不会真的允许一位姐小外出取经,探舂的考察是借了同贾⺟等人去赖家吃酒之便,同样的时间地点,宝⽟和柳湘莲说些儿女情长之事时,探舂却和赖家的女儿讨教理家之道。 就是这一次,她发现,原来一个破荷叶,一 ![]() ![]() ![]() 3、上层缄默,无疾而终 探舂提出大的方案,宝钗完善细部,两人组成完美搭档。清流派黛⽟对探舂遥遥致意,底层人物老婆子们 ![]() ![]() 对于既得利益者,改⾰总是一件令人不慡的事,或者触及他们的利益,或者要改变他们的习惯,倘若一一顾全,改⾰便只会流于⽪⽑。 探舂动作之初,众人愿意避她的风头,天长⽇久这么下去,荣国府上下,怎么会不生出怨艾?赵姨娘只怕就会带头去王夫人那儿告状。还有那些管事的,比如贾芸,他就是通过为大观园栽花种树打捞到第一桶金,林之孝当时拨给了他二百两银子,他只用了五十两,剩下的都装自己口袋里了,探舂把园子承包给老婆子后,他就没了进项,也不会甘心吧?至于外面那些管家,比如林之孝之流,原能赚到贾芸他们的回扣,这下跟他没关系了,心里必极大地不平衡,他们又是在上层面前说得上话的人,少不了要放探舂的⽔。 如此种种,应该是上层对于探舂的改⾰始终保持缄默的原因,凤姐在大观园里弄个小厨房还得到贾⺟的⾼度赞赏,探舂如此声势浩大的改⾰,却没见上面有任何说法。 除了改⾰引起各阶层的动 ![]() ![]() 探舂的改⾰,因此成了一个人的战争,为她 ![]() 浩浩 ![]() ![]() ![]() 许多朝代灭亡之前,都会有一场小小的中兴,会站出来几个有头脑有抱负的人,发动局部的改⾰运动,殊不知这个王朝已经病⼊膏肓,偶尔生一两个新芽,也改变不了枯死的命运。荣国府也是如此,它已经积重难返,上层人物宁可眼睁睁地看着它衰落,也不愿意被一个改⾰者弄得不得安生。 只可惜了贾探舂,她的才⼲与热情被限制在一个大观园里,要是活在现在,她一定是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拿⾼薪的金领,过着自己喜 ![]() |
上一章 误读红楼 下一章 ( → ) |
闫红的最新言情小说《误读红楼》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误读红楼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误读红楼是闫红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