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是李昉、扈蒙、徐铉等创作的经典历史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太平广记 作者:李昉、扈蒙、徐铉等 | 书号:10225 时间:2017/3/27 字数:9230 |
上一章 卷一百九十九·文章二 下一章 ( → ) | |
杜牧 天峤游人 谭铢 周匡物 王播 朱庆余 唐宣宗 温庭筠 李商隐 刘瑑 郑畋 司空图 ⾼蟾 杜牧 唐⽩居易初为杭州刺史,令访牡丹花。独开元寺僧惠澄近于京师得之。始植于庭,栏门甚密,他处未之有也。时舂景方深,惠澄设油幕覆其上。牡丹自此东越分而种之也。会徐凝从富舂来,未知⽩,先题诗曰:此花南地知难种,渐愧僧闲用意栽。海燕解怜频睥睨,胡蜂未识更徘徊。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唯有数苞红幞在,含芳只待舍人来。⽩寻到寺看花,乃命徐同醉而归。时张祜榜舟而至,甚若疏诞。然张徐二生未之习隐,各希首荐焉。⽩曰:二君论文,若廉⽩之斗鼠⽳,胜负在于一战也。遂试《长剑依天外》赋,《余霞散成绮》诗,试讫解送,以凝为元,祜次之。张曰:祜诗有地势遥尊岳,河流侧让关。多士以陈后主⽇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此徒有前名矣。又祜题金山寺诗曰: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虽綦毋潜云。塔影挂青汉,钟声和⽩云。此句未为佳也。⽩又以祜宮词,四句之中皆数对,何⾜奇乎?然无徐生云,今古长如⽩练飞,一条界破青山⾊。祜叹曰:荣辱纠纷,亦何常也。遂行歌而迈,凝亦鼓枻而归。自是二生终⾝偃仰,不随乡试矣。先是李林宗、杜牧,与⽩辇不较文,(文原作之,据《云溪友议》改)具言元⽩诗体舛杂,而为清苦者见嗤,因兹有恨。⽩为河南尹,李为河南令,道上相遇。尹乃乘马,令则肩舆,似乖趋事之礼。李尝谓⽩为嗫嚅公,闻者皆笑。乐天之名稍减矣。⽩曰:李直木(林宗字也。)吾之猘子也,其锋不可当。后杜牧守秋浦,与张祜为诗酒之友,酷昑祜宮词。亦知钱塘之岁,⽩有非祜之论,尝不平之。乃为诗二道以⾼之曰: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又云:如何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満六宮。张诗曰:故国三千里,深宮二十年。一声何満子,双泪落君前。此为祜得意之语也。李杜已下,盛言其美者, ![]() 天峤游人 ⿇姑山,山⾕之秀,草木多奇。有邓先(明抄本先作仙)客至延康,四五代为国道师,而锡紫服。洎死,自京归葬是山,云是尸解也。然悉为丘陇,松柏相望,词人经过,必当兴咏,几千首矣。忽有一少年,偶题一绝,不言姓字,但云天峤游人耳。后来观其所刺。无复为文。且邓氏之名,因斯稍减矣。诗曰:鹤老芝田 ![]() 谭铢 真娘者,吴国之佳人也,比于钱唐苏小小。死葬吴宮之侧。行客感其华丽,竞为诗题于墓树,栉比鳞臻。有举子谭铢者,吴门之秀士也,因书一绝。后之来者,睹其题处,稍息笔矣。诗曰:武丘山下冢累累,松柏萧条尽可悲。何事世人偏重⾊,真娘墓上独题诗。(出《云溪友议》) 周匡物 周匡物字几本,漳州人。唐元和十二年,王播榜下进士及第。时以歌诗著名。初周以家贫,徒步应举,落魄风尘,怀刺不偶。路经钱塘江,乏僦船之资,久不得济,乃于公馆题诗云:万里茫茫天堑遥,秦皇底事不安桥。钱塘江口无钱过,又阻西陵两信嘲。郡牧出见之,乃罪津吏。至今天下津渡,尚传此诗讽诵。舟子不敢取举选人钱者,自此始也。(出《闽川名士传》) 王播 唐王播少孤贫,尝客扬州惠照寺木兰院,随僧斋食。后厌怠,乃斋罢而后击钟。后二纪,播自重位,出镇是邦,因访旧游。向之题名,皆以碧纱罩其诗。播继以二绝句曰: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头。上堂未(明抄本未作已)了各西东,惭愧闻黎饭后钟。三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出《摭言》) 朱庆余 唐朱庆余遇⽔部郞中张籍知音,索庆余新旧篇什数通,昑改只留二十六章。籍置于怀抱而推赞之。时人以籍重名,无不缮录讽咏,遂登科第。初庆余尚为谦退,作《闺意》一篇,以献张曰: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时无。籍酬之曰:越女新妆出镜(明抄本镜作奉)心,自知明 ![]() 唐宣宗 唐宣宗朝,前进士陈玩等三人应博士宏词,所司考定名第及诗赋论。上于延英殿诏中书舍人李藩等问曰:凡试考之中,重用字如何?藩对曰:赋忌偏枯庸杂,论失褒贬是非,诗则缘题落韵,(缘题,如⽩云起封中诗,元封中⽩云起是也。按《云溪友议》七无元字。)其间重用文字,乃是庶几,亦作有常例也。又曰:孰诗重用字?对曰:钱起湘灵鼓瑟诗云:善抚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逸韵谐金石,清音发杳冥。苍梧来怨慕,⽩芷动芳馨。流⽔传湘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中有二不字。上曰:钱起虽重用字,他诗似不及起。虽谢眺云:"洞庭张乐地,潇湘帝子游。云去苍梧远,⽔还江汉流"之篇。无以比也。其宏词诗重用字者登科。起诗便付史选。(出《云溪友议》) 又 唐宣宗 宣宗因重 ![]() ![]() 温庭筠 唐温庭筠字飞卿,旧名岐。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才思 ![]() 李商隐 唐李商隐字义山,为彭 ![]() ![]() ![]() 刘瑑 唐刘瑑字子全。幼苦学,能属文,才藻优赡。大中初,为翰林学士。是时新复河湟,边上戎事稍繁。会院中诸学士或多请告,瑑独当制。一⽇近草诏百函,笔不停缀,词理精当。夜艾,帝复召至御前,令草喻天下制。瑑濡毫抒思,顷刻而告就。迟明召对,帝大嘉赏。因而面赐金紫之服。瑑以文学受知,不数年,卒至大用。其告喻制曰:自昔皇王之有国也,何尝不文以守成,武以集事,参诸二柄,归于大宁。朕猥荷丕图,思弘景业。忧勤戒惕,四载于兹。每念河湟土疆,绵亘遐阔。天宝末,⽝戎乘我多难,无力御奷,遂纵腥膻,不远京邑。事更十叶,时近百年。卿士献能,靡不竭其长策。朝廷下议,皆亦听其直词。尽以不生边事为永图,且守旧地为明理。荏苒于是,收复无由。今者天地储祥,祖宗垂瑑,将士等栉沐风雨,暴露效野。披荆榛而刀斗夜严,出豺狼而穹庐晓破。动皆如意,古无与京。念此诚勤,宜加宠赏。词不多载。(出郑处诲所撰《刘瑑碑》) 郑畋 马嵬佛堂,杨妃缢所。迩后才士经过,赋咏以道其幽怨者,不可胜纪。皆以翠翘香钿,委于尘泥,红凄碧怨,令人伤悲。虽调苦词清,无逃此意也。丞相郑畋为凤翔从事⽇,题诗曰:肃宗回马杨妃死,雨云虽亡⽇月新。终是圣朝天子事,景 ![]() 司空图 唐晋国公裴度讨淮西,题名于华岳庙之阙门。后司空图题诗纪之曰:岳前大队赴淮西,从此中原息战鼙。石阙莫教苔藓上,分明认取晋公题。(出《摭言》) ⾼蟾 唐⾼蟾诗思虽清,务为奇险,意疏理寡,实风雅之罪人。薛能谓人曰:倘见此公, ![]() ![]() 译文 杜牧 天峤游人 谭铢 周匡物 王播 朱庆余 唐宣宗 温庭筠 李商隐 刘瑑 郑畋 司空图 ⾼蟾 杜牧 唐时,⽩居易在杭州当刺史,派人去寻找牡丹花。独有开元寺的僧人惠澄在京师得到,开始在庭院栽植,周围的栏杆很密,别的地方都没有。当时已经是舂深时节,惠澄用油布搭小棚覆的花上,牡丹花从此才开始在杭州种植。这时,正巧徐凝从富舂来,没有先打招呼先题了一首诗: 此花南地知难种,惭愧僧闲用意栽。 海燕解怜频睥睨,胡蜂未识更徘徊。 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 唯有数包红幞在,含芳只待舍人来。 ⽩居易这时也到开元寺云赏花,看到徐凝便让他一起喝酒后再回去。这时张祜也坐船来了,表现的很放 ![]() ![]() ![]() ![]() 天峤游人 ⿇姑山,山⾕秀丽,草木多奇。邓先客藉延康,他家四五代都是道士,穿紫⾐,到他死时,由京城运回⿇姑山安葬。他的灵魂虽然已得道成仙,但尸体也埋成了一个坟丘,两旁松柏相望。诗人经过这里,必有昑咏,所题之诗已经一千多首。忽然有一少年,在这题了一绝,他没有题写姓名,只说是天峤游人。后来人们看到他写的诗,也就再没有题诗的了,邓氏的名声,也逐渐渐弱,他的诗是: 鹤老芝田 ![]() 既言⽩⽇升仙去,何事人间有殡宮。 谭铢 真娘,是吴国中的美人,好比钱塘的苏小小。她死后葬在吴宮旁侧,过往行人墨客有感于真娘的华丽美 ![]() 武丘山下冢累累,松柏萧条尽可悲。 何事世人偏重⾊,真娘墓上独题诗。 周匡物 周匡物,字几本,漳州人氏。唐宪宗元和十二年时在王播榜下进士及第,当时他的诗歌很有名气。最初的时候,周家很贫苦,去应举时都是徒步往返,正是落魄风尘,怀才不遇的时候,坐船都没有钱,等了很久也过不去钱塘江,他回到公馆题了一首诗: 万里茫茫无堑遥,秦皇底事不安桥。 钱塘江口无钱过,又阻西陵两信嘲。 郡官看到诗后,怪罪摆渡的小吏。到现在各地的渡口都传诵这首诗,摆渡人不收应举人的船费是从这开始的。 王播 唐朝尚书左仆 ![]() 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 如今再到径行处,树老无花僧⽩头。 上堂未了各西东,惭愧闻黎饭后钟。 三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朱庆余 唐时,朱庆余遇见⽔部员外郞张藉后,二人成为知音。张藉把庆余的很多新旧作品要去,经过他昑诵修改后,只留二十六篇,张籍把些作品带在⾝边,经常向别人推荐和赞扬。当时人们认为张藉很喜 ![]()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时无。 张藉也酬答了他一首: 越女新妆出镜新,自知明 ![]() 齐绔未⾜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由此,宋庆余诗名大振,到处流传。 唐宣宗 唐宣宗李忱时,前进士陈玩等三人应宏词科博⼲试考,主管部门为了考定名第涉及到诗赋论。皇上在延英殿诏来中书舍人李藩等,问他们,在试考中,重复用字的怎么办?李藩回答说:赋忌用词偏颇枯燥,⾁容平庸杂 ![]()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逸韵谐金石,清音发杳冥。 苍梧来怨慕,⽩芷动芳馨。 流⽔传湘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他的这首诗中,用了两个不字。皇上说,钱起虽然重用了字。别人的诗都不如他。虽然谢眺有首诗:洞庭张乐地,潇湘帝子游。云去苍梧远,⽔还江汉流。这篇也没法比。这次宏词科试考中,重用字者登科及第。钱起的诗被收⼊《史选》。 又 唐宣宗 唐宣宗在重 ![]() 疑塞旋征骑,和戎委庙贤。 倾心方倚注,协力共安边。 満朝大臣都作了和诗。皇上说,宰相魏谟的诗最好,其中有两联:四方无事去,神豫抄秋来。八⽔寒光起,千山霁⾊开。皇上很赞赏,魏谟也手舞⾜蹈地拜谢,群臣们都⾼看一眼,魏谟也很感 ![]() ![]() 温庭筠 唐时,温庭筠,字飞卿,旧名岐。当时和诗人李商隐齐名,被人们称为温李。他擅长号小赋,才思敏捷,用词美 ![]() ![]() 卓氏炉前金线柳,随家堤畔锦帆风。 贪为两地行霖雨,不见池莲照⽔红。 豳公看到后,赏他绢布一千匹。吴兴的沈徽说:温庭筠曾在江淮一带当过老师,因此改名庭筠。每年科举试考时,他常为人代作文章。侍郞沈询主持的一次试考中,为温庭筠单设了一个座位,不和其他考生相邻。第二天,在帘前请温庭筠说:以前那些应举试考的人,都是托你代作诗文,我这次的考场上,没有人托你吧。希望你自我勉励吧。把温庭筠打发走了,由此,更加不得意。 李商隐 唐时,李商隐,字义山。他在彭 ![]() ![]() ![]() 十年泉下无消息,九⽇樽前有所思。 郞君官重施行马,东阁无因许再窥。 丞相令狐绹读过之后,颇感惭愧、怅然,于是把那个大厅锁起来了,再也没用过。 刘瑑 唐朝的刘瑑,字子全,幼年时就苦学,文章写得好,才思敏捷,词藻丰富。唐宣宗大中初年时为翰林院学士。当时刚刚收复了河湟一带的疆土,边境上战事频繁。这时候,翰林院的学士们都请求去了边境,只有刘瑑一人起草文件,一天要起草一百多件诏书,笔总是不停,然而文章却是条理精当,词句妥贴。天亮时,皇帝把他召到面前,让他起草一份《喻天下制》。他润笔构思,一会儿写完了,天亮时告诉了皇上,皇帝大加赞赏,当面赐他金紫⾐。刘瑑以他的文章而知名,没几年,升为重要的官职。他起草的那份《喻天下制》是这样写的:自从当年皇帝建国以来,都是以文守业,以武卫国,只有这两项齐备,家国才能安宁。继承大业以来,常常想到弘道至景龙年间的大 ![]() 郑畋 马嵬坡佛堂,是杨贵妃缢死的地方,以后许多文人墨客经过这里时,都题诗作赋,抒发自己的幽怨心情,有很多很多。其內容多是怜香惜⽟,语调凄怨,令人悲伤。虽然有的在遣词造句上,下过一番苦功夫,但其內容也逃不出这个意思。丞相郑畋当年在凤翔当从事的时候,曾题过一首诗: 肃宗回马杨妃死,雨云虽亡⽇月新。 终是圣朝天子事,景 ![]() 读过这首诗的人都认为,这才是真正关心家国大事的诗作。 司空图 唐时,晋国公裴度征讨淮西时,把他的名字题写在华岳庙的阙门上。后来司空图为了纪念此事,题诗一首: 岳前大队赴淮西,从此中原息战鼙。 石阙莫教苔藓上,分明认取晋公题。 ⾼蟾 唐时,⾼蟾的诗,思路虽然清新,但在形式上追求奇险,寓意疏淡,內涵寡薄,是诗坛上的罪人。诗人薛能曾对人说过,我若是见到⾼蟾,一定赏他几个耳光子。然而⾼蟾的《落第诗》: 天上碧桃和露种,⽇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这诗中所表现出的安于本分,毫无胁肩谄笑的媚态,不卑不亢的精神,得到了一些公卿的赞许。先是胡曾有诗: 翰苑何曾休嫁女,文昌早晚罢生儿。 上林新桂年年发,不许平人折一枝。 罗隐也多有指责,一些弟子也很忌恨他。然而⾼蟾却独独考中。前辈李贺的诗,想象奇特,有人曾说他的诗没有一定的章法。杜牧说过,长吉(李贺的字)若是按一定形式去写诗,那么一般的奴仆也能成为诗人了。这样的认识和大家的评论是差不多的。 |
上一章 太平广记 下一章 ( → ) |
李昉、扈蒙、徐铉等的最新历史小说《太平广记》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太平广记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太平广记是李昉、扈蒙、徐铉等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