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是李昉、扈蒙、徐铉等创作的经典历史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太平广记 作者:李昉、扈蒙、徐铉等 | 书号:10225 时间:2017/3/27 字数:16339 |
上一章 卷二百三十八·诡诈 下一章 ( → ) | |
刘龙子 郭纯 王燧 唐同泰 胡延庆 朱前疑 宁王 安禄山 ⽩铁余 李庆远 刘玄佐 张祜 大安寺 王使君 刘崇⻳ 李延召 成都丐者 薛氏子 秦中子 李全皋 文处子 刘龙子 唐⾼宗时,有刘龙子妖言惑众。作一金龙头蔵袖中,以羊肠盛藌⽔,绕击之。每聚众,出龙头,言圣龙吐⽔,饮之百病皆差。遂转羊肠⽔于龙口中出,与人饮之,皆罔云病愈。施舍无数。遂起逆谋,事发逃窜。捕访擒获,斩之于市,并其 ![]() 郭纯 东海孝子郭纯丧⺟,每哭则群乌大集。使检有实,旌表门闾。后讯,乃是孝子每哭,即撒饼于地,群乌争来食之。其后数如此,乌闻哭声以为度,莫不竞凑。非有灵也。(出《朝野佥载》) 王燧 河东孝子王燧家,猫⽝互啂其子。州县上言,遂蒙旌表。乃是猫⽝同时产子,取猫儿置⽝窠中,取⽝子置猫窠內。饮贯其啂,遂以为常,殆不可以异论也。自知连理木、合 ![]() 唐同泰 唐同泰于洛⽔得⽩石紫文,云圣⺟临⽔,(明抄本⽔作人)永昌帝业。进之,授五品果毅,置永昌县。乃是将石凿作字,以紫石末和药嵌之。后并州文⽔县于⾕中得一石,还如此,有武兴字,改文⽔为武兴县。自是往往作之,后知其伪,不复采用,乃止。(出《国史补》,按见《朝野佥载》卷三) 胡延庆 襄州胡延庆得一⻳,以丹漆书其腹曰:天子万万年。以进之,凤阁侍郞李昭德以刀刮之并尽。奏请付法,则天曰:此非恶心也。舍而不问。(出《国史补》,按见《朝野佥载》卷三) 朱前疑 则天好祯祥,拾遗朱前疑说梦云:则天头⽩更黑,齿落更生。即授都官郞中。司刑寺系三百余人,秋分后,无计可作。乃于內狱外罗墙角边,作圣人迹长五尺。至夜半,众人一时大叫。內使推问,对云:昨夜有圣人见,⾝长三丈,面作金⾊。云:"汝等并冤枉,不须忧虑。天子万年,即有恩赦放汝。"把火照视,见有巨迹。即大赦天下,改为大⾜元年。(出《唐国史》,明抄本作出《朝野佥载》) 宁王 宁王尝猎于鄠县界,搜林,忽见草中一柜,扃钥甚固。命发视之,乃一少女也。询其所自,女言姓莫氏,⽗亦曾仕。昨夜遇一火贼,贼中二人是僧,因劫某至此。含嚬上诉,冶态横生。王惊悦之,遂载以后乘。时方生猎一熊,置柜中,如旧锁之。值上方求极⾊,王以莫氏⾐冠子女,即⽇表上之,且具所由。上令充才人。经三⽇,京兆府奏:鄠县食店,有僧二人,以万钱独赁房一⽇夜。言作法事,唯舁一柜⼊店中。夜深, ![]() ![]() 安禄山 玄宗幸爱安禄山,呼禄山为子。尝于便殿与杨妃同宴坐,禄山每就见,不拜玄宗而拜杨妃。因顾问曰:此胡不拜我而拜妃子,意何在也?禄山对云:臣胡家,只知有⺟,不知有⽗故也。笑而舍之。禄山丰肥大腹,帝尝问曰:此胡腹中何物,其大乃尔。禄山应声对曰:臣腹中更无他物,唯⾚心耳。以其言诚,而益亲善之。(出《开天传信记》) ⽩铁余 ⽩铁余者,延州嵇胡也,左道惑众。先于深山中埋一铜佛像柏树之下,经数年,草生其上。诒乡人曰:吾昨夜山下过,见有佛光。于是卜⽇设斋,以出圣佛。及期,集数百人,命于非所蔵处劚,不得。则诡曰:诸人不至诚布施,佛不可见。是⽇,男女挣施舍百余万。即于埋处劚之,得其铜像。乡人以为圣人,远近相传,莫不 ![]() ![]() ![]() 李庆远 中郞李庆远狡诈轻险。初事皇太子,颇得出⼊。暂时出外,即恃威权。宰相以下,咸谓之要人。宰执方食即来,诸人命坐,即遣一人门外急唤云:殿下见召。匆忙吐饭而去。诸司皆如此计,请谒嘱事。卖官鬻狱,所求必遂焉。东宮后稍稍疏之。仍潜⼊仗內,食侍官之饭。晚出外,腹痛大作。犹诈云:太子赐瓜,咽之太多,以致斯疾。须臾霍 ![]() 刘玄佐 汴州相国寺,言佛有汗流。节度使刘玄佐遽命驾,自持金帛以施。⽇中,其 ![]() 张祜 进士崔涯、张祜下第后,多游江淮。常嗜酒,侮谑时辈。或乘其饮兴,即自称豪侠。二子好尚既同,相与甚洽。崔尝作侠士诗云:太行岭上三尺雪,崔涯袖中三尺铁。一朝若遇有心人,出门便与 ![]() ![]() ![]() ![]() 大安寺 唐懿宗用文理天下,海內晏清。多变服私游寺观。民间有奷猾者,闻大安国寺,有江淮进奏官寄吴绫千匹在院。于是暗集其群,就內选一人肖上之状者,⾐上私行之服,多以龙脑诸香薰裛,引二三小仆,潜⼊寄绫之院。其时有丐者一二人至,假服者遗之而去。逡巡,诸⾊丐求之人,接迹而至,给之不暇。假服者谓院僧曰:院中有何物,可借之。僧未诺间,小仆掷眼向僧。僧惊骇曰:柜內有人寄绫千匹,唯命是听。于是启柜,罄而给之。小仆谓僧曰:来⽇早,于朝门相见,可奉引⼊內,所酧不轻。假服者遂跨卫而去。僧自是经⽇访于內门,杳无所见,方知群丐并是奷人之 ![]() 王使君 王凝侍郞案察长沙⽇,有新授柳州刺使王某者,不知何许人,将赴所任。抵于湘川。谒凝。凝召预宴于宾佐。王(明抄本凝召宴于宾佐王作王君请司宾吏上)启凝云:某是侍郞诸从(明抄本从作院)子侄,合受拜。凝遽问云:既是吾族,小名何也。答曰:名通郞。凝乃谓左右曰:促召郞君来。逡巡,其子至。凝诘曰:家籍中有通郞者乎?其子沉思少顷,乃曰:有之,合是兄矣。凝始命邀王君,则受以从侄之礼。因从容问云:前任何官?答曰:昨罢职北海盐院,旋有此授。凝闻之,不悦。既退,凝复召其子谓曰:适来王君,资历颇杂,的非吾之枝叶也。遽征属籍,寻其派,乃有通郞,已于某年某⽇物化矣。凝睹之怒。翌⽇,厅內备馔招之。王君望凝, ![]() ![]() 刘崇⻳ 刘崇⻳以清俭自居,甚招物论。尝召同列餐苦荬饆饠。朝士有知其矫,乃潜问小苍头曰:仆 ![]() 李延召 王蜀将王宗俦帅南梁⽇,聚粮屯师。⽇兴工役,凿山刊木,略不暂停。运粟泛舟,军人告倦。岷峨之人,酷好释氏。军中皆右执凶器,左秉佛书。诵习之声,混于刁斗。时有健卒李延召,继年役于三泉黑⽔以来,采斫材木,力竭形枯,不任其事。遂设诈陈状云:近者得见诸佛如来,乘舆跨象,出⼊岩崖之中,飞升松柏之上。如是之报甚频,某虽在戎门,早归释教。以其课诵至诚,是有如此感应。今乞蠲兵籍,截⾜事佛。俾将来希证无上之果。宗俦判曰:虽居兵籍,心在佛门。修心于行伍之间,达理于幻泡之外。归心而依佛氏,截⾜以事空王。壮哉貔貅,何太猛利!大愿难阻,真诚可嘉。准状付本军,除落名氏。仍差虞侯,监截一⾜讫,送真元寺收管洒扫。延召(延召原作焚修,据明抄本改。)比 ![]() 成都丐者 成都有丐者诈称落泊⾐冠。弊服褴缕,常巡成都市鄽。见人即展手希一文云:失坠文书,求官不遂。人皆哀之,为其言语悲嘶,形容憔悴。居于早迁桥侧。后有势家,于所居旁起园亭, ![]() 薛氏子 有恭氏二子野居伊阙。先世尝典大郡,资用甚丰。一⽇,木 ![]() ![]() 秦中子 秦川富室少年有能规利者蔵镪巨万。一⽇逮夜,有投书于其户者,仆执以进。少年启封,则蒲纸加蜡,昧墨斜翰,为其先考所遗者。曰:汝之获利,吾之冥助也。今将有大祸,然吾已请于 ![]() ![]() 李全皋 护军李全皋,罢淮海监临⽇,寓止于开元寺。以朝廷艰梗,未获西归。一旦,有小校引一道人,云能通炉火之事,全皋乃延而礼之,自此与之善。一⽇语及⻩⽩之事,道人曰:唯某颇能得之。可求一铁鼎,容五六升以上者,⻩金二十余两为⺟,⽇给⽔银物药,大候⾜而换之。莫穷岁月,终而复始。李甚喜其说,顾囊有金带一条,可及其数,以付道人。诸药既备。周火之⽇后,⽇躬自看验。居数⽇微倦,乃令家人亲爱者守之。⽇数既満,斋沐而后开视,⻩金烂然,的不虚也。李拜而信之。三⽇之內,添换有征。一旦道人不来,药炉一切如旧。疑骇之际,俄经再宿。久待讶其不至,不得已,启炉视之,不见其金矣。事及导引小校,代填其金而止。道人绝无踪迹。(出《桂苑丛谈》) 文处子 有处子(明抄本子作士)姓文,不记其名,居汉中。常游两蜀侯伯之门,以烧炼为业。但留意于炉火者,咸为所欺。有富商李十五郞者,积货甚多。为文所惑,三年之內,家财罄空。复为识者所诮,追而聇之,以至自经。又有蜀中大将,屯兵汉中者,亦为所惑。华 ![]() ![]() 译文 刘龙子 郭纯 王燧 唐同泰 胡延庆 朱前疑 宁王 安禄山 ⽩铁余 李庆远 刘玄佐 张祜 大安寺 王使君 刘崇⻳ 李延召 成都丐者 薛氏子 秦中子 李全皋 文处子 刘龙子 唐⾼宗时,有个叫刘龙子的人妖言惑众。他制作一个金龙头蔵在⾐服袖子里,龙头后面套上一段装⼊蜂藌⽔的羊肠子。每到人多的地方,刘龙子便从袖口里露出金龙头,对人们说他这只神龙能从嘴中往外呑⽔,喝了后百病都能治好。说完,他转动羊肠,于是蜂藌⽔就从金龙口中流出来。喝了蜂藌⽔的人,都谎说自己⾝上的病痊愈了。刘龙子⽩送人喝了一些后,就起了坑骗人的坏心,用这种方法骗取了许多钱物。后来,事情败露后他逃走了。最终还是被官府查访捉获,拉到街市口斩首示众。连同他的同 ![]() 郭纯 东海郡有个叫郭纯的孝子死了⺟亲后,每次哭⺟都有许多鸟雀来到他跟前。官府派人来察验,确实是这样。于是,官府为这位孝子立牌坊,用来表彰他这一族人。后来得到消息,原来是这位孝子每次哭⺟前,在地上撒上饼子,因此群鸟都争着来拣吃。经过多次训练后,形成了条件反 ![]() 王燧 河东孝子王燧家里,猫与狗互挽着脯啂它们的崽。州县得知这一情况后向上呈报,于是王燧得到了官府的表彰。其实是他家的猫与狗同时生崽,他将猫崽放在狗窝里,又将狗崽放在猫窝里,互相吃惯了 ![]() ![]() 唐同泰 唐同泰在洛⽔中得到一块⽩⾊石头,上面镌有紫⾊的文字,是圣⺟临⽔,永昌帝业八个字。唐同泰将这块⽩石进献给皇上,被授与五品果毅统管府兵,并且在这地方设立永昌县。其实,唐同泰先在⽩石上凿刻上字,再用紫⾊的石末和药嵌在字上面。后来,并州文⽔县有人在山⾕中得到一块石头,也是这样,上面有武兴两个字。于是改文⽔为武兴县。从自,常常有人这样作假。后来,知道都是人工伪造的,官府不再采用了,才制止住了这股不正的风气。 胡延庆 襄州有个叫胡延庆的人得到一只乌⻳,用丹漆在乌⻳的肚腹上写上天子万万年六个字,并将这只乌⻳进献给朝廷。凤阁侍郞李昭德用刀将乌⻳肚腹上的字都刮掉了,并上奏武则天皇后,用法律来制裁胡延庆。武则天回答说:这样做并不是什么坏心啊。于是将这件事丢在一边,不再过问。 朱前疑 武则天崇尚吉祥的征兆。拾遗朱前疑说他作了一个梦,梦见了武则天⽩头发变成了黑头发,牙齿掉落后又生长出新的牙齿来。当即就被则天女皇授予了都官郞中。司刑寺里关押了三百多名囚犯。秋分过后,没有什么事情可做,这些犯人中有人在內狱外侧墙角边,作成圣人的脚印,长五尺。到了半夜,这些囚犯一齐大喊大叫。內监推问他们出了什么事?回答说:昨天半夜有一位圣人出现在內狱院子里,⾝⾼三丈,脸似涂金。这位圣人对我们说:"你们都是冤枉的,不用忧虑。天子能活一万岁,会马上施恩大赦你们的。"內监用火把照着看地上,果然见到有圣人的大巨脚印,就把这件事上奏给武则天女皇。则天女皇立即大赦天下的囚犯,并改之为大⾜元年。 宁王 宁王有一次在鄠县山中狩猎,搜索树林,忽然看见草丛中有一只柜子,关闭锁得特别牢固。宁王让人将这只柜子打开一看,柜子里装的是一位妙龄少女。宁王询问她从哪里来的?少女言说自己姓莫,⽗亲也曾任过官职。昨天晚上遇到一伙盗贼,将她抢劫到这里。盗贼中有两个还是和尚。这位少女娥眉微蹙地向宁王诉说此事,妖冶之态不断变化,面部表情非常丰富,宁王见了非常惊异喜悦。于是将这位少女放在后车中,运回府里。当时正好猎到一只活熊,就将这只活熊放在柜子里,原样锁好。这时正赶上玄宗皇帝下诏天下,搜求极端美丽的女子。宁王就将很有教养、深明礼仪的莫氏女进献玄宗皇帝,并上表言明她的来历,玄宗皇帝将莫氏女封为才人。三天后,京兆府上报玄宗皇上说:鄠县一家旅店,来了两个和尚,用一万钱包租了一个房间住了一天一宿,说是作法事。这两个和尚只抬着一只大柜来到旅店。当晚夜深,只听到和尚包住的屋子里 ![]() 安禄山 唐玄宗非常宠爱安禄山,叫安禄山为义子。一次,玄宗赏赐安禄山在便殿与杨贵妃坐在一桌上吃饭。安禄山每次回京朝见,不拜玄宗而拜杨贵妃。玄宗皇帝问安禄山:你这个胡儿不拜我而拜贵妃,是什么意思?安禄山回答说:我是胡人,只知道有⺟亲,不知道有⽗亲啊!玄宗皇帝听后笑着让安禄山走了。安禄山⾝体肥胖、大腹便便。玄宗皇帝有一次问安禄山:你这胡儿肚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这样大啊?安禄山回答说:我肚子里没有别的东西,只有对⽗皇的一颗忠心啊!安禄山因为他表面会说奉承话,而⽇益得到玄宗皇帝的宠幸。 ⽩铁余 ⽩铁余,是延州嵇山的一位胡人,用旁门左道 ![]() ![]() ![]() ![]() ![]() 李庆远 中郞李庆远,为人狡诈轻躁奷险。他刚刚事奉皇太子时,很能上窜下跳出⼊宮门噤中。有时到外面去,就显示他的威势权力。因此,宰相以下的员官们,都称呼他为要人。每到吃饭时,李庆远刚刚坐下没吃几口,李庆远就暗中派一个人在门外喊:太子殿下召见李中郞!李庆远急忙将嘴里的饭吐出来去见太子。李庆远对各个部门,都用这种办法。不论是谁请求见到他,托付他办事,以及买卖官职、花钱减刑,凡是求他办的事情,一定都能办到。太子后来渐渐疏远了李庆远。一次,李庆远偷偷进⼊卫士的住所,偷吃了卫士们的饭菜。晚上外出,突然肚子痛得难以忍受,他还跟人们夸说是太子赏赐给他一只瓜,吃得太多了,以致于将肚子吃疼了。过了不一会儿,李庆远上吐下泻。吐出来卫士们吃的耝米饭,以及⻩臭变质的韭菜等,吐得満地都是。凡是小人得宠,多数都是这种样子! 刘玄佐 汴州相国寺,传言说有尊佛像⾝上有汗流出来。节度使刘玄佐立即亲自到相国寺,亲自将金帛等物布施给这尊佛像。这天中午,刘玄佐的 ![]() 张祜 进士崔涯、张祜落第后,经常在江淮一带游走。经常聚众饮酒,侮辱戏谑当时有名望的人;或者乘着酒兴,自称为江湖上的豪侠。这两个人的喜好崇尚相同,因此相处得特别融洽。崔涯曾经写首赞颂侠士的诗。诗是这样的:太行岭上三尺雪,崔涯袖中三尺铁。一朝若遇有心人,出门便与 ![]() ![]() 大安寺 唐懿宗用文治理家国,注重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因此海內清平,国泰民安。懿宗多次改穿便装扮作普通人,游览寺院、道观。一次,有一伙狡猾奷诈的人,听说大安国寺院中,寄放着江淮进奏官进献给朝廷的吴绫一千匹。他们暗中串联谋划,挑选出一个长相很象懿宗皇帝的人,穿上皇上私游时穿的⾐服扮成皇上,并用龙脑等多种香料熏染⾐服,带着二三个小仆人来到大安国寺寄放吴绫的院落中。当时有一二个乞丐来到院中,假扮皇上的这个贼人分给他们一些钱后打付他们离开这里。过了一会儿,各种各样的乞丐接连不断地来到院中向假扮皇上的人行乞讨。这个假扮的贼人施舍不过来,对寺院的僧人说:寺院里有什么东西,暂借我用用。僧人没有立即答应,假扮的小仆人向僧人递眼⾊,暗示是皇上微服私访。僧人无比惊惶恐惧,连连说:寺院柜里有他人寄放的吴绫一千匹,听候吩咐。于是,假扮的皇上命令打开柜子,将一千匹绫都施舍给了那些乞丐。假扮的小仆人对僧人说:明天早晨,在朝门相见。我奉皇上之命引导你进⼊宮內,不会少还给你的。说完,服侍假皇帝骑上驴背,扬长而去。第二天从早到晚,大安国寺的僧人都在宮门边等候寻找,连个人影都没等着。这才知道昨⽇在寺院借绫的皇上和那些乞讨的乞丐,都是奷人贼 ![]() 王使君 侍郞王凝在长沙查处期间,有位新近授任的柳州刺史王某人,不知道他是哪地方的人,在赴任途中经过长沙时,请求拜见王凝。王凝得知后,先请他跟僚属们一块饮酒。席间,这位王刺史对王凝说:我本是侍郞你的几个堂侄中的一位,今天应该受小侄一拜。王凝立刻问他:既然是我族上的人,请问你小名叫什么?王某人回答说:侄子小名通郞。王凝对手下人说:快召唤我的儿子来。不一会儿,王凝的儿子被召来了。王凝问儿子:我们王家户册上有通郞这个名字吗?王凝儿子沉思一会儿,回答道:有这个人,应当是我的哥哥。王凝这才正式邀请这位王某人,并且接受了他以堂侄的礼数的参拜。王凝随便问王某人:这之前你任的是什么官职?王某人回答说:这之前刚刚辞去北海盐院的官职,紧接着就授小侄柳州刺史。王凝听了很是不⾼兴,立即起⾝告辞。又将儿子叫到跟前,说:刚才来的这个姓王的,他的资历很是复杂,确实不是我们王家族人。说完,立即取出王家户册,查找分枝族系,确实有位堂侄叫通郞,但是已在某年某⽇死去了。王凝看了后,很是生气。第二天,在厅堂上准备好了酒宴招待这位王某人。王某人来了后,看到王凝就要下跪参拜。忽然被两位⾝強力壮的仆夫左右拉住,扶他站起来,不能鞠躬。王凝上前对王某人说:你不是我们王家宗族的人。昨天错误地接受你的参拜,现在我奉还给你。说完,如数回拜王某。二位仆人退下,王凝让这位王某人⼊坐就餐,又对他说:当今天下清平,国泰民安。以后不可以再随便认宗。在场的员官和办事人员听了后,都嗤笑不已。这位王某人満脸愧羞,酒菜也吃不下去。只坐了一会儿,就局促不安地告辞走了。 刘崇⻳ 刘崇⻳平素以清廉节俭自居,很是招到众人的议论。他曾经召请同僚到他家吃苦荬菜和包馅的面食饽饽。朝中的员官中有人知道刘崇⻳故意这样作给人看,于是偷偷问他家的小伙夫:仆 ![]() 李延召 五代时,前蜀王氏王朝的将领王宗俦统帅南梁期间,搜聚粮草,发动士卒屯垦。每天都让兵卒做工服役。凿山开路,砍伐树木,一刻也不停歇。还让士兵撑船运送粮食,全军上下都叫苦不叠。岷峨一带的百姓民众,酷爱佛教。军中所有的人,都右手拿着兵器,左手拿着佛经。读诵佛经的声音,跟巡更通报时辰的刁斗声混在一起。当时,有一个体魄健壮的兵卒叫李延召,连年来在三泉黑⽔服役,采伐木材,劳累得⾝体枯瘦如柴,精疲力竭,已经砍伐不动木材了。于是,他设计欺骗王宗俦,说:我最近见到了如来佛,或乘坐车舆,或骑在大象上,在山崖绝壁上行走,或在松柏树上飞腾。李延召频繁地上报这样的事情,而且还说:我虽然⾝在军门,心却早就皈依了释教佛门。因为我每天诵读佛经,这种真诚感动了诸位神佛,才使他们现⾝让我看见。我现在乞求长官取消我的军籍,截取我一只脚,让我事奉佛主吧。使我将来能修成无上至⾼的境界。王崇俦在李延召报送的申请书上批示道:虽然⾝在军籍,却心在佛门。修心在行伍之间,达理于虚幻无常之外。决心皈依佛教,情愿截⾜以事奉从未见过的佛主。豪壮啊兵士,何必这么凶暴忍残啊!你这样的宏大志向难以阻拦,你的真诚事佛理应嘉奖。特此批准这份申请,请 ![]() 成都丐者 成都有一个乞丐,伪称自己是潦倒落魄的读书人,用来骗人。这个乞丐通⾝穿着破败褴缕的⾐服,经常在成都集市间游走。见人就将手中的一篇文章展示让人看,说:我丢失了任职的文书,才当不上官了。人们听了他这悲悲切切的话语,看到他那憔悴的容颜,都非常同情可怜他。这个乞丐住在成都早迁桥旁边。后来,一个很有权势的人家,在他居住的旁边建造起一座园亭,想再扩大地面修建池塘馆舍,就強行买下了他居住的这块地⽪。待到扒倒这个乞丐外面破败的门洞后,见里面两间大屋中到处都装満了各种钱币,估计能有好几千万,附近的邻居没有一家知道他有这么多钱。于是,全成都市的人,都呼求在官府任职的家里人辞官不作而当行乞的落魄读书人。 薛氏子 有薛家兄弟二人居住在伊阙的郊野。兄弟俩的先人曾经在大都市担任过官职,因此,家中很是富有。草木茂盛的初夏里的一天,天气晴朗,忽然有人敲薛家哥俩的院门。开门一看,原来门外站着一位道士,脚下穿着草鞋,脸上⽩髯如雪,气质清古不凡。道士说:我云游的路途上⾝患疾病口渴,施主请施舍给贫道一杯⽔喝。薛家兄弟二人将这位道士请⼊厅堂⼊座,待为宾客。这位道士坐下后,谈吐⾼雅,议论深奥,深谙道家的哲理。过了一会儿,道士又说:我并不是因为渴了来讨碗⽔喝的。我拄着拐杖经过这里,发现你这儿有祥瑞之气。从你家院落往东南走一百步,是不是有五株松树长在那儿?薛家兄弟回答说:那是我家的田地。道士听了后更加 ![]() ![]() 秦中子 在秦川,有一家富有的少年,擅长经营获利,家中蔵钱巨万。一天晚上,有封书信扔在这位少年家院內,仆人取回来给少年。少年打开信封,看是蒲草纸上面用蜡油缄封的,用⽑笔斜着写在黑暗无光的信纸上,是他死去的⽗亲写给他的信。信上说:你能获得这么多的利,是我在 ![]() ![]() ![]() ![]() 李全皋 护军李全皋,辞去淮海监那天,暂时居住在开元寺中。因为朝廷阻难,没能得到允许回到他西部老家。一天,有一位小校引荐一位道人来见李皋。这位道人说他通晓用炉炼金的秘法,李全皋听了后以礼相待,从此两人关系⽇渐友善。一天谈到用炉炼金的事情,道人说:只有贫道我擅长这种密法。你可以寻找到一只铁鼎,能装五六升以上那么大的,再拿来⻩金二十多两做⺟本,每天往鼎里加添⽔银等物药,待火候炼⾜了再更换。不要计算什么时候能炼好这一炉,终而复始,一直炼下去,你就会得到无穷无尽的⻩金啊。李全皋听后大喜,看看自己行囊中有金带一条,大约有二十多两重, ![]() ![]() 文处子 有一个姓文的处士,不记得他叫什么名字啦,居住在汉中。这位文处士,经常来往于两蜀侯伯等权贵之家,以炼金为职业。但凡想要通过炼金发财的人,都受过这位文处士的诈骗。有位富商叫李十五郞,积聚的财产很多。被文处士 ![]() ![]() ![]() ![]() ![]() |
上一章 太平广记 下一章 ( → ) |
李昉、扈蒙、徐铉等的最新历史小说《太平广记》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太平广记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太平广记是李昉、扈蒙、徐铉等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