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是李昉、扈蒙、徐铉等创作的经典历史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太平广记 作者:李昉、扈蒙、徐铉等 | 书号:10225 时间:2017/3/27 字数:13694 |
上一章 卷一百六十九·知人一 下一章 ( → ) | |
陈实 ⻩叔度 郭泰 马融 蔡邕 顾邵 诸葛瑾兄弟 庞士元 武陔 裴頠 匈奴使 桓温 谢鲲 唐太宗 李绩 薛收 王圭 王师旦 杨素 王义方 选将 英公 刘奇 张鷟 李峤 郑杲 卢从愿 裴宽 韦诜 裴谈 陈实 陈实尝叹曰:若周子居者,真栋梁之器。譬诸宝剑,则世之龙泉。客有问陈季方曰:⾜下家君,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于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下有不测之渊;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出《世说》) ⻩淑度 郭泰至汝南,造袁奉⾼,车不停轨,鸾不辍轭;诣⻩叔度,乃弥⽇信宿。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千顷之波,澄之不清,挠之不浊,其器深广难测矣。(出《世说》) 郭泰 郭泰秀立⾼峙,澹然渊停。九州之士,悉懔懔宗仰,以为覆盖。蔡伯喈告卢子⼲、马⽇磾曰:吾为天下作碑铭多矣,未尝不有惭。唯为郭先生碑颂无愧⾊耳。(出《世说》) 马融 郑玄在马融门下。融尝不解割裂书七事,而玄思其五,别令卢子⼲思其二。融告⼲曰:孔子谓子贡,"回也闻一知十,吾与汝弗如也。"今我与子,可谓是矣。(出《世说》) 蔡邕 蔡邕评陈蕃、李膺先后,曰:陈仲举強于犯上;李元礼严于摄下。易(明抄本易上有犯上难摄下五字)。仲举三君之下(谢沈《汉记》曰:三君者,一时之所重,窦武、刘淑、陈蕃);元礼八俊之上(上原作重,据明抄本、陈校本改。薛莹《汉书》曰:李膺、王畅、荀鲲、朱宇、魏明、刘佑、杜楷、赵典为俊)。(出《世说》) 顾邵 顾邵尝独谓庞士元曰:闻子孙人,吾与⾜下孰愈?士元曰:陶冶世俗,与时沉机,吾不如子;论霸王之余策,览倚伏之要最,吾亦有一⽇之长。邵亦能为之乎?(出《世说》) 诸葛瑾兄弟 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事一国。时以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出《世说》) 庞士元 庞士元至吴,吴人并友之。见陆绩、顾邵、全琮而为之目曰:陆子所谓驽马有逸(逸字原阙,据世说补)⾜之用,顾子所谓驽牛可以负重致远。或问,如目陆为胜琊?曰:驽马虽精速,能致一人耳。驽牛一⽇百里,所致岂一人哉!吴人无以难。全子好声名,似汝南樊(樊原作楚,据世说改)子昭。(出《世说》) 武陔 司马文王问武陔曰:陈泰何如其⽗司空?陔曰:通雅博畅,能以天下声教为己任者,不如也;明练简至,立功立事,过之。(出《世说》) 裴頠 冀州刺史杨淮二子,乔与髦,俱总角为成器。淮与裴頠、乐广友善,遣见之。頠 ![]() ![]() 匈奴使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怀远国,使崔季圭代当之,自捉刀立 ![]() ![]() 恒温 晋殷浩既废,桓温语诸人曰:少时与之共骑竹马,我弃去已,浩辄取之,故当出我下。(出《世说新书》) 谢鲲 明帝问谢鲲:君自谓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出《世说新书》) 唐太宗 贞观五年。上谓长孙无忌等曰:朕闻主贤则臣直。人固不自知,公宜论朕得失。无忌曰:陛下武功文德,跨绝古今,发号施令,事皆利物。臣顺之不暇,实不见陛下有愆失。上曰:朕 ![]() ![]() ![]() ![]() ![]() ![]() ![]() 李绩 武德初,李绩得黎 ![]() 又贞观元年,绩为并州都督。时侍中张文瓘为参军事。绩曾叹曰:张稚圭后来管萧,吾不如也。待以殊礼。时有二僚,亦被礼接。绩将⼊朝,一人赠以佩刀,一人赠以⽟带,文瓘独无所及。因送行二十余里。绩曰:谚云,千里相送,归于一别。稚圭何以行之远也?可以还矣。文瓘曰:均承尊奖,彼皆受赐而返,鄙独见遗,以此于悒。绩曰:吾子无苦,老夫有说。某迟疑少决,故赠之以刀,戒令果断也;某放达小拘,故赠之以带,戒令检约也,吾子宏才特达,无施不可,焉用赠焉?因极推引。后文瓘累迁至侍中。(出《广人物志》) 薛收 唐薛收与从⽗兄子元敬、族兄子德音齐名,时人谓之河东三凤,收与元敬俱为文学馆学士,时房杜等处心腹之寄,深相友托。元敬畏于权势,竟不狎。如晦常云:小记室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出《谭宾录》) 王圭 贞观六年,上宴侍臣。谓王圭曰:卿识鉴精通,尤善谈论,自房玄龄等,咸宜品藻。又可自量,与诸子孰贤。圭对曰: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才兼文武,出将⼊相,臣不如李靖;敷奏详明,出纳惟允,臣不如彦博;剸繁理剧,众务必举,臣不如戴胄;谏诤为心;聇君不及尧舜;臣不如魏征。至于 ![]() 王师旦 贞观十九年,考功员外郞王师旦知举,考张昌龄、王公瑾策下。太宗叹曰:二人咸有词华。对曰:体 ![]() ![]() 杨素 封德彝之少也,仆 ![]() ![]() ![]() ![]() ![]() ![]() 王义方 员半千本名余庆,师事王义方。义方重之。尝谓曰:五百年一贤,⾜下当之矣。因改名半千。(出《谭宾录》) 李 绩 武德初,李绩得黎陽仓,就食者数十万人。魏征、⾼季辅、杜正伦、郭孝恪皆客游其所,一见于众人之中,即加礼敬。平武牢获郑州长史戴胄,释放推荐之。当时认为有知人之鉴。(出《唐会要》) 英公 ⾼宗时,蛮群聚为寇。讨之辄不利,乃以徐敬业为刺史。彼州发卒郊 ![]() 刘奇 唐证圣中,刘奇为侍郞,注张文成、司马锽为御史。二人因申屠玚以谢。奇正⾊曰:举贤无私,何见谢?(出《谭宾录》) 张鷟(自号浮休子) 唐娄师德,荥 ![]() ![]() ![]() ![]() ![]() ![]() ![]() ![]() ![]() ![]() ![]() ![]() ![]() ![]() ![]() ![]() ![]() ![]() 李峤 御史裴周使幽州⽇。见参谋姓胡,云是易州人,不记名。项有刀痕。问之。对曰:某昔为番官,曾事特进李峤。峤奖某聪明,每有诗什,皆令收掌。常 ![]() ![]() 郑杲 唐圣历中,侍郞郑杲注韩思复太常博士,元希声京兆府士曹参军,尝谓人曰:今年当选,得韩元二子,是吏部不负朝廷矣。(出《谭宾录》) 卢从愿 唐景云中,卢从愿为侍郞。杜暹自婺(婺原作虢,据本书一八六杜暹条改)州参军注郑县尉,后为户部尚书。卢自益州长史⼊朝,杜立于上。乃曰:选人定如何?卢曰:亦由仆藻鉴,遂使明公展千里之⾜。(出《谭宾录》) 裴宽 尚书裴宽罢郡西归,沂流停午,因维舟暂驻。见一人坐树下,⾐服故弊,因命与语,大奇之,遂为知心,曰:以君才识,必自富贵,何贫也?举一船钱帛奴婢贶之,客亦不让所惠。语讫上船,偃蹇者鞭扑之。裴公益奇之,其人乃张徐州(州下原有人字,据幽闲鼓吹删)也。(出《幽闲鼓吹》) 韦诜 润州刺史韦诜,自以族望清华,尝求子婿,虽门地贵盛,声名籍甚者,诜悉以为不可。遇岁除⽇,闲无事, ![]() ![]() ![]() ![]() ![]() ![]() ![]() 裴谈 苏颋年五岁,裴谈过其⽗。颋方在,乃试诵庾信《枯树赋》。将及终篇,避谈字,因易其韵曰:昔年移柳,依依汉 ![]() 译文 陈实 ⻩叔度 郭泰 马融 蔡邕 顾邵 诸葛瑾兄弟 庞士元 武陔 裴頠 匈奴使 桓温 谢鲲 唐太宗 李绩 薛收 王圭 王师旦 杨素 王义方 选将 英公 刘奇 张鷟 李峤 郑杲 卢从愿 裴宽 韦诜 裴谈 陈实 陈实曾经感叹着说:周子居真是栋梁之才。如果做宝剑,就应该作为今⽇的"龙泉"。有人问陈季方说:你⽗亲有什么功绩和德行?而敢于将自己比作天下有名的重要人物?陈季方说:我⽗亲譬如是一棵生长在泰山上的桂树,上面还有万仞绝壁,下面有测不着底的深渊。他的枝叶承受甘露, ![]() ⻩淑度 郭泰来到汝南,会见袁奉⾼的时候,车子没有离开道路,马匹没有卸下鞍具。拜访⻩叔度。则在那里连宿两夜,人们询问这是为什么?林宗说:⻩叔度像浩瀚的千顷波涛一样,沉淀过滤不改清澈,翻动搅拌不会混浊,其才能的深度和广度难以测量。 郭泰 郭泰譬如独自屹立⾼山之上,安然面临万丈深渊。国全有才能的人都尊敬仰慕他,认为他的才能和品德超出和覆盖了所有的人。蔡伯喈告诉卢子⼲和马⽇磾说:我为天下的人撰写刻在碑石上的铭文很多,不是没有为之感到惭愧的时候,唯独为郭泰先生所作碑文的颂扬之词没有丝毫感到惭愧的地方。 马融 郑玄在马融门下作门客,马融不知道什么是割裂书七事。而郑玄研究知道了其中的五件事,又让卢子⼲想出了两件。马融对卢子⼲说:孔子对子贡说,颜回听到一便知道十,我和你都不如啊!我和你也就是如此罢了。 蔡邕 蔡邕评论陈蕃和李膺的排列顺序说:陈蕃的优点是敢于冒犯皇帝,李膺的特点是严格要求下属。李膺应排在陈蕃等"三君"的最下面,李膺则排在"八俊"的上面。 顾邵 顾邵曾经单独对庞士元说:听说你能识别人的贤惠善恶,我和你谁胜过谁?庞士元说:培育教化社会风俗,顺应时代嘲流,我不如你。要说称王称霸的计策,克敌致胜的决窃,我也稍有所长,顾邵你也能做这些事吗?诸葛瑾兄弟 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事一国。时以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出《世说》) 诸葛瑾兄弟 诸葛瑾和他的弟弟诸葛亮,以及堂弟诸葛诞,同时具有响亮的声名,各自为一个家国服务。人们评价说:蜀国得到诸葛亮,是得到了一条龙,吴国得到诸葛谨是得到了一只虎,魏国得到诸葛诞,是得到了一只狗。 庞士元 庞士元到了吴国,吴国的人都来拜会他。会见了陆绩、顾邵、全琮以后他评价说:陆绩就像是马可以奔跑,有使用的价值,顾邵如牛能负重走得很远。问他陆绩和顾邵谁更強一些?庞士元说:马跑得虽然迅速,但只能乘坐一人,牛一天只能行走百里,但是所拉载的岂止是一个人呢!吴国人无法反驳他。庞士元又说:全琮的声名很好,就像汝南的樊子昭一样。 武陔 司马文王问武陔说:陈泰同他的⽗亲司空相比较怎样?武陔说:渊博典雅,能以天下的声威和教化为己任这方面,不如他⽗亲,精明⼲练,处理事物,比他⽗亲強。 裴頠 冀州刺史杨淮有两个儿子,杨乔和杨髦,都是在很幼小的时候就具有一定的才⼲。杨淮和裴頠、乐广的关系很好,他叫两个儿子来拜见他俩。裴頠 ![]() ![]() ![]() 匈奴使 魏武王将要会见匈奴的使者,但他认为自己的形象丑陋,不⾜以给边远的家国留下良好深刻的印象,便叫崔季圭来代替,自己在旁边持刀侍立。会见结束了,他派使者问匈奴的使者:魏王怎么样?使者说:魏王的形象非常好,然而他⾝旁的助手才是个真正的英雄呢!魏王听了,派人骑马追上这个使者,将他杀了。 恒温 东晋的殷浩被废为平民,桓温对众人说:小的时候我和他一同骑竹马玩耍,我抛弃的东西,殷浩总是拾起来,所以他赶不上我。 谢鲲 明帝问谢鲲:你自己说说同庾亮相比较怎么样?谢鲲回答说:规规矩矩地上朝当官,作为百官的样板,我不如庾亮。要讲 ![]() 唐太宗 贞观五年,皇帝对长孙无忌等人说:我听说皇帝英明,大臣才敢于直言。人难以正确评价自己,大家说一说我的优点和缺点。长孙无忌说:皇帝的战功和以礼乐教化统治家国的政绩,超过古今所有的帝王。发号施令,作出各项决策,都非常正确有效,我忙于执行,没有空闲的时间,实在没有看见皇帝有什么过失。皇帝说:我想要听自己的过错,你这是随便奉承讨好。今天要当面议论大家的优点和缺点,以便今后戒鉴。说的人不论对错都没有关系,听的人应该注意加以改正。皇帝接着开始评价说:长孙无忌善于精心谋划,反应迅速,对答如流,就是古人也没有能比得上他的人。但是领兵打仗和治理家国恐怕不是他的长处。⾼士廉知识丰富,思维敏捷,遇到困难,也不改变自己的立场,做官不搞宗派,所缺少的是不能大胆提出意见。唐俭说话慡快,善解人意,愿意喝酒,敢于讲话,为我服务三年,却没有一句话是议论家国兴亡的大事的。杨师道 ![]() ![]() ![]() ![]() ![]() ![]() 李绩 唐朝武德初年,李绩得到黎 ![]() 还有在贞观元年,李绩担任并州都督,侍中张文瓘当时是参军事。李绩感叹地说:张文瓘将来的前程,我不如他。对待张文瓘特别重用。当时还有两个下属员官,李绩对他们也很器重。李绩将要调⼊央中,临行的时候他分别赠送那两个下属员官一柄佩刀和一条⽟带,唯独没有送给张文瓘任何东西。张文瓘送了他二十多里地。李绩说:民谚讲:千里相送,终有一别,你为什么送得这样远呢?可以回去了。张文瓘说:大家都受到你的表扬,他们都得到你的赏赐而回去了,唯独没有奖励给我任何东西,所以心中不安。李绩说:你不要不⾼兴,听我对你说,他们俩人,一个处理事物优柔寡断,所以赠给他快刀,提示他处事要果断。一个放 ![]() 薛收 唐朝的薛收与堂兄的儿子元敬和同族兄弟的儿子德音有同样响亮的声名,被人们称为河东三凤。薛收和元敬都是文学馆的学士,房玄龄和杜如晦等都想拉拢他们作为心腹,互相托人前来游悦,元敬害怕他们的权势,对谁也不敢表示过份的亲近,杜如晦常曾说过:小记室这样的员官,不可以因为得到谁的恩惠就对谁亲近,得不到谁的恩惠就对谁疏远。 王圭 唐朝贞观六年,皇帝设宴招待文武百官。他对王圭说:你善于识别鉴定人才的优点和缺点,尤其擅长发表议论,从房玄龄开始,你逐个评价一下。再说一说你自己同他们相比较怎么样?王圭回答说:勤勤恳恳地为家国服务,能做到的就不遗余力地去做,我不如房玄龄。文武兼备,出朝能当将军,⼊朝可以作宰相,我不如李靖。陈述奏报得详细明⽩,将皇帝的命令向下宣告,将下面的意见向皇帝报告,我不如彦博。处理复杂繁琐的事物,我不如戴胄。直言规劝,及时指出皇帝的失误,我不如魏征。至于揭发批评丑恶行为。提倡表扬善良正义的事物,我同各位比较也稍胜一筹。太宗皇帝非常赞同他的议论。大臣们也认为他说出了自己的长处,是正确的评价。 王师旦 唐朝贞观十九年,考功员外郞王师旦主持考核推荐举子,考核完张昌龄和王公瑾的政事、经义和文章以后,太宗皇帝感叹着说:两个人的对答和文章都很有文采。王师旦说:体态 ![]() 杨素 封德彝少年的时候,仆 ![]() ![]() ![]() ![]() 王义方 员半千原名叫员余庆,在王义方手下做事,王义方很器重他,曾经说过:五百年出一名德才兼备的贤士,你当之无愧。于是改名为半千。选将 李绩每临阵选将,必相有福禄者而后遣之。人问其故。对曰:薄命之人,不⾜与成功名。君子以为知言。(出《谭宾录》) 李绩 李绩每当临打仗之前选择上阵或出征的将官,必然挑选面相有福的人然后再派遣出去。人们问他什么原因,他说:命薄的人不会有成功的希望和声名。有学识的人认为这是一句有见识的话。 英公 唐⾼宗的时候,南方的少数民族聚众为寇,多次派兵讨伐不能成功,于是朝廷派徐敬业去做刺史,并叫州府来兵马到城外接应。徐敬业传去命令叫士兵们回去,自己单人匹马来到州府。贼兵听说新刺史到了,全都严阵以待。徐敬业一句也不问敌兵的情况,处理完其他事情以后才说:贼兵在什么地方?回答说在南岸。徐敬业便叫一两名参谋人员陪同前往,观看的人没有不惊奇害怕的。贼兵一开始准备队伍观望等待,等待看清徐敬业的船上没有兵马时,便关上营门隐蔵起来。徐敬业直接闯⼊敌人营內,告诉贼兵说:家国知道你们是被贪官污史所 ![]() ![]() 刘奇 唐朝的证圣年间,刘奇担任侍郞,推荐张文成和司马锽为御史。两个人委托申屠锡去表示感谢,刘奇严肃地说:推荐有才能的人没有私心,有什么可谢的! 张鷟(自号浮休子) 唐朝的娄师德是荥 ![]() ![]() ![]() ![]() ![]() ![]() ![]() ![]() ![]() ![]() ![]() ![]() ![]() ![]() ![]() ![]() ![]() ![]() ![]() ![]() 李峤 御史裴周因公事来到幽州,会见了一个参谋姓胡,他自己说是易州人,记不住名字了。胡参谋的脖子上有刀疤,裴周问他是怎么回事。胡参谋说:我当年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员官,曾经在特进李峤的手下做事。李峤夸奖我聪明,每当有诗作都叫我整理保存。他经常看着我说,你很聪明,然而命薄,缺少官禄。一直到六十岁以后,才能当两任官。三十岁的时候,有一场很大的灾难,不知道能不能躲过去。以后坎坷不得志,不要勉強去谋求功名。胡参谋到了三十岁那年,孙佺北征,他参军一同北征。北征军战败,他被贼兵一刀砍在脖子上,但脖颈没断。他躺在尸体当中,过了夜一,活了过来。从此以后,他牢记李峤的话,再也不敢谋求官职,在庙里洒⽔扫地。岁月流逝一直到了六十岁,他来到盐州,在郭刺史家作门客。有个算命的见了他,对刺史说:此人有官运,今年应该推荐他,十月份以前能当官。刺史说:这里是边远不被重视的州,我也没有升官的希望,还敢推荐举人?不久皇帝发下公文,叫国全的刺史每人荐举一人。郭刺史五月份推荐他,说他有行军打仗的谋略。到十月份,他参加政事和经文的试考被录取,初任命为东宮卫佐官,仍然参与参谋范 ![]() 郑杲 唐朝圣历年间,侍郞郑杲推荐思复为太常博士,元希声为京兆府士曹参军。他对别人说:今年选拔官吏,得到韩、元两个人,是吏部没有辜负朝廷的表现。 卢从愿 唐朝景云年间,卢从愿担任侍郞,考核推荐杜暹从婺州参军改任郑县尉,后来又改任户部尚书。卢从愿自益州长史调⼊央中,现在杜暹的官职超过了他。杜暹问卢从愿:选拔员官如何确定?卢从愿说:由我来品评鉴别,所以使你得以迈开千里马的步伐。 裴宽 尚书裴宽从郡西辞职归来,逆着河⽔行驶到中午,停下来休息。他看见一个人坐在树下,⾐服很破旧。他走过去与这个人说话,心中非常惊奇,于是和这个人 ![]() 韦诜 润州刺史韦诜,自己认为是有声名的世家豪族,他挑选女婿,虽然有一些门第显要的人,可是韦诜都认为不行。等到过年这一天,闲着没事,他和 ![]() ![]() ![]() ![]() ![]() ![]() ![]() 裴谈 苏颋五岁时,裴谈来拜访他的⽗亲。正好苏颋在旁边,便叫他试着背诵庾信的《枯树赋》。快要背到文章的末尾了,苏颋为了尊重裴谈,避开谈字,将谈字念成个任字。朗诵到昔年移柳,依依汉 ![]() |
上一章 太平广记 下一章 ( → ) |
李昉、扈蒙、徐铉等的最新历史小说《太平广记》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太平广记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太平广记是李昉、扈蒙、徐铉等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