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是李昉、扈蒙、徐铉等创作的经典历史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太平广记 作者:李昉、扈蒙、徐铉等 | 书号:10225 时间:2017/3/27 字数:7953 |
上一章 卷一百一十七·报应十 下一章 ( → ) | |
孙叔敖 崔敬嗣 裴度 刘轲 刘弘敬 萧倣 孙泰 李质 范明府 程彦宾 孙叔敖 楚孙叔敖为儿,出游还,忧而不食。⺟问其故,泣曰:“见两头蛇,恐死。”⺟曰:“今蛇安在?”曰:“敖闻见两头蛇者死,恐后人又见,杀而埋之矣。”⺟曰:“无忧矣!闻有 ![]() 崔敬嗣 唐崔敬嗣为房州刺史,中宗安置在房州,官吏多无礼。敬嗣独申礼敬,供给丰赡,中宗常德之。及登位,有益州长史崔敬嗣。既同名姓,每进拟官。皆御笔超拜之者数四,后引与语,知误。访敬嗣已卒,遣安石授其子注官,后官至显达,其孙即光远也。(出《谭宾录》) 裴度 唐中书令晋国公裴度,质状眇小,相不⼊贵,屡屈名场,颇亦自惑。会有相工在洛中,大为缙绅所神。公特造之,问命,相工曰:“郞君形神,稍异于人,不⼊相。若不至贵,即当饿死。今则殊未见贵处,可别⽇垂访,为君细看。”公然之。他⽇出游香山寺,徘徊于廊庑间,忽见一素⾐妇人,致缇褶于僧伽栏楯之上,祈祝良久,瞻拜而去。少顷,度方见缇褶在旧处,知其遗忘也,又料追付不及,遂收取,以待妇人再至,⽇暮竟不至,度挈归逆旅。诘旦,复携往,寺门始辟,睹昨⽇妇人,疾趋而至,怃声惋叹,若有非横。度从而问之,妇人曰:“阿⽗无罪被系,昨贵人假得⽟带二犀带一,直千余缗,以赂津要,不幸失去于此。今老⽗不测之祸,无所逃矣。”度怃然,复细诘其物⾊,因而授之。妇人拜泣,请留其一,度笑而遣之。寻诣昔相者,相者审度,声⾊顿异,惊叹曰:“此必有 ![]() 刘轲 唐侍御刘轲者,韶右人也。幼之罗浮九疑,读⻩老书, ![]() ![]() ![]() 刘弘敬 唐彭城刘弘敬,字元溥。世居淮淝间,资财数百万,常修德不耀,人莫知之。家虽富,利人之财不及怨,施人之惠不望报。长庆初,有善相人,于寿舂道逢元溥曰:“噫,君子且止,吾有告也。”元溥乃延⼊馆而讯焉,曰:“君财甚丰矣。然更二三年,大期将至,如何?”元溥涕泗曰:“夫寿夭者天也,先生其奈我何!”相人曰“夫相不及德,德不及度量,君虽不寿,而德且厚,至于度量尤宽,且告后事。但二三年之期,勤修令德,冀或延之。夫一德可以消百灾,犹享爵禄,而况于寿乎,勉而图之,吾三载当复此来。”言讫而去,元溥流涕送之,乃为⾝后之计,有女将适,抵维扬,求女奴资行,用钱八十万,得四人焉。內一人方兰荪者,有殊⾊,而风骨姿态,殊不类 ![]() ![]() ![]() ![]() ![]() ![]() ![]() ![]() ![]() ![]() ![]() 萧倣 唐丞相兰陵公萧倣,清誉俭德,时所推伏。尝统戎于番禺,有酌泉投香之誉,以是夷估幅凑,至于长安宝货药肆,咸丰衍于南方之物,由此人情归美。僖宗诞圣于壬午,龙飞于癸巳,皇算十有二载矣。思命耆德,佐佑大化,乃自奉常卿起为上相,时年八十有三。居台席数载,汲引才俊,导畅皇慈,俭德既彰,浇风少⾰,及薨于位,上甚追悼,而废常朝者三⽇。册赠之礼,有加等焉。议者曰:⾼位重禄,苟有其分, ![]() 孙泰 唐孙泰,山 ![]() ![]() ![]() 李质 唐咸通中,吉州牙将李质,得疾将死忽梦⼊冥。见主吏曰:“尝出七人 ![]() 范明府 唐范明府者,忘其名,颇晓术数。选授江南一县宰,自课其命云:“来年秋,禄寿俱尽。”将出京,又访于⽇者,⽇者曰:“子来年七月数尽,胡为远官哉?”范曰:“某固知之,一女未嫁,利薄俸以资遣耳。”及之任,买得一婢子,因诘其姓氏,婢子曰“姓张,⽗尝为某堰官,兵寇之 ![]() ![]() ![]() ![]() 程彦宾 伪蜀罗城使程彦宾,临淄人也。攻取遂宁,躬率百夫,直冒矢石。城破。获处女三人,蔚有姿容,彦宾以别室处之。浃旬间,⽗⺟持金请赎,公还金归女,告以全人,⽗⺟泣而谢曰:“愿公早建旄节。”彦宾笑而答曰:“吾所愿寿终时无病耳。”后年逾耳顺。果无疾而终。(出《儆戒录》) 译文 孙叔敖 崔敬嗣 裴度 刘轲 刘弘敬 萧倣 孙泰 李质 范明府 程彦宾 孙叔敖 楚国的孙叔敖还是小孩时,出外游玩回到家,忧愁闷郁不吃饭。⺟亲问他是什么原因,他哭着说:“我看见了两个头的蛇,恐怕要死了。”⺟亲说:“现在蛇在哪儿”孙叔敖说:“我听说看见两头蛇的人会死,害怕以后别人也看见它,就打死埋了。”⺟亲说:“不要忧愁了,我听说有 ![]() 崔敬嗣 唐朝崔敬嗣任房州刺史。当时中宗被贬谪到房州,官吏中很多人都对他没礼貌,唯独敬嗣表现有礼有敬,并供给丰富的供养。中宗很感 ![]() 裴度 唐朝中书令晋国公裴度,长得又瘦又小,他的相貌不够贵重,多次在功名场上受挫。他自己也很疑惑。正好有个相面的人在洛中,很被士大夫员官们所称推崇。裴度特意拜访了他。问命,相面的人说:“郞君你的相貌神采。同一般人稍有不同,如果不作达官贵人,就会饿死。现在还看不出来贵处,可再过些天来访,我给你仔细看看。”裴度答应了。有一天他出去游览香山寺。徘徊在走廊和侧房之间。忽然看见一个穿素⾊⾐服的妇女,把一件丹⻩⾊贴⾝单⾐放在寺庙的栏杆上,祈祷祝愿很长时间。瞻仰拜谢之后走了。过了一会儿,裴度才看见那件单⾐还放在原处,知道是那个妇女遗忘了,又考虑追上送给她已经来不及了,于是就收起来,等待那妇女再返回来还给她。太 ![]() ![]() 刘轲 唐朝的侍御刘轲是韶右人,幼年时代到罗浮九疑山读⻩老的书。想学成仙之道,又在曹溪探究佛家的关戒,于是又穿了僧⾐,所以给他起了个法号叫海纳。往北去过筠川方山等寺,又定居在庐山东林寺,学习《南山钞》以及《百法论》,把宗旨全都得到了。他住在一间卧室,多次梦到一个穿短耝布⾐服的人说:“我是个书生,以前因为游学,死在这间屋子里,因为主寺僧人不知道我家住哪里,就埋在窗下了,然而尸骸所处地方狭小,我又想从宗,怎么能安心呢?您如果能给我迁到别的地方埋葬,我一定会有酬谢。”于是刘轲就访问僧人们,果然有这么回事。刘轲脫下自己穿的⾐服,覆盖在那书生的骸骨上,又备了棺材改葬在虎溪山上。当天夜里梦到书生前来致谢。拿了三个 ![]() 刘弘敬 唐朝彭城有个人叫刘弘敬,字元溥。世世代代居住在淮河淝⽔之间。家有资财数百万,常积德而不夸耀,人们都不知道他。他家虽然很富,取利于别人的财富,也使他不怨恨。他拿出钱财帮助别人,施给别人恩惠并不希望有所报答。长庆年间,有个很会相面的人,在寿舂路上碰到元溥说:“噫!先生先停一下,我有话告诉你。”元溥就请他进⼊一馆所问他有什么话。”那相面人说:“您财产很丰厚啊!然而二三年以后,你的寿数就要没了。怎么办?”元溥大哭说:“夭折短命是天意,先生您对我有什么办法?”相面人说:“相好,不如德⾼,德⾼不如度量大。你虽然寿不长,但德很⾼厚,至于度量就更宽大了,我暂且告诉你后事。在二三年之间,多积您的功德,或许有希望延长寿命。一德可以消百灾,还可以享受爵禄,何况寿命呢?希望你努力作,我三年以后还会再来。”说完就走了。元溥流着眼泪送别了他。于是又作了⾝后的打算。他有一个女儿将要出嫁,抵达维扬后,要找几个女奴陪行。花了八十万钱得到四个人。其中有一个人叫方兰荪,美丽非凡,而且那风骨姿态很不象平常家庭出⾝的人。元溥就追问她的情况。迟延很长时间才回答说:“ ![]() ![]() ![]() ![]() ![]() ![]() ![]() ![]() ![]() 萧倣 唐朝的丞相兰陵公萧倣,有清世廉洁的美誉,被当时的人看作榜样。曾经统帅军队驻守于番禺,又有百事主动助人的美名。因为这样,外地的商人全都聚会而来,以至长安的买卖药店,都增加了很多南方的物品。可见人情向往善美。僖宗在壬午年登上皇位,于癸巳年逝世,在位十二年。提倡广施德政教化,于萧倣从常卿起升为上相,当时已经八十三岁了。萧倣作丞相数载,招贤纳士,提拔贤明的人才,使皇帝的恩慈能够畅通无阻,节俭的品德得到发扬,轻薄的民尚也有改⾰。等到他死在位上,皇上特别追悼,停止上朝三天,册封赠送的财物和礼节都有加等。有人议论说:⾼位厚禄,都有一定的名分, ![]() 孙泰 唐朝的孙泰是山 ![]() ![]() ![]() 李质 唐朝咸通年间,吉州的牙将李质得了病快要死了,忽然作梦去了冥府,见那主管官说:“你曾经救了七个人的命,应该延长十四年的寿命。”小吏拿文书去请上命。过了半天,出来对李质说:“事情办完了。”马上命令使者领着李质送他回家。他们走到一座⾼山上,那使者把他推下山去。他就吓醒了。李质暗暗牢记着这件事。从这以后病渐渐好转直到痊愈。后来果然又活了十四年才死。 范明府 唐朝范明府有个人,忘了他叫什么名。他比较会算卦,被选授到江南一个县去当县宰。自己算了一卦说:来年秋天,官禄和寿命就都到了尽头,准备出京上任时又去拜访了占卜的人,占卜的人说:“你来年七月寿数已尽怎么还去远地作官呢?”他说:“我本来也知道寿数将尽,但有一个女儿还没有出嫁,我想赚点钱给她出嫁罢了。”然后就上任去了。到任后买了一个婢女,盘问她的姓氏。婢女说:“姓张,我⽗亲曾当作堰官,因为兵寇作 ![]() ![]() ![]() 程彦宾 前蜀罗城使程彦宾是临淄人,攻占遂宁时,他亲自率领一百多个士兵,冒着滚木流箭把城攻破了,俘获了三名处女。这三个处女姿容都很美丽,彦宾把她们安排在一间屋里住,十天之內。后来她们的⽗⺟带着钱请求赎回他们的女儿。彦宾不要金钱而归还了他们的女儿,并告诉他们这三个人还都是处女。⽗⺟们哭着拜谢说:“但愿你早⽇建功⾼升。”彦宾笑着回答说:“我的愿望是死的时候没有什么病罢了。”后来年纪过了六十,果然无病而死。 |
上一章 太平广记 下一章 ( → ) |
李昉、扈蒙、徐铉等的最新历史小说《太平广记》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太平广记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太平广记是李昉、扈蒙、徐铉等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