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是刘勰创作的经典历史小说作品
阿珂小说网
阿珂小说网 玄幻小说 武侠小说 仙侠小说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乡村小说 科幻小说 架空小说 重生小说 短篇文学 推理小说 伦理小说
小说排行榜 校园小说 历史小说 军事小说 网游小说 竞技小说 穿越小说 官场小说 经典名著 灵异小说 同人小说 耽美小说 全本小说
好看的小说 卻望唐晶 情栬生活 特殊嗜好 娇妻呷吟 纵卻紫筠 萝莉女仆 美女何姎 希灵滛国 疯狂夜空 综合其它 总裁小说 热门小说
阿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文心雕龙  作者:刘勰 书号:10151  时间:2017/3/26  字数:3359 
上一章   杂文    下一章 ( → )
  智术之子,博雅之人,藻溢于辞,辩盈乎气。苑囿文情,故⽇新殊致。宋⽟含才,颇亦负俗,始造对问,以申其志,放怀寥廓,气实使文。及枚乘攡,首制《七发》,腴辞云构,夸丽风骇。盖七窍所发,发乎嗜,始琊末正,所以戒膏粱之子也。扬雄覃思文阁,业深综述,碎文琐语,肇为《连珠》,其辞虽小而明润矣。凡此三者,文章之枝派,暇豫之末造也。

  自《对问》以后,东方朔效而广之,名为《客难》,托古慰志,疏而有辨。扬雄《解嘲》,杂以谐谑,回环自释,颇亦为工。班固《宾戏》,含懿采之华;崔骃《达旨》,吐典言之裁;张衡《应间》,密而兼雅;崔寔《答讥》,整而微质;蔡邕《释诲》,体奥而文炳;景纯《客傲》,情见而采蔚:虽迭相祖述,然属篇之⾼者也。至于陈思《客问》,辞⾼而理疏;庾敳《客咨》,意荣而文悴。斯类甚众,无所取才矣。原夫兹文之设,乃发愤以表志。⾝挫凭乎道胜,时屯寄于情泰,莫不渊岳其心,麟凤其采,此立体之大要也。

  自《七发》以下,作者继踵,观枚氏首唱,信独拔而伟丽矣。及傅毅《七》,会清要之工;崔骃《七依》,⼊博雅之巧;张衡《七辨》,结采绵靡;崔瑗《七厉》,植义纯正;陈思《七启》,取美于宏壮;仲宣《七释》,致辨于事理。自桓麟《七说》以下,左思《七讽》以上,枝附影从,十有馀家。或文丽而义暌,或理粹而辞驳。观其大抵所归,莫不⾼谈宮馆,壮语畋猎。穷瑰奇之服馔,极蛊媚之声⾊。甘意摇骨髓,词洞魂识,虽始之以侈,而终之以居正。然讽一劝百,势不自反。子云所谓“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者也。唯《七厉》叙贤,归以儒道,虽文非拔群,而意实卓尔矣。

  自《连珠》以下,拟者间出。杜笃、贾逵之曹,刘珍、潘勖之辈,穿明珠,多贯鱼目。可谓寿陵匍匐,非复邯郸之步;里丑捧心,不关西施之颦矣。唯士衡运思,理新文敏,而裁章置句,广于旧篇,岂慕朱仲四寸之珰乎!夫文小易周,思闲可赡。⾜使义明而词净,事圆而音泽,磊磊自转,可称珠耳。

  详夫汉来杂文,名号多品。或典诰誓问,或览略篇章,或曲弄引,或昑讽谣咏。总括其名,并归杂文之区;甄别其义,各⼊讨论之域。类聚有贯,故不曲述也。

  赞曰∶

  伟矣前修,学坚才。负文馀力,飞靡弄巧。

  枝辞攒映,嚖若参昴。慕颦之心,于焉只搅。

  
译文

  《杂文》是《文心雕龙》的第十四篇,主要论述汉晋之间出现的几种杂体作品。《文心雕龙》全书有二十一篇论文体,《杂文》不列于文体论之末,而在其中,是因为《杂文》中“文”(韵文)“笔”(散文)兼有。第十五篇《谐隐》也是如此。《杂文》篇以上所论各体都属于“文”类,《谐隐》篇以下所论各体都属于“笔”类。

  全篇分五段:第一段概述《对问》、《七发》、《连珠》三种类型作品的产生及其基本意义。第二段论述《对问》这种形式的作家作品及其写作特点。第三段论述《七发》这种形式的作家作品及其写作特点。第四段论述《连珠》这种形式的作家作品及其写作特点。第五段讲上述三种以外的种种杂文名目,说明这些将分别在有关文体中论述。

  刘勰认为这些杂文是“文章之枝派”不属于文章的正体,写这种东西是文人从事写作之余的一种游戏。这看法显然是不正确的。当然,这和古代作者大多不是用严肃的态度来写这方面的作品有关。但正因古人写这类作品时,受传统观念的约束较少,比较随便,因而用来“发愤以表志”或“戒膏粱之子”等,更能起到正统文体所不能起的作用。尤其在艺术上,其丰富大胆的想象虚构、小巧而鲜明的形象描绘,都独具其特点。刘勰虽局限于儒家正统观念,对这些认识不够,但本篇也多少总结了一些“虽小而明润”等特点。

  (一)

  聪明才智、博学⾼雅的人,他们的言辞富有文采,他们的气质充満着才华,所以在写作上赋采抒情,能不断取得各种不同的新成就。楚国宋⽟才⾼,颇为一般人所不理解,首先写作了《对楚王问》,用以表⽩他的⾼志;舒展其怀于辽阔的太空,正是凭着气质来支配文辞。到汉初枚乘进行丽的描写,开始创作了《七发》,丰富的文采,如彩云结成,华丽的描写,像和风四起。人的眼耳口鼻所引起的,是各种各样的嗜;《七发》开始讲不正当的嗜,最后讲正当的愿望,是为了用以告戒贵族‮弟子‬。曾经在天禄阁进行深⼊思考的扬雄,擅长于深刻的著述;他用一些短小零碎的文辞,最早写了《连珠》,这种作品虽较短小,却具有明快润泽的特点。以上三种文体,是文章的支流,闲暇时用以为娱的次要作品。

  (二)

  从宋⽟写了《对问》以后,西汉东方朔仿效写作并加以扩大,写成了叫做《答客难》的作品;借托古人来安慰自己的情志,虽然写得耝疏,对自己的思想却有较好的辨析。扬雄所写《解嘲》,其中夹杂一些诙谐嬉笑的话,为自己反复辩解,写得也还不错。东汉班固的《答宾戏》,具有美好的文采;崔骃的《达旨》,表达了符合常道的体制;张衡的《应间》,写得严密而雅正;崔寔的《答讥》,写得较为齐整却略微质朴;蔡邕的《释诲》,內容深刻而文辞明亮;东晋郭璞的《客傲》,情志鲜明而文采丰富:以上各家虽是相互摹仿,但都是这方面写得较好的作者。此外如曹植的《辩问》,文辞不错而內容疏略;庾骃的《客咨》,內容较強而文辞太弱。像这样的作品还很多,已没有什么可取的成就了。本来这种文体的创立,是为了抒发內心的烦闷,从而表达作者的情志。无论是在作者不顺利时借以表现其⾼尚的道德,或是在困难时寄寓其泰然的心情,都要有⾼深的思想,奇特的文采,这就是这种文体的主要写作特点。

  (三)

  从枚乘写了《七发》以后,这种文体的作者继续不断。枚乘首先写的《七发》,看来真是超群出众、十分壮丽了。到东汉傅毅的《七》,会聚了明⽩而简要的优点;崔骃的《七依》,写成广博而雅正的妙文;张衡的《七辩》,文采柔和而细致;崔瑗的《七苏》,立义纯正;曹植的《七启》,在宏伟壮丽上取胜;王粲的《七释》,致力于对事理的辨析。从汉末桓麟写《七说》以后,到西晋左思的《七讽》之前,其间摹仿学习写过这种文体的,还有十多家。他们的作品,有的文辞华丽而內容不正确,有的內容精粹,却又文辞杂。从这种文体的大概趋向来看,不外是⾼谈宮室的壮丽,大写田猎的盛况,尽量描绘⾐服饮食的珍奇,极力形容音乐美女的动人;美好的用意感人至深,丽的文辞惊心动魄;虽然以夸张的描写开始,以谏正的用意结束,但正面的讽谏太少而反面的劝过多,这种趋势已不能返回。正如扬雄所说:这是首先“大肆宣扬郑国和卫国的乐,曲子末了才缀以典正的雅乐”只有崔瑗的《七苏》,叙述贤明而归结于儒家之道,虽然文辞不很突出,但意义是卓越的。

  (四)

  从扬雄写了《连珠》以后,摹拟这种作品的也偶有出现。如东汉的杜笃、贾逵之辈,刘珍、潘勖之流,虽然想穿明“珠”却往往是连贯的鱼眼睛。这就正如去邯郸学走路的寿陵人,他爬着回去,当然不是邯郸人的走法;学西施心痛时皱眉的丑女,她捧着心装做心痛的样子,也和西施皱眉头的美态毫不相⼲了。只有陆机所写《演连珠》,道理新颖,文辞敏捷;但在篇章字句的处理上,却比过去的篇幅扩大得多。这岂不是羡慕仙人朱仲的四寸大珠!这种文体比较短小,易于写得紧凑,经过深思虑,就能写得內容丰富。必须把意义表达明显而又文词简净,事理完备而又音韵‮谐和‬,好像许多圆石转动不已,这就可以叫做“珠”了。

  (五)

  仔细考察从汉代以来的杂文,名称类别甚多。有的叫典、诰、誓、问,有的叫览、略、篇、章,有的叫曲、、弄、引,有的叫昑、讽、谣、咏等等,总括这些名目,都属于杂文一类。审查其不同的意义,可以分别归⼊有关文体中去讨论;因为要对各种有联系的文体分类集中论述,所以这里不作详论。

  (六)

  总之,前代优秀作者真是伟大,学识雄厚,才能⾼超。他们以从事写作的余力,舞文弄墨,写得优美奇巧。各种杂文相互辉映,好像小小的群星照耀。可是后来摹仿者的作品,就只有令人心烦意扰!
上一章   文心雕龙   下一章 ( → )
刘勰的最新历史小说《文心雕龙》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阿珂小说网只提供文心雕龙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文心雕龙是刘勰的作品,章节来源于互联网网友。