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是李昉、扈蒙、徐铉等创作的经典历史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太平广记 作者:李昉、扈蒙、徐铉等 | 书号:10225 时间:2017/3/27 字数:16248 |
上一章 卷二百零三·乐一 下一章 ( → ) | |
乐 舜⽩⽟琯 师延 师旷 师涓 楚怀王 咸![]() 卫道弼曹绍夔 裴知古 李嗣真 宋 沇 王仁裕 李师诲 琴 玙璠乐 刘道強 赵后 马融 杨秀 李勉 张弘靖 董庭兰 蔡邕 于頔 韩皋 王中散 瑟 阮咸 乐 舜⽩⽟琯 舜之时,西王⺟来献⽩⽟琯。汉章帝时,零陵文学奚景于冷道舜祠下得笙⽩⽟琯。知古以⽟为琯,后乃易之以竹为琯耳。夫以⽟作音,故神人和,凤凰仪也。(出《风俗通》) 师延 师延者,殷之乐工也。自庖皇以来,其世遵此职。至师延精述 ![]() ![]() ![]() ![]() ![]() ![]() ![]() ![]() ![]() 师旷 师旷者,或云出于晋灵之世。以主乐官,妙辩音律,撰兵书万篇,时人莫知其原裔,出没难详也。晋平公时,以 ![]() ![]() ![]() 师涓 师涓者出于卫灵公之世。能写列代之乐,善造新曲,以代古声,故有四时之乐。舂有《离鸿》、《去雁》、《应苹》之歌;夏有《明晨》、《焦泉》、《朱(朱原作之,据明抄本改)华》、《流金》之调;秋有《商飚》、《⽩云》、《落叶》、《吹蓬》之曲;冬有《凝河》、《流 ![]() ![]() 楚怀王 洞庭之山浮于⽔上,其下金堂数百间,帝女居之。四时闻金石丝竹之声彻于山顶。楚怀王之时,与群才赋诗于⽔湄。故云,潇湘洞庭之乐,听者令人难老,虽《咸池》《萧韶》不能比焉。每四仲之节,王尝绕山以游宴。各举四仲之气,以为乐章。惟仲舂律中夹钟,乃作轻流⽔之诗,宴于山南。时中蕤宾,乃作《皓露》《秋霜》之曲。其后怀王好进奷雄,群贤逃越。屈平以忠见斥,隐于沅澧之间。王迫逐不已,乃赴清冷之渊。楚人思慕之,谓之⽔仙。(出《王子年拾遗记》) 咸 ![]() 秦咸 ![]() 隋文帝 隋文帝开皇十四年,于翟泉获⽟磬十四。悬之于庭,有二素⾐神人来击之,其声妙绝。(出《洽闻记》) 唐太宗 唐太宗留心雅正,励精文教。及命太常卿祖孝孙正宮商,起居郞吕才习音韵,协律郞张文收考律吕。平其散滥,为之折衷。作降神乐,为九功舞,天下靡然向风矣。初孝孙以梁陈旧乐杂用吴楚之音,周齐旧乐多涉胡戎之伎,于是斟酌南北,考以古音,而作大唐雅乐。以十二律,各顺其月,旋相为宮。按《礼记》云,大乐与天地同和。《诗序》云,太平之音安以乐,其政和。故制十二和之乐,合三十曲八十四调。祭环丘以⻩钟为宮,方泽以大吕为宮,宗庙以太簇为宮。五郊 ![]() 又 润州曾得⽟磬十二以献。张率更叩其一曰:晋某岁所造也。是岁闰月,造磬者法月数,当有十三个,缺其一,宜如⻩钟东九尺掘。必得焉。求之,如言所得。(出《国史异纂》)又 贞观中,景云见,河⽔清。张率更制为《景云河清歌》,名曰燕乐,今元会第一奏是也。(出《国史异纂》) 又 太宗之平刘武周,河东士庶歌舞于道,军人相与作秦王破阵乐之曲。后编乐府云。 又 《破阵乐》,被甲持戟,以象战事。《庆善乐》,长袖曳屣,以象文德。郑公见奏《破阵乐》,则俯而不视;《庆善乐》,则玩之不厌。(出《国史异纂》) 卫道弼曹绍夔 乐工卫道弼,天下莫能以声欺者。曹绍夔与道弼皆为太乐,合享北郊。御史怒绍夔, ![]() ![]() 裴知古 裴知古奏乐,谓元行冲曰:金石谐和,当有吉庆之事,其在唐室子孙耳。其月,中宗即位。(出《谭宾录》) 又 裴知古 知古直太常,路逢乘马者。闻其声,窃言曰:此人即当堕马。好事者随而观之,行未半坊,马惊殆死。又尝观人 ![]() 李嗣真 唐朝承周隋离 ![]() 宋沇 宋沇为太乐令,知音近代无比。太常久亡徵调,沇考钟律得之。(出《国史补》) 沇为太常丞,尝一⽇早于光宅佛寺待漏,闻塔上风铎声,倾听久之。朝回,复止寺舍。问寺主僧曰:上人塔铃,皆知所自乎?曰:不能知。沇曰:其间有一是古制。某请一登塔,循金索,试历扣以辨之,可乎?僧初难后许,乃扣而辨焉。在寺之人,即言往往无风自摇,洋洋有闻,非此耶。沇曰:是耳。必因祠祭,考本悬钟而应之。固求摘取而观之,曰:此沽洗之编钟耳,请旦独掇(旦掇羯鼓录作且缀)于僧庭。归太常,令乐工与僧同临之。约其时,彼扣(扣原作知,据明抄本改)本悬,此果应,遂购而获焉。又曾送客出通化门,逢度支运乘。驻马俄顷,忽草草揖客别。乃随乘行,认一铃,言亦编钟也。他人但觉镕铸独工,不与众者埒,莫知其余。乃配悬,音形皆合其度。异乎,此亦识徵在金奏者与。(出《羯鼓录》) 王仁裕 晋都洛下,丙申年舂。翰林学士王仁裕夜直,闻噤中蒲牢,每发声,如叩项脑之间。其钟忽撞作索索之声,有如破裂,如是者旬余。每与同职默议,罔知其何兆焉。其年中舂,晋帝果幸于梁汴。石渠金马,移在雪宮,迄今十三年矣。索索之兆,信而有徵。(出《⽟堂闲话》) 李师诲 李师诲者,画番马李渐之孙也。为刘从谏潞州从事。知从谏不轨,遂隐居黎城山。潞州平,朝廷嘉之,就除县宰。曾于衲僧外,得落星石一片。僧云:于蜀路早行,见星坠于前,遂掘之,得一片石,如断磬。其石端有雕刻狻猊之首,亦如磬。有孔,穿绦处尚光滑。岂天上奏乐器毁而坠欤?此石流转到安邑李甫宅中。(出《尚书故实》) 李师诲,是绘画番马李渐的孙子,任潞州刘从谏的从事。得知刘从谏图谋不轨,于是就隐居在黎城山中。刘从谏反叛被平息后,朝廷嘉奖李师诲,升迁他到除县任县宰。李师诲曾在一位穿衲⾐的僧人那里,得到陨石一片。那个僧人说:一次,他早起行走在蜀道上,看见有一颗流星坠落在前边。掘地,挖出这片陨石,如断磬。陨石的右端雕刻一个狻猊头,也象磬,有孔,穿丝带的地方还很光滑呢。这大概是天上有神人奏乐乐器坏了掉到地上的吧!这块陨石后来流传到安邑李甫家。 琴 玙璠乐 秦咸 ![]() 刘道強 齐人刘道強善弹琴,能作单凫寡鹤之弄。听者皆悲,不能自摄。(出《京西杂记》) 赵后 赵后有宝琴曰凤凰,皆以金⽟隐起为龙凤螭鸾,古贤烈女之象。亦善为《归凤》《送远》之 ![]() 马融 马融历二郡两县,政务无为,事从其约。在武都七年,南郡四年,未尝按论刑杀一人。 ![]() 杨秀 隋文帝子蜀王秀,尝造千面琴,散在人间。(出《尚书故实》) 李勉 唐汧公李勉好雅琴,尝取桐梓之精者,杂缀为之,谓之(谓之二字原缺。据明抄本补)百衲琴。用蜗壳为徵,共间三面尤绝异,通谓之响泉韻磬。弦一上,可十年不断。(出《尚书故实》) 又 勉又取漆筒为之,多至数百张,求者与之。有绝代者,一名响泉,一名韻磬,自宝于家。 又 京中又以樊氏、路氏琴为第一。路氏有房太尉石枕,损处惜而不治。蜀中雷氏斫琴,常自品第。上者以⽟徽,次者以宝徽,又次者以金螺蚌徽。 张弘靖 张相弘靖夜会名家,观郑宥调二琴至切。各置一榻,动宮则宮应,动角则角应。稍不切,乃不应。宥师董庭兰,尤善汎(按吴曾能改斋漫录五引汎作沉。)声、祝声。(出《国史补》) 董庭兰 响泉、韻磬,本落樊泽司徒家,后在珠崖宅,又在张彦远宅,今不知流落何处。弹琴近代称贺若夷、甘 ![]() ![]() 蔡邕 蔡邕在陈留,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比往而酒会已酣焉,客有弹琴者。邕至门,潜听之曰:嘻,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返。将命者告主人,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螳螂为之一前一却。吾心唯恐螳螂之失蝉也,此岂为杀心而声者乎。邕叹曰:此⾜以当之矣。(出《汉书》,明抄本作出华嫱《汉书》,疑是华峤《后汉书》) 于頔 于司空頔常令客弹琴。其嫂知音,听于帘下。叹曰:三分之中,一分筝声,二分琵琶声。无本⾊韻。(出《国史补》) 韩皋 韩皋生知音律。尝观弹琴,至《止息》,叹曰:妙哉,稽生之为是也。其当晋魏(魏原作卫。据明抄本改。)之际,其音主商。商为秋声,秋也者,天将摇落肃杀,其岁之晏乎。又晋承金运之声也,此所以知魏之季,而晋将代之也。慢其商弦,以宮同音,是臣夺君之义也。此所以知司马氏之将篡也。司马懿受魏明帝顾托,后返有篡夺之心。自诛曹慡,逆节弥露。王陵都督扬州,谋立楚王彪。⺟丘俭、文钦、诸葛诞,前后相继为扬州都督,咸有匡扶魏室之谋,皆为懿⽗子所杀。叔夜以扬州故广陵之地,彼四人者,皆魏室文武大臣,咸散败于广陵,故名其曲为广陵散。言魏氏散亡,自广陵始也。《止息》者,晋虽暴兴,终止急于此也。其哀愤戚惨痛迫切之音,尽在于是。永嘉之 ![]() 王中散 唐乾符之际,⻩巢盗据两京,长安士大夫避地北游者多矣。时有前翰林待诏王敬傲,长安人。能棋善琴,风骨清峻。初自蒲坂历于并。并帅郑从谠,以相国镇汾晋。傲谒之,不见礼。后又之邺,时罗绍戚(明抄本戚作威)新立,方抚士卒,务在战争。敬傲在邺中数岁。时李山甫文笔雄健,名著一方。适于道观中,与敬傲相遇。又有李处士亦善抚琴,山甫谓二客曰:幽兰绿⽔。可得闻乎?敬傲即应命而奏之,声清韻古。感动神。(许刻本神下有慡字)曲终。敬傲潜然返袂云:忆在咸通,王庭秋夜,供奉至尊之际,不意流离于此也。李处士亦为《⽩鹤》之 ![]() ![]() ![]() ![]() 瑟 卢中丞迈有宝瑟四,各值数十万。有寒⽟、石磬、响泉、和至之号。(出《传记》) 阮咸 元行冲宾客为太常少卿时,有人于古墓中得铜物似琵琶而⾝正圆,莫有识者。元视之曰:此阮咸所造乐也。乃令匠人改以木,为声清雅,今呼为阮咸者是也。(出《国史异纂》) 又 晋书称阮咸善弹琵琶。后有发咸墓者,得琵琶以瓦为之。时人不识,以为于咸墓中所得,因名阮咸。近有能者不少,以琴合调,多同之。(出《卢氏杂说》) 译文 乐 舜⽩⽟琯 师延 师旷 师涓 楚怀王 咸 ![]() 卫道弼曹绍夔 裴知古 李嗣真 宋 沇 王仁裕 李师诲 琴 玙璠乐 刘道強 赵后 马融 杨秀 李勉 张弘靖 董庭兰 蔡邕 于頔 韩皋 王中散 瑟 阮咸 乐 舜⽩⽟琯 舜帝时,西王⺟来献⽩⽟琯。汉章帝时,零陵儒生奚景在冷道舜祠下得到一笙⽩⽟琯,才知道古时候用⽟做成琯,后来换用竹子来作琯了。用⽩⽟做乐器,才能引得神仙来和奏。凤凰来作伴。 师延 师延,殷朝的乐工。自庖皇以来。历朝历代他家世袭这个职务。到了师延能够精确地讲述出 ![]() ![]() ![]() ![]() ![]() ![]() ![]() ![]() ![]() ![]() ![]() 师旷 师旷这个人,有人说出生在晋灵公时代,任掌管乐的员官。他辨识音律的能力很⾼,还撰写过兵书一万篇。当时的人都不知道他祖居在那儿,他的家世出⾝也很难查询。到了晋平公时,师旷因为精通 ![]() ![]() ![]() 师涓 师涓,出世在卫灵公时代。他能记谱各个朝代的乐曲,还能创造新的乐曲,用来替代古曲。他曾谱写过表现四时的乐曲。表现舂天的有《离鸿》、《去雁》、《应苹》等新曲;表现夏天的有《明晨》、《焦泉》、《朱华》、《流金》等新曲;表现秋天的有《商飚》、《⽩云》、《落叶》、《吹蓬》等新曲;表现冬天的有《凝河》、《流 ![]() ![]() ![]() ![]() ![]() ![]() 楚怀王 洞庭有山浮在⽔上,⽔下面有金子造的堂馆数百间,相传是尧帝的两个女儿娥皇与女英住在这里。一年四季舂、夏、秋、冬,都能听到篌、管、笙、箫奏出的优美的乐声响彻山顶。楚怀王时,怀王和群臣在洞庭⽔边饮酒昑诗。因此有人说:潇湘洞庭的仙乐,能让听到它的人不老,古时候的《咸池》、《萧韶》等雅乐也不能相比。因此,每到四仲节⽇,楚怀王都与群臣绕山游宴,不同的时节演奏不同的乐章。唯有在演奏仲舂节律的乐章时,中间夹⼊金钟如⽔轻流。一边听着这优美的音乐,一边在山南饮酒作乐。当时正是初夏五月,却演奏《皓露》、《秋霜》等曲子,曲中蔵着冷硬肃杀之气。此后,楚怀王喜 ![]() 咸 ![]() 秦咸 ![]() ![]() ![]() ![]() 隋文帝 隋文帝开皇十四年,在翟泉得到⽟磬十四只,文帝将它们悬挂在庭院。有两个⾝着⽩⾐的神人来击⽟磬,奏出绝妙的乐曲。 唐太宗 唐太宗很重视标准规范,想振兴文化教育事业。于是,就命令太常卿祖孝孙校正宮商,起居郞吕才研习音韵,协律郞张文收考证律吕。让他们删去那些芜杂散滥的,整理出标准规范的音律。于是,整理编制出来降神的乐曲,九功舞蹈,很快在国內传播开了。初时,祖孝孙认为江南梁、陈等地的乐曲多掺杂着吴、楚的小调,北方周、齐一带的乐曲多用的是胡戎的伎艺。于是他悉心探索北南乐曲的不同风格,再参考古乐曲,创作了大唐雅乐,以着十二律,各顺其月,以序为宮,叫旋宮。按《礼记》上的:伟大的乐曲与天地相和。《诗经》序上说:太平时代的音乐以定安为乐曲的题旨,他的政事就通和,因此又创作编制了十二和的乐曲,共三十曲八十四调。祭奠天地以⻩钟为宮,祭奠大泽以大吕为宮,祭奠宗庙以太簇为宮。至于一年四季在五郊祭 ![]() 又 唐贞观年间,天上有祥瑞的景云出现,地上⻩河⽔变清了。张率更写了一首《景云河清歌》,名为《燕乐》,今天元会第一个演奏的就是这首歌。 又 唐太宗平定刘武周的叛 ![]() 又 《破阵乐》演奏时,军士披戴铠甲,手执戟矛,边歌边舞,用来象征征战冲杀的场面。《庆善乐》演奏时则人们随着乐曲舞动长袖、踢腿曳屣,用来象征文德昌盛的景象。郑公一听到奏《破阵乐》时,就低下头不看;奏《庆善乐》时,则百看不厌。 卫道弼曹绍夔 乐工卫道弼,是个普天下没有人能够用声律来骗他的人。曹绍夔与卫道弼都是执管声律的员官。有一年冬祭北郊,曹绍夔不知因为什么事由得罪了御史大员。这位御史大员以乐律不和为由治曹绍夔的罪。于是他 ![]() ![]() 裴知古 有一次裴知古奏乐,然后对元行冲说:金石谐和,必当有吉庆的事情啊。这种吉庆的事情应在唐宗室中。就在他说这些话的当月,武则天去世,中宗李显即位,恢复大唐国号。 又 裴知古 裴知古去太常官衙,途中遇见一个骑马的人,听听他的声音,私下说:这个人立即就会从马上摔下来。有好奇的人随在那个骑马人的后面观察,行不到半条街,马受惊吓跳起将那个骑马人摔死在地上。又有一次,裴知古观看一家娶亲,他听了听新娘⾝上珮⽟的响声,说:这位新娘剋婆婆。就在这同一天,她婆婆果然患病死了。裴知古善养生,唐玄宗开元十二年去世,享年一百岁。 李嗣真 李唐王朝建国初时,由于经历了周、隋的战争离 ![]() 宋沇 太乐令宋沇,在辨识音律方面,近代人没有谁能超过他。太常缺少徵调已经很久了。宋沇考查钟律得到了。 宋沇任太常丞后,有一天早晨在光宅佛寺等待上朝的时辰,听到塔上风铎响声。早朝归来,走到光宅佛寺又停下来。进寺问主持僧:上面悬挂的塔铃,都知道是从哪里得来的么?僧人答:不知道。宋沇说:其中有一个塔铃是古代制做的。请让我登上塔顶,沿着上边的铁索,试着扣动几下听听可以吗?主持僧起初犹豫,后来还是答应他的要求了。于是宋沇登上塔顶,扣动塔铃听音辨识。寺內的僧人纷纷说道:塔上的风铃常常无风自己摇动,发出的响声,非常好听。不象你扣动发出的这种声音。宋沇说:是的。心想:僧人说的这种现象,一定是在祭祀祖庙时,扣乐悬编钟时,这边寺塔上有相同音律的编钟发出响声共鸣。因此一定要摘下塔上的风铃观察一下。于是对僧人说:这个风铃是沽洗编钟,请单独将它取下来放在院里。宋沇回到太常府衙,让乐工和僧人一块亲临现场观看。约定好时间,太常府衙那边扣动悬挂的编钟,寺院中的这个沽洗编钟果然应和。于是将它向寺院买下来,放回太常本悬处。又有一次,宋沇送客人出通化门,遇到掌管财务的度支运乘,上马稍许,忽然匆忙作揖告别。待度支使运乘走后,宋沇又悄悄地跟随在后面,又认得一铃,说这只铃也是失去的编钟。别人只觉得这只铃铸造的技艺很独道,与众不同,别的就看不出来了。待到配悬在原有的编钟间,才看出来不论是外形还是发音都符合。奇怪吗?这正是识徵的人在演奏编钟的人之中啊! 王仁裕 丙申年舂天,在晋国都城洛下。翰林学士王仁裕值宿,听到宮中的蒲牢里,常常有声响传出来,象敲膀颈与脑袋之间。乐悬上的编钟忽然碰撞发出索索的声音,象破裂了似的。这种响声出现了十多天。王仁裕每当和同仁悄悄议论这件事时,都不知道这是什么征兆。这年仲舂,晋帝果然迁都汴梁,将石渠阁里的蔵书和金马移在雪宮,到今天已经十三年了。索索之声,就是征兆啊。 李师诲 李师诲,是绘画番马李渐的孙子,任潞州刘从谏的从事。得知刘从谏图谋不轨,于是就隐居在黎城山中。刘从谏反叛被平息后,朝廷嘉奖李师诲,升迁他到除县任县宰。李师诲曾在一位穿衲⾐的僧人那里,得到陨石一片。那个僧人说:一次,他早起行走在蜀道上,看见有一颗流星坠落在前边。掘地,挖出这片陨石,如断磬。陨石的右端雕刻一个狻猊头,也象磬,有孔,穿丝带的地方还很光滑呢。这大概是天上有神人奏乐乐器坏了掉到地上的吧!这块陨石后来流传到安邑李甫家。 琴 玙璠乐 秦咸 ![]() ![]() ![]() 刘道強 齐国人刘道強弹得一手好琴。他能在琴上弹奏出单只野凫与失去伴侣的⽩鹤绕空飞翔、鸣声凄绝的形象来。听他弹琴的人,被他弹奏的琴声所感染,都不能自制。 赵后 赵后有一架宝琴,叫凤凰。琴上面都是用金、⽟等珠宝镶嵌,暗起的龙、凤、螭、鸾,及古代贤、烈女子的图象。赵后还弹得一手好琴,尤其善于弹奏《时凤》、《送远》等曲。 马融 马融曾在二郡二县为官,没有什么政绩,办事也跟常人一样。他在武都任职七年,在南郡任职四年,从未按照刑律上的规定处死过一个人。马融生 ![]() 杨秀 隋文帝的儿子蜀王杨秀,曾经制作一架千面琴,散失在民间。 李勉 唐汧国公李勉喜爱雅琴,曾经选用最好的桐木和梓木,将它们砍碎再重新拼合在一块儿,制成琴,取名叫百衲琴,镶嵌蜗壳为标志。这架琴的三面尤其绝异,人们都称它为响泉韻磬,上一次弦,十年不断。 又 李勉又用漆筒作琴,作了几百张,谁向他要琴,他都给。在这几百张琴中,出了两张绝代好琴,一张名叫响泉,一张名叫韻磬,自家珍蔵起来。 又 在京都长安,樊家、路家制作的琴堪称第一。路家蔵有房太尉石枕一具,枕上有一处破损了可惜不能修复过来。蜀中雷家制的琴,常常是自己品评它的好坏、优劣。上品琴镶⽟作标志,较好的琴镶宝石作标志,较差的镶金螺蚌壳作标志。 张弘靖 宰相张弘靖一天夜晚拜会有名的琴师郑宥,观看郑宥给二张琴调音。调宮则宮应,调角则角应,稍微不准确,就不应。郑宥的老师董庭兰,尤其善长弹奏和声与祝声。 董庭兰 响泉、韻磬二琴原本落在司徒樊泽家,后又落在珠崖宅,又落在张彦远宅,现在不知流落在谁家。琴弹得最好的人,在近代应该说是坝若夷与甘 ![]() ![]() 蔡邕 蔡邕在陈留时,邻人请蔡邕去他家赴酒宴。等到蔡邕去时邻家酒宴正酣,客人中间有人弹琴。蔡邕走到门口,悄悄听琴声,自语:嘻!用琴声召唤我怎么琴声里却流露出杀机呢这是为什么?于是返回家去。被派去请蔡邕的仆人告诉主人说不知什么原因蔡老爷又回自己家啦。主人立即亲自追到蔡邕家问他为什么又回来啦?蔡邕将事情的缘故告诉了邻人。弹琴的这位客人知道后,向蔡邕解释说:我刚才弹琴时,看见一只螳螂悄悄爬向一只鸣蝉,而蝉又将离去。螳螂与蝉,一个向前一个后去,我心里恐怕螳螂扑不到蝉,不自觉间将这种心绪在琴声中流露出来。这真的不是心怀杀你的想法而用琴声表现出来。蔡邕听了后,说:从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你是一个当之无愧的琴师啊! 于頔 司空于頔常让客人弹琴,于頔的嫂子懂得音律,立于门帘里边听。一次,一位客人弹琴,于頔的嫂子听了后,叹惜地说:三分之中,一分是筝声,二分是琵琶声,就是缺少琴声的本来韻⾊。 韩皋 太保韩皋精通音律。一次观客人弹琴,观到《止息》一曲时,韩皋大声赞许地喊:妙啊!这不是当年中散大夫嵇叔夜创制的《止息》名曲吗?嵇叔夜生当魏、晋 ![]() ![]() ![]() ![]() 王中散 唐僖宗乾符年间,农民起义军⻩巢攻陷长安、洛 ![]() ![]() ![]() ![]() 瑟 中丞卢迈蔵有四只宝瑟,每只瑟都价值数十万钱。四只宝琴分别叫:寒⽟、石磬、响泉、和至。 阮咸 元行冲任太常少卿时,有人在古墓中掘得一个铜物状似琵琶而呈正圆形,没有人能认出它到底是什么。元行冲看了后,说:这件东西是古人阮咸制作的乐器啊。于是命人依照铜物的形伏、构造,用木仿造。制作出来后,试着弹奏,声音清雅,非常悦耳。今天叫阮咸的乐器就是这种物件。 又 《晋书》上称阮咸善弹琵琶。后人发掘阮咸墓,掘出一只琵琶,是用泥瓦作的。当时的人都不认识,认为是从阮咸墓中得到的,因此命名它为阮咸。近来。有许多人都能弹奏这种乐器,用琴合调伴奏,多数时候都是跟其它乐器共同使用。 |
上一章 太平广记 下一章 ( → ) |
李昉、扈蒙、徐铉等的最新历史小说《太平广记》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太平广记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太平广记是李昉、扈蒙、徐铉等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