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是李昉、扈蒙、徐铉等创作的经典历史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太平广记 作者:李昉、扈蒙、徐铉等 | 书号:10225 时间:2017/3/27 字数:10259 |
上一章 卷二百五十六·嘲诮四 下一章 ( → ) | |
卢迈 柳宗元 陆畅 平曾 僧灵彻 苏芸 李寰 王璠 韦蟾 封抱一 崔涯 李宣古 杜牧 陆岩梦 李远 李德裕 薛昭纬 崔慎猷 郑薰 唐五经 青龙寺客 罗隐 卢迈 唐宰相卢迈不食盐醋,同列问曰:⾜下不食盐醋,何堪?迈笑而答曰:⾜下终⽇食盐醋,又何堪矣?(出《国史补》) 柳宗元 唐柳宗元与刘禹锡,同年及第,题名于慈恩塔,谈元茂秉笔。时不 ![]() ![]() 陆畅 唐陆畅,云 ![]() 平曾 唐平曾恃才傲物,多犯讳忌。仆 ![]() ![]() ![]() 僧灵彻 唐江西帅韦丹,与东林僧灵彻,忘形之契,篇什唱和,月四五焉。序曰:彻公近以匡庐七咏见寄,及昑咏之,皆丽绝于文圃也(即莲花峰、石镜、虎跑泉、聪明⽔、⽩鹿洞、铁虹桥、康王庙,为七咏)。此七咏(咏字原空缺。据明抄本补)者,俾予益发归欤之兴。且芳时胜侣上游,于三二道人,必当攀跻千仞之峰,观九江之⽔。(⽔字原空缺,据明抄本补)是时也,飘然而去,不希京口之顾;默然而游,不假东门而送。天地为一朝,万物任陶铸。夫二林翼翼,松径幽邃,则何必措⾜于丹霄,驰心于太古矣。偶为《思归绝句》诗一首,以寄上人,法友幸先达其深趣矣。诗云:王事纷纷无暇⽇,浮生冉冉只如云。已为平子归休计,五老岩前必共闻。彻酬曰:年老⾝闲无外事,⿇⾐草座亦容⾝。相逢尽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见一人。(出《云溪友议》) 苏芸 岭表多假吏,而里巷目为使君,而贫窭徒行者甚众。元和中,进士苏芸南地淹游,尝有诗云:郭里多榕树,街中⾜使君。 李寰 唐李寰镇晋州,表兄武恭 ![]() 王璠 唐王璠,自河南尹拜右丞。除书才到,少尹侯继有宴,以书邀之。王判书后云:新命虽闻,旧衔尚在。遽为招命。堪⼊笑林。中京(《⽟泉子》中京作洛中)以为语柄。故事:少尹与大尹,游宴礼隔,虽除官,亦须候止敕也。(出《因话录》) 韦蟾 韦蟾左丞至长乐驿,见李玚给事题名,走笔书其侧曰:渭⽔秦山照眼明,希仁何事寡诗情。只因学得虞姬婿,书字才能记姓名。(出《摭言》) 封抱一 唐封抱一任栎 ![]() 崔涯 唐崔涯,吴楚狂士也,与张祜齐名。每题诗于倡肆,无不诵之于衢路。誉之则车马继来,毁之则杯盘失措。尝嘲一 ![]() 李宣古 唐澧州宴,酒乣崔云娘形貌瘦瘠,每戏调,举罚众宾,兼恃歌声,自以为郢人之妙。李宣古当筵一咏,遂至箝口。诗曰:何事最堪悲,云娘只首奇。瘦拳抛令急,长嘴出歌迟。只见肩侵鬓,唯忧骨透⽪。不须当户立,头上有钟馗。(出《云溪友议》) 杜牧 唐杜牧罢宣州幕,经陕,有酒乣,肥硕而词詟,牧赠诗云:盘古当时有远孙,尚令今⽇逞家门。一车⽩土将泥项,十幅红旗补破裩。尾官寺里逢行迹,华岳山前见掌痕。不须啼哭愁难嫁,待与将书问岳(明抄本问岳作报乐。云溪友议同。)神。(出《云溪友议》) 陆岩梦 唐陆岩梦,桂州筵上赠胡子女诗云:自道风流不可攀,那堪蹙额更颓颜。眼睛深却湘江⽔,鼻孔⾼于华岳山。舞态固难居掌上,歌声应不绕梁间,孟 ![]() ![]() 李远 唐进士曹唐《游仙诗》,才情缥缈,岳 ![]() ![]() 李德裕 唐卫公李德裕,武宗朝为相,势倾朝野。及罪谴,为人作诗曰:蒿棘(棘原作赖,据明抄本改)深舂卫国门,九年于此盗乾坤。两行密疏倾天下,夜一 ![]() ![]() 薛昭纬 唐薛保逊,大中朝,尤肆轻佻,因之侵侮诸叔,故自起居舍人贬澧州司马。子昭纬,颇有⽗风,尝任祠部员外。时李系任礼部员外,王荛任主客员外。正旦立仗班退,昭纬朗昑曰:左金乌而右⽟兔,天子旌旗。荛遽请其下句,应声答曰:上李系而下王荛,小人行缀。闻者靡不大哂。天复中,自台丞累贬登州司马。中书舍人颜荛当制,略曰:凌轹诸⽗,代嗣其凶。(出《摭言》) 崔慎猷 唐自大中洎咸通,⽩敏中⼊相,次毕諴、曹确、罗劭,权使相,继升岩廊,宰相崔慎猷曰:可以归矣,近⽇中书,尽是蕃人。盖以毕、⽩、曹、罗为蕃姓也。始蒋伸登庸,西川李景让览报状,叹曰:不能事斯人也。遽托疾离镇,有诗云:成都十万户,抛若一鸿⽑。亦同慎猷之诮也。大夫赵崇卒,侍郞吴雄叹曰:本以毕⽩待之,何乃乖于所望!惜(惜字原缺,据许本补)其不大拜,而亦讥当时也。(出《北梦琐言》) 郑薰 唐颜摽,咸通中,郑薰下状元及第。先是徐寇作 ![]() ![]() 唐五经 唐咸通中,荆州书生号唐五经,学识精博,实曰鸿儒,旨趣甚⾼,人所师仰。聚徒五百,以束修自给。优游卒岁,有西河、济南之风,幕僚多与之游。常谓人曰:不肖弟子有三变,第一变为蝗虫,谓鬻庄而食也。第二变为蠹鱼,谓鬻书而食也。第三变为大虫,谓卖奴婢而食也。三食之辈,何代无之?(出《北梦琐言》) 青龙寺客 唐乾符末,有客寓止广陵开元寺。因文会话云:顷在京寄青龙寺⽇,有客尝访知事僧,属其忽遽,不暇留连。翌⽇至,又遇要地朝客。后时复来,亦阻他事,颇有怒⾊,题其门而去曰:龛龙去东海,时⽇隐西斜。敬文今不在,碎石⼊流沙。僧皆不能详。(详字原缺,据明抄本补)有沙弥颇解,众问其由,曰:龛龙去,有合字存焉;时⽇隐,有寺字焉;敬文不在,有苟字焉;碎石⼊沙,有卒字焉。此不逊之言,辱我曹矣。僧大悟追访,沓无迹矣。客究沙弥,乃懿皇朝云皓供奉也。(出《桂苑丛谭》) 罗隐 唐裴筠婚箫遘女,问名未儿,便擢进士第。罗隐以一绝刺之,略曰:细看月轮还有意,信知青桂近姮娥。(出《摭言》) 译文 卢迈 柳宗元 陆畅 平曾 僧灵彻 苏芸 李寰 王璠 韦蟾 封抱一 崔涯 李宣古 杜牧 陆岩梦 李远 李德裕 薛昭纬 崔慎猷 郑薰 唐五经 青龙寺客 罗隐 卢迈 唐朝时,有位宰相卢迈不吃盐和醋,同僚们问他:你不吃盐醋,怎么能忍受得了?卢迈笑而回答道:你终⽇吃盐醋,又怎能受得了呢? 柳宗元 唐朝时,柳宗元和刘禹锡同一年考中进士,题名于慈恩塔上,是由谈元茂执笔书写的。当时都不打算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最显著的地方,而写在押 ![]() 陆畅 唐朝人陆畅,云 ![]() ![]() ![]() 平曾 唐朝人平曾,依仗自己有才能而目空一切,因而常常犯忌讳。当时仆 ![]() 僧灵彻 唐朝的江西帅韦丹,与东林的和尚灵彻有着极深厚的友情,经常以诗唱和,每月都有四五次。韦丹在一篇诗评中写道:彻公近⽇把他们匡庐七咏寄于我,昑咏之后,深感其秀丽多彩,是文苑中从未见过的。读过这七咏,使我更加产生回归之意。当芳草争舂之时,与朋友一起上庐山,再邀上三两个道人,一定会攀登上那⾼耸的峰颠,观赏那烟波浩渺的九江⽔。这时候,再飘然而去,不愿多看一眼京口,只是默默地游赏,也不想穿东门而让人相送,天地为一统,万物任逍遥。两侧的树枝掩映,松林间的小路深幽,这还何必再踏⾜于天上,心驰于太古呢?偶有所得,写思归绝句一首,寄于友人,法友将有幸提早知道它的深妙意趣。诗写道:官场中杂事纷纭,没有一个闲暇的⽇子,象浮游的生物一样随着⽔流慢慢地飘动,又象是飘浮的云彩。已经打算好了要退休回去当平民的计划,等我到了庐山的五老峰前你就会听说的。僧灵彻酬答道:年老无事自然天天闲着,旧⾐草座也生活得很好。每次相见都讲要卸职休官的事,可是至今也没在山野的树林下见到你。 苏芸 岭南之地有很多伪装的假官,百姓们都把他们看做了真使官,因为那地方贫困的行人到处都有。唐元和年间,进士苏芸到岭南去游历好长一段时间,他的诗中曾写道:城里有很多的榕树,街中有很多的使官。 李寰 唐朝时李寰镇守晋州。他的表兄武恭 ![]() ![]() 王璠 唐朝时王璠由河南尹迁授尚书省右丞,任命书刚到,少尹侯继便要设宴请客,他写了一封书信邀请王璠。王璠看过信道:新任命的事仅是刚刚听说,原来的官衔还在么,送信的只是打个招呼,真可以载⼊笑林了。京城的人都把此事当做话柄。按当时惯例,小尹和大尹,在一般 ![]() 韦蟾 左丞韦蟾来到长乐驿,看到那里有给事李玚的题名,便提笔在旁边题一首诗:渭⽔秦山这样明媚秀丽的河山展现在你的眼前,可你为什么这样缺少诗情画意。可见你是学得了只为沽名钓誉的楚霸王,所以写字才只是写自己的姓名。 封抱一 唐朝时,封抱一任栎 ![]() 崔涯 唐代的崔涯,是吴楚之地的狂人,与张祜齐名。常常题诗于 ![]() ![]() ![]() ![]() ![]() ![]() 李宣古 唐代时,澧州这个地方的人常有聚宴。有一个酒家的女招待崔云娘本来长得瘦骨露相,可每次戏闹,总要罚大家都得喝酒,加上她会唱歌,自以为是澧州这地方最美妙的人了。有一回李宣古在宴席上咏诗一首,竟使她当场张口结⾆。诗咏道:什么事最可悲?云娘的脑袋就够奇的了。精瘦的拳头猜酒令的时候出拳倒 ![]() 杜牧 唐朝的杜牧辞去宣州幕职,路经陕西时,在店酒里看见一个女招待胖而又害怕讲话,他便赠诗道:当年的盘古有后人,让她在今天还要显示其家门。她把一车⽩土都涂抹在脖子上,把十幅红⾊旗布补在破 ![]() 陆岩梦 唐代人陆岩梦,在桂州的一次宴席上曾赠送一个胡人的女儿一首诗,那诗写道:自叹谈不上什么风流,又哪里忍受得了她皱额时显露出更加衰败的容颜?眼睛如湘江一样深陷下去,鼻子比华岳山还要⾼。舞态的笨重固然很难登于手掌,而那沙哑的歌声就更不能在屋子里环绕了。孟 ![]() 李远 唐朝的进士曹唐《游仙诗》写得意味深远。岳 ![]() ![]() 李德裕 唐代的卫公李德裕,武宗朝曾做过宰相。那时他的权势贯通整个朝野,后获罪被贬,给人写诗道:如今的卫国公门前已长満了蒿草荆棘了,我在此地居住的九年竟被人指责为窃国大盗。那人仅仅上疏两行密奏便使天下倾斜,夜一间 ![]() ![]() 薛昭纬 唐代的薛保逊,宣宗时期,因他 ![]() 崔慎猷 唐朝从大中年到咸通年,先是⽩敏中被授以宰相,接着毕諴、曹确、罗劭也被授以使相(宰相头衔,但本人出使外地),他们相继迁升而可进⼊岩廊。宰相崔慎猷说道:可以归为一类了,近来担任中书令的人,都是蕃邦的人,因为这毕、⽩、曹、罗都是蕃人的姓氏。当初蒋伸派往西川任职的时候,李景让看过通报的状文后感叹道:我不能给这个人做事。于是立即托病离开幕府。当时有诗写道:成都十万户(言西川节度使权势极大),走了一个李景让只不过是扔掉一 ![]() 郑薰 唐朝的颜摽,咸通年间,是由郑薰告诉他考中状元的。在这之前,遇上徐州的藩镇作 ![]() 唐五经 唐代咸通年,荆州有一位号唐五经的书生,学识渊博精深,实际可以叫做学者。旨趣⾼雅,为人们所敬仰,在他门下集聚了五百生学。他一向严于律己并过着自给自⾜的生活,一年之中总是悠闲自得,大有西河济南人的风范。幕僚们都⾼兴与他一起去游历。他常对人讲:不肖弟子有三种变化:第一种变为蝗虫,可称之为卖了庄稼而吃喝掉;第二种变作蛀虫,是说把书籍卖了而吃喝掉;第三种变成大虫(老虎),把婢奴卖了而吃喝掉。这三种吃喝的人,哪一个朝代没有? 青龙寺客 唐朝乾符年末,有一位客人暂住于广陵的开元寺。因举行文会讲故事说了这样一件事:有位客人刚刚到了京城的青龙寺,要拜访寺中的住持,可是正遇上别人正在访他,那客人曾嘱那位住持和尚要抓紧些,因为他没有更多的时间在这里逗留。第二天那客人又去拜访,可是又遇上重要地方的客人来见住持。后来那客人又来过,也都由于住持因有其他事情而不能晤谈,那官人很不⾼兴,于是将留言题于住持的门上而去。那留言写道:龛龙去东海,时⽇隐西归,敬文今不在,碎石⼊流沙。和尚们都不明⽩是什么意思,有一个小和尚却非常了解其中的奥妙。大家问他是什么意思,他说:龛龙去了,还有合字存;时(繁体字作时)⽇隐,还留下了寺字;敬文不在,还有苟字;碎石⼊沙,还有个卒字。合在一起是"合寺苟卒",这是很不好听的话,是在侮辱我们。住持和尚明⽩后去追寻那个客人,那人早已走得无影无踪。寄住开元寺的客人曾追问一个小和尚,这才知道他原来是宮廷中的云皓供奉。 罗隐 唐朝时,裴筠与箫遘的女儿订婚,在问过女方名字和生辰八字不久,便中了进士。罗隐写了一首绝句讥刺他,其中写道:仔细看看那圆月(暗指婚姻)还是有情意的,更叫人相信青桂是靠近嫦娥的(暗指靠裙带关系)。 |
上一章 太平广记 下一章 ( → ) |
李昉、扈蒙、徐铉等的最新历史小说《太平广记》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太平广记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太平广记是李昉、扈蒙、徐铉等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