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是李昉、扈蒙、徐铉等创作的经典历史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太平广记 作者:李昉、扈蒙、徐铉等 | 书号:10225 时间:2017/3/27 字数:10291 |
上一章 卷九十六·异僧十 下一章 ( → ) | |
僧伽大师 回向寺狂僧 懒残 韦皋 释道钦 辛七师 嘉州僧 金刚仙 鸱鸠和尚 僧伽大师 僧伽大师,西域人也,俗姓何氏。唐龙朔初来游北土,隶名于楚州龙兴寺。后与泗州临淮县信义坊乞地施标,将建伽蓝。于其标下,掘得古香积寺铭记,并金像一躯,上有普照王佛字,遂建寺焉。唐景龙二年,中宗皇帝遣使 ![]() ![]() ![]() ![]() 回向寺狂僧 唐玄宗开元末梦人云:“将手中五百条,袈裟五百领,于回向寺布施。”及觉,问左右,并云无。乃遣募缁徒道⾼者,令寻访。有一狂僧,本无住著,人亦不知其所来,自出应召曰:“某知回向寺处。”问要几人,曰:“但得赍持所物!”及名香一斤,即可去。”授之,其僧径⼊终南。行两⽇,至极深峻处,都无所见。忽遇一碾石,惊曰:“此地人迹不到,何有此物!”乃于其上,焚所携香,礼祝哀祈,自午至夕。良久,⾕中雾起,咫尺不辨。近来渐散,当半崖,有朱柱粉壁,玲珑如画。少顷转分明,见一寺若在云间,三门巨额,谛视之,乃回向也,僧喜甚,攀陟遂到。时已⻩昏,闻钟磬及礼佛之声。守门者诘其所从来,遂引⼊。见一老僧曰:“唐皇帝万福。”令与人相随,历房散手巾等。唯余一分,一房但空榻者,亦无人也。又具言之,僧笑令坐,顾侍者曰:“彼房取尺八来。”乃⽟尺八也。僧曰:“汝见彼胡僧否?”曰:“见。”僧曰:“此是权代汝主也。国內当 ![]() ![]() 懒残 懒残者,唐天宝初衡岳寺执役僧也。退食,即收所余而食, ![]() 韦皋 唐故剑南节度使太尉兼中书令韦皋既生一月,其家召群僧会食。有一胡僧,貌甚陋,不召而至。韦氏家童咸怒之,以弊席坐于庭中。既食,韦氏命啂⺟出婴儿,请群僧祝其寿。胡僧忽自升阶,谓婴儿曰:“别久无恙乎?”婴儿若有喜⾊,众皆异之。韦氏先君曰:“此子生才一月,吾师何故言别久耶?”胡僧曰:“此非檀越之所知也。”韦氏固问之,胡僧曰:“此子乃诸葛武侯之后⾝耳。武侯当东汉之季,为蜀丞相,蜀人受其赐且久。今降生于世,将为蜀门帅,且受蜀人之福。吾往岁在剑门,与此子友善。今闻降于韦氏,吾固不远而来。”韦氏异其言,因以武侯字之。后韦氏自少金吾节制剑南军,累迁太尉兼中书令。在蜀十八年,果契胡僧之语也。(出《宣室志》) 释道钦 释道钦住陉山。有问道者,率尔而对,皆造宗极。刘忠州晏常乞心偈,令执炉而听,再三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晏曰:“此三尺童子皆知之。”钦曰:“三尺童子皆知之,百岁老人行不得。”至今以为名理。又梁元帝杂传云,晋惠末,洛中沙门耆域,葢得道者。长安人与域食于长安寺,流沙人与域食于石人前,数万里同⽇而见。沙门竺法行尝稽首乞言,域升⾼座曰:“守口摄意,心莫犯戒。”竺语曰:“得道者当授所未听,今有八岁沙弥,亦以诵之。”域笑曰:“八岁而至百岁诵不能行。”(明抄本至作致,酉 ![]() ![]() 辛七师 辛七师,陕人,辛其姓也。始为儿时,甚谨肃,未尝以狎弄为事,其⽗⺟异而怜之。十岁好浮图氏法,⽇阅佛书,自能辨梵音,不由师教。其后⽗为陕郡守。先是郡南有瓦窑七所。及⽗卒,辛七哀毁甚。一⽇,发狂遁去。其家僮迹其所往,至郡南,见辛七在一瓦窑中端坐,⾝有奇光,粲然若炼金⾊。家僮惊异,次至一窑,又见一辛七在焉,历七窑,俱有一辛七在中。由是呼为辛七师。(出《宣室志》) 嘉州僧 利州广福禅院,则故戎帅张处钊所创。因请长老灵贵主掌,以安僧众,经数年矣。灵贵好烧炼,忽一⽇,取众僧小便以大镬炼而成霜,秽恶之气,充満衢路。冀其少在院內。不旬⽇,其僧尽将簿历钱物,就方丈纳之,云:“缘有小事,暂出近地。”遂 ![]() ![]() 金刚仙 唐开成中,有僧金刚仙者,西域人也,居于清远峡山寺。能梵音,弹⾆摇锡而咒物,物无不应。善囚拘鬼魅,束缚蛟螭,动锡杖一声,召雷立震。是⽇峡山寺有李朴者,持斧翦巨木,刳而为舟。忽登山,见一磐石,上有⽳,睹一大蜘蛛,⾜广尺余,四驰(驰原作蛇,据明抄本、陈校本改)啮卉窒其⽳而去。俄闻林木有声,暴猛吼骤,工人惧而缘木伺之。果睹双(双原作枳,据下文改)首之虺,长可数十丈,屈曲蹙怒。环其蛛⽳。东西其首。俄而跃西之首,昅⽳之卉团而飞去,颖脫俱尽,后回东之首,大划其目,大呀其口,昅其蜘蛛。蜘蛛驰出,以⾜擒⽳之口,翘屈毒,丹然若火,焌虺之咽喉,去虺之目。虺懵然而复苏,举首又昅之,蛛不见。更毒虺,虺遂倒于石而殒。蛛跃出,缘虺之腹,咀內齿折二头,俱出丝而囊之,跃⼊⽳去。朴讶之,返峡山寺,语金刚仙。仙乃祈朴验⽳。振环杖而咒之,蛛即出于僧前,俨若神听。及引锡触之,蛛乃殂于⽳侧。及夜,金刚仙梦见老人,捧匹帛而前曰:“我即蛛也,复能织耳。”礼金刚仙曰:“愿为福田之⾐。”语毕遂亡。僧及觉,布已在侧,其精妙奇巧,非世茧丝之所能制也。僧乃制而为⾐,尘垢不触。后数年,僧往番禺,泛舶归天竺。乃于峡山金锁潭畔,摇锡大呼而咒⽔。俄而⽔辟见底矣。以澡瓶张之,有一泥鳅鱼,可长三寸许,跃⼊瓶中。语众僧曰:“此龙矣。吾将至海门,以药煮为膏,涂⾜,则渡海若履坦途。”是夜,有⽩⾐叟挈转关榼,诣寺家人傅经曰:“知金刚仙好酒。此榼一边美酝,一边毒醪,其榼即晋帝曾用鸩牛将军者也。今有⻩金百两奉公。为持此酒,毒其僧也。是僧无何取吾子, ![]() 鸱鸠和尚 邓州有老僧⽇食鸱鸠,僧俗共非之,老僧终无所避。当馔之际,贫士求餐,分其二⾜而食。食讫,僧盥漱,双鸠从口而出。一则能行,一则匍匐在地。贫士惊怪,亦吐其饭,其鸠二脚亦生。僧后不食此味,都(云溪友议都作睹)验。众加敬之。号曰南 ![]() 译文 僧伽大师 回向寺狂僧 懒残 韦皋 释道钦 辛七师 嘉州僧 金刚仙 鸱鸠和尚 僧伽大师 僧伽大师,西域人,俗姓何。唐⾼宗初年来到北方游化,隶属于楚州龙兴寺。后来在泗州临淮县信义坊乞得一方土地,埋设了界标,要在这里建造寺院。在埋设界标时,掘得古代的香积寺铭记,还有金像一尊,佛像上有“普照王佛”几个字,于是就在这个地方建了一座佛寺。唐中宗景龙二年,中宗皇帝派遣使臣 ![]() ![]() 回向寺狂僧 唐玄宗在开元末年梦见有人对他说:“请你拿着手巾五百条,袈裟五百领,到回向寺里去布施。”醒后,问⾝边人回向寺在什么地方,都说没有这么个回向寺。他就派人召募道行⾼深的僧人,让他去寻访回向寺。有个狂僧,本来就没有固定的住处,别人也不知道他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他自己出面应召道:“我知道回向寺在哪里。”问他需要几个人,他说:“只要拿到该带的东西及名香一斤,马上就可以去。”把这些东西送给他后,这位狂僧就一直进了终南山。走了两天,来到深山极为险峻的地方,什么也没见到。忽见前面出现了一盘石头碾子,他吃惊地说:“此处人迹不到,怎么能有这种东西呢!”他便在碾子上点燃了带来的名香,从中午到晚上,不住地礼拜祷告苦苦哀求。过了很长时间,山⾕里升起了浓雾,咫尺之间都辨不清物体。后来渐渐散开,在半山 ![]() ![]() ![]() ![]() ![]() 懒残 懒残是唐代天宝初年在衡岳寺⼲杂役的僧人,别人吃完饭走了,他就收拾剩饭残汤吃,因为生 ![]() ![]() ![]() ![]() ![]() 韦皋 唐朝原先有个剑南节度使太尉兼中书令叫韦皋。他刚出生一个月时,家里召集群僧会餐,以示庆贺。有个异族僧人,相貌特别丑陋,没有召呼他自己就来了。韦家的仆人都很生他的气。让他坐在院里的破席上。吃完饭后,韦家让 ![]() 释道钦 释道钦住在陉山,有人问他如何修道时,他就立即给予简洁明了的答复,这些答复都涉及佛法的深刻道理。忠州郡守刘晏常向他乞教关于心灵修养方面的告诫。道钦让他手执香炉悉心敬听,再三宣称“各种恶事不要做,许多善德要奉行”刘晏说:“这是三尺⾼的小孩子都知道的话。”道钦说:“三尺童子皆知之,百岁老人做不来。”这句话至今已成为至理名言。又据《梁元帝杂传》记载,晋惠帝末年洛 ![]() 辛七师 辛七师,陕州人,辛是他的姓氏。当初他是个小孩子时,就很拘谨端庄,从不淘气顽⽪,⽗⺟都觉得奇怪,都很疼爱他。十岁开始,他喜佛法,天天阅读佛教经书,自己能认识梵文,不用老师教他。后来⽗亲作了陕州郡守。原先在郡城南面就有七口瓦窑。⽗亲死去的时候,辛七极为悲哀感伤,有一天,他疯疯颠颠地逃跑了。他家的僮仆沿着他的踪迹追寻他,到了郡城南面,只见辛七端端正正地坐在一口瓦窑里,⾝上有奇异的光芒,就像冶炼金子时的颜⾊一样,光辉灿烂。这个家僮到相邻的瓦窑一看,又看见一个辛七端坐那里,一连看了七口瓦窑,里面都有个辛七端坐着。从此,人们便叫他“辛七师” 嘉州僧 利州有座广福禅院,是过去边关统帅张处剑所创建的,禅院建成后,请来方丈灵贵做主持,以安僧众之心,已经好多年了。灵贵喜好烧炼之事,忽然有一天,他将众僧撒的尿放在大锅里熬成了霜,恶臭的气味弥漫在各处。殿堂上有个僧人,原是从嘉州来的,对灵贵熬尿的行为似乎不大満意,嘴里直嘟哝。灵贵也觉察到了,便打发他出去收购众僧吃的粮食,希望他少在院內呆着。不到十天,这位嘉州僧人便将全部帐簿与钱物等, ![]() 金刚仙 唐朝开元年间,有个叫金刚仙的僧人,是西域人,住在清远峡山寺里。能说梵语,懂梵文。鼓动⾆头摇动锡杖诅咒什么物时,该特无不有所响应。他善于捉拿妖魔鬼怪,摇动锡杖一响,就能召来雷电霹雳。这一天,峡山寺有个叫李朴的,他拿着斧头上山砍伐大树,回来好刮削加工成木船。刚登上山顶,见有一座大石头,上面有个洞,只见一只大蜘蛛,脚有一尺多宽,它咬碎花卉草木堵塞在洞里就走了。一会儿又听到树林里传来狂暴烈猛的吼叫声,李朴害怕了,急忙爬到树上窥察动静。果然看见有一条双头大毒蛇,长有几十丈,气冲冲地爬了过来,团团围住蜘蛛洞,两只脑袋分列洞口东西两侧。一会儿翘起西侧的脑袋,把洞里的草团昅得⼲⼲净净,然后又掉转东侧的脑袋,噔大眼睛,张开大口,去昅洞里的蜘蛛。蜘蛛跑了出来,用脚按住洞口,翘起毒须,噴 ![]() ![]() ![]() ![]() ![]() 鸱鸠和尚 邓州有个老和尚天天吃猫头鹰,无论出家人还是老百姓都对他有非议,老和尚却一直不改。有一天,他正做好了在吃的时候,一个穷汉向他乞讨,他便分给他两只脚吃,吃完之后,和尚去洗漱,两只猫头鹰从嘴里窜了出来。一只能走路,一只因为没有脚而卧在地上。穷汉见了非常惊奇,也把吃的饭吐出来了。那只猫头鹰的两只爪子便也长了出来。老和尚后来不吃这种野味了。而且,凡是⾁食,他都已戒绝,于是,众人对他更加敬重。他的称号是“南 ![]() |
上一章 太平广记 下一章 ( → ) |
李昉、扈蒙、徐铉等的最新历史小说《太平广记》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太平广记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太平广记是李昉、扈蒙、徐铉等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