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是刘勰创作的经典历史小说作品 |
![]() |
|
阿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文心雕龙 作者:刘勰 | 书号:10151 时间:2017/3/26 字数:3222 |
上一章 通变 下一章 ( → ) | |
夫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何以明其然耶?凡诗赋记书,名理相因,此有常之体也;文辞气力,通变则久,此无方之数也。名理有常,体必资于故实;通变无方,数必酌于新声;故能骋无穷之路,饮不竭之源。然绠短者衔渴,⾜疲者辍途,非文理之数尽,乃通变之术疏耳。故论文之方,譬诸草木,![]() ![]() ![]() 是以九代咏歌,志合文则。⻩歌“断竹”质之至也;唐歌在昔,则广于⻩世;虞歌《卿云》,则文于唐时;夏歌“雕墙”缛于虞代;商周篇什,丽于夏年。至于序志述时,其揆一也。暨楚之 ![]() ![]() 今才颖之士,刻意学文,多略汉篇,师范宋集,虽古今备阅,然近附而远疏矣。夫青生于蓝,绛生于蒨,虽逾本⾊,不能复化。桓君山云∶“予见新进丽文,美而无采;及见刘扬言辞,常辄有得。”此其验也。故练青濯绛,必归蓝蒨;矫讹翻浅,还宗经诰。斯斟酌乎质文之间,而隐括乎雅俗之际,可与言通变矣。 夫夸张声貌,则汉初已极,自兹厥后,循环相因,虽轩翥出辙,而终⼊笼內。枚乘《七发》云∶“通望兮东海,虹洞兮苍天。”相如《上林》云∶“视之无端,察之无涯,⽇出东沼,⼊乎西陂。”马融《广成》云∶“天地虹洞,固无端涯,大明出东,⼊乎西陂”扬雄《校猎》云∶“出⼊⽇月,天与地沓”张衡《西京》云∶“⽇月于是乎出⼊,象扶桑于濛汜。”此并广寓极状,而五家如一。诸如此类,莫不相循,参伍因⾰,通变之数也。 是以规略文统,宜宏大体。先博览以精阅,总纲纪而摄契;然后拓衢路,置关键,长辔远驭,从容按节,凭情以会通,负气以适变,采如宛虹之奋鬐,光若长离之振翼,乃颖脫之文矣。若乃龌龊于偏解,矜 ![]() 赞曰∶ 文律运周,⽇新其业。变则可久,通则不乏。 趋时必果,乘机无怯。望今制奇,参古定法。 译文 《通变》是《文心雕龙》的第二十九篇,论述文学创作的继承和⾰新问题。 全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讲“通”和“变”的必要。刘勰认为各种文体的基本写作原理是有一定的,但“文辞气力”等表现方法却不断发展变化着;因此,文学创作对有定的原理要有所继承,对无定的方法要有所⾰新。第二部分就魏晋以前历代作家作品的发展情况,来说明文学史上承前启后的关系,強调继承与⾰新应该并重。第三部分是紧接上面主张“宗经”的思想来论述的。刘勰举枚乘、司马相如等五家作品沿袭的情形,一以说明通变的方法,一以表示忽于“宗经”而在“夸张声貌”上“循环相因”就出现了“广寓极状,而五家如一”的情形。第四部分讲通变的方法和要求,提出必须结合作者自己的气质和思想感情,来继承前人和趋时变新,文学创作才能有长远的发展。 “变则其久,通则不乏。”这是文学艺术的一条发展规律。本篇能从“通”和“变”的辩证关系来论述继承和⾰新的不可偏废,这是可取的;刘勰针对当时“从质及讹”、“竞今疏古”的创作倾向,提出“还宗经诰”的主张,这在当时也是必要的。但刘勰所讲的“通”和“变”都过于狭窄:文学创作所应继承的,显然主要还不在诗、赋、书、记等文体的写作特点;而要发展⾰新的,也不仅仅是“文辞气力”等表现方法。他未能认识到古代文学作品中一切优秀的內容和形式、思想和技巧,都有 ![]() ![]() (一) 作品的体裁是有一定的,但写作时的变化却是无限的。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如诗歌、辞赋,书札、奏记等等,名称和写作的道理都有所继承,这说明体裁是一定的;至于文辞的气势和感染力,惟有推陈出新才能永久流传,这说明变化是无限的。名称和写作道理有定,所以体裁方面必须借鉴过去的著作;推陈出新就无限量,所以在方法上应该研究新兴的作品。这样,就能在文艺领域內驰骋自如,左右逢源。不过,汲⽔的绳子太短的人,就会因打不到⽔而口渴;脚力软弱的人,也将半途而废。其实这并不是写作方法本⾝有所欠缺,只是不善于推陈出新罢了。所以讲到创作,就好像草木似的: ![]() ![]() ![]() (二) 所以过去几个朝代的诗歌,在情志的表达上是符合于写作法则的。⻩帝时的《弹歌》,是非常朴质的了。唐尧时的《在昔歌》,比⻩帝时有所发展。虞舜时的《卿云歌》,文采较唐尧时为多。夏代的《五子之歌》,比虞舜时文采更丰富。商周两代的诗篇,较夏代又华丽得多。这些作品在述情志、写时世上,其原则是一致的。后来楚国的 ![]() (三) 夸张地描绘事物形貌,在西汉初的作品中已达到极点。从此以后,互相因袭,循环不已;虽然有人想跳出当时的轨道,但始终在那个樊笼之內。如枚乘《七发》说:“遥远地望到东海,和蔚蓝的天空相连。”司马相如的《上林赋》说:“看不到头,望不见边;太 ![]() ![]() ![]() ![]() (四) 应该在沿袭当中又有所改变,这才是继承与⾰新的方法。所以考虑到写作的纲领,应该掌握住主要方面。首先广泛地例览和精细地阅读历代佳作,抓住其中的要领;然后开拓自己写作的道路,注意作品的关键,放长缰绳,驾马远行,安闲而有节奏。应该凭借自己的情感来继承前人,依据自己的气质来适应⾰新;文采像虹霓的拱背,光芒像凤凰的飞腾,那才算出类拔萃的文章。假如局限于偏 ![]() (五) 总之,写作的法则是运转不停的,每天都有新的成就。必须善于⾰新才能持久,必须善于继承才不贫乏。适应时代要求应该决断,抓住机会不要怯懦。看准文坛上今后的趋势,来创造动人的作品;同时也参考古代的杰作,来确定写作的法则。 |
上一章 文心雕龙 下一章 ( → ) |
刘勰的最新历史小说《文心雕龙》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文心雕龙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文心雕龙是刘勰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