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是孔丘创作的经典历史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孝经 作者:孔丘 | 书号:10153 时间:2017/3/26 字数:2721 |
上一章 圣治 下一章 ( → ) | |
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 ![]() 译文 曾子说∶“我很冒昧地请问,圣人的德行,没有比孝道更大的了吗?”孔子说∶“天地万物之中,以人类最为尊贵。人类的行为,没有比孝道更为重大的了。在孝道之中,没有比敬重⽗亲更重要的了。敬重⽗亲,没有比在祭天的时候,将祖先配祀天帝更为重大的了,而只有周公能够做到这一点。当初,周公在郊外祭天的时候,把其始祖后稷配把天帝;在明堂祭祀,又把⽗亲文王配祀天帝。因为他这样做,所以国全各地诸侯能够克尽职守,前来协助他的祭祀活动。可见圣人的德行,又有甚么能超出孝道之上呢?因为子女对⽗⺟亲的敬爱,在年幼相依⽗⺟亲膝下时就产生了,待到逐渐长大成人,则一天比一天懂得了对⽗⺟亲尊严的爱敬。圣人就是依据这种子女对⽗⺟尊敬的天 ![]() ![]() ![]() ![]() ![]() 读解 这一章书,是因曾子听到孔子讲说明王以孝治天下而天下很容易实现和平以后,再问圣人之德,有更大于孝的没有?孔子因问而说明圣人以德治天下,没有再比孝道更大的了。孝治主德。圣治主威,德威并重,方成圣治。列为第九章。 曾子听了孔子说明孝道之广大,与极⾼的效果,以为政教之所以好的原因,皆本于孝的德行。所以又问圣人之德还有大过孝道莫有。孔子说:‘天地之间,人连物,都是一样的得到天地之气以成形,禀天地之理以成 ![]() ![]() ![]() 万物出于天,人伦始于⽗,因此孝行之大,莫过于尊严其⽗,尊严其⽗,如能尊到祭天时,配天享受祭礼,那就尊到极点了。自古以来,只有周公作到这一点。所以配天之礼,是他创作的。 从前周朝的时候,武王逝世,周公辅相成王,摄理家国政治。制礼作乐。他为了报本追远的孝道,创制在郊外祭天的祭礼。乃以始祖后稷配享。另制定宗庙,祭祀上帝于明堂,以其⽗文王配享。周公这样追尊他的祖与⽗,乃是以德教倡率,而示范于四海。因此海內的诸侯,各带官职来助祭,光先耀祖,何大于此。孝德感人知此之深,这圣人的德行,又何能大过孝道呢? 圣人教人以孝,是顺人 ![]() ![]() ![]() ![]() 天下做⽗亲的,一定爱他们的儿子,天下做儿子的,一定爱他们的⽗亲,⽗子之爱,是天生的,不待勉強的,这个⽗子之爱的里边还含著敬意,⽗如严君,故包蔵著君臣之义。⽗⺟生下的儿子,上为祖宗流传后代。下生子孙继承宗嗣。家族的继续绵延,莫大于此。⽗亲对子,即是严君,又是慈亲,有两重恩爱,所以恩爱之厚,莫重于此。 由于以上的原因,爱敬当由自己的⽗⺟起始。假如有人不爱自己的⽗⺟,而去爱别人,那就叫悖德。不敬自己⽗⺟而去敬别人,那就叫悖礼。爱亲敬亲,是顺道而行的善行,不爱不敬,就是逆道而行的凶德。立教的人,应该以顺德教化,使民知所爱敬,如果倒行逆施,悖德悖礼,民将怎样取法呢?今不站在顺的善行上边去作,反而站在恶的凶德方面去行,假定得了一官半职,有道德观念的君子,他绝不会以那个官职为贵重的。 有道德的君子,却不是那样的作法,他讲出话来,必定思量可以使人称道他才讲,他行出事来,必定思量可以快慰于人心他才行,他所做的德行和义理,必定为人尊敬他才做。他所作的每一件事,必定可以为人取法他才作。他的容貌和举止,必定端庄伟大可以观看,一进一退,都是合乎礼仪,可为法度。照这样的居上临下,驾驭百姓,那老百姓,自然又怕惧的畏服他,爱敬他,并以他为模范而仿效实行,所以能够很顺利的完成其德教,而政令不待严格督促,自然就推行了。 孔子引诗经曹风篇鸤鸠章的这两句话,就是说明‘一个负责管辖百姓的善良君子,他的威仪礼节,一定没有差错,他才能够为人作模范,而为老百姓所取法了。 |
上一章 孝经 下一章 ( → ) |
孔丘的最新历史小说《孝经》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孝经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孝经是孔丘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